
克雷伯菌属的鉴定.docx
4页克雷伯菌属的鉴定1、标本要求:1.1 尽量用药前采集标本1.2 痰液:病人清晨咳痰于无菌、防漏小塑料盒内,切勿唾液送检1.3尿液:病人留取12h尿液,送检1.4粪便:病人留取粪便5 10g,送检1.5 脑脊液及其它无菌体液:用无菌瓶直接送检血标本不要冷冻1.6不可接受的标本:干的拭子、蜡盒、未消毒容器、留取24h后的尿或痰、破裂的瓶子、 标本泄漏、标本无标签2、 仪器35°C孵箱、普通光学显微镜3、 试剂 羊血平皿、巧克力平皿、麦康凯平皿、葡萄糖蛋白胨水、葡萄糖酸盐培养管、氨基酸脱羧培养管、糖醇发酵管、VP试剂、湖南长沙天地人肠杆菌鉴定板4、 试验方法及原理:4.1 甲基红试验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中,孵育过夜,加甲基红试剂1〜2滴,观察结 果结果:红色为阳性,桔黄色为阴性4.2 吲哚(靛基质)试验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中,孵育过夜(一般为24—48h),加靛基质(对 位二甲基苯甲醛)试剂1〜2滴,观察结果结果:两者液面接触处出现红色为阳性,无色为阴性4.3 氨基酸脱羧试验方法:取待检菌接种于氨基酸脱羧培养管和对照管中,封石腊油,35C培养过夜,观察 结果结果:培养管变紫色为阳性,黄色为阴性。
对照管应保持黄色/亠—注意点:(1).培养管的pH值很重要2).加封石腊油造成厌氧环境因为在厌氧情况下氨基酸脱羧生成的胺才稳定3).对照管如不呈黄色,则氨基酸脱羧酶试验不能作出判定4.4 VP试验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于35°C培养24—48h后加入VP试剂甲液(6%a—奈酚酒精溶液)和乙液(40%K0H溶液),振摇,然后观察结果观察:在数分钟内出现红色为阳性,如无红色出现且于35C4h后仍如故者即为阴 性4.5 葡萄糖酸盐试验方法:大量接种待检菌于葡萄糖酸盐培养管中,35C孵育过夜或至48h,加班氏试剂,水浴中煮沸lOmin,观察结果结果:有黄色到橙色出现为“+”,没有颜色变化为“一”4.6 糖、醇发酵试验方法:接种待检菌于糖醇发酵管,35C孵育过夜,观察 结果:培养管变红色为阳性,不变色或黄色为阴性5、常规鉴定过程:5.1概述:本属细菌是肠杆菌科中的主要条件致病菌之一,是苯丙氨酸阴性、葡萄糖酸盐阳 性各属中之一,除了本菌属外还有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哈夫尼亚菌属,这几属细菌可以用 动力、山梨醇、DNase、棉子糖等试验区分开,具体见下表1:表1:葡萄糖酸盐阳性的各属的鉴别试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哈夫尼亚菌属动力-+++山梨醇++/-+-Dnase--+-棉子糖+++/--枸橼酸盐利用+a++-鸟氨酸脱羧酶-d+b+c+注:a.鼻硬结亚种、臭鼻亚种的某些菌株阴性。
b.聚团肠杆菌阴性c.芳香沙雷菌生物2群、普城沙雷菌、深红沙雷菌阴性 d.解吗氨酸克雷伯菌阳性5.2 染色与形态:革兰阴性杆菌,无鞭毛,无芽孢,病人标本直接涂片或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的培养物可见菌体外有明显的荚膜5.3 培养特性:兼性厌氧,血琼脂上形成 3-4mm 圆形凸起灰白色,不溶血菌落,相邻菌落 容易发生融合,有时接种环挑取菌落时呈长丝状在 MAC 培养基上发酵乳糖产酸,形成较大 的粘液型、红色菌落,红色可扩散至菌落周围的培养基中5.4 生化反应及鉴定要点:克雷伯菌属有肺炎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鼻硬克雷伯菌、产 酸克雷伯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土生克雷伯菌,植生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 伯菌是临床中分离较多的,二者的区别在靛基质臭鼻及硬鼻结两个种虽然临床不多见,但 已从臭鼻患者、呼吸道慢性病患者以及鼻硬结患者中分离到,可用甲基红、赖氨酸、丙二酸 盐鉴别另外两种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其携带耐药质粒,也可能会发生有这些多重耐药菌 株所致的感染因此,鉴别它们也是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具体鉴定见下表2:表 2:克雷伯菌属种的鉴别试验肺炎克臭鼻克鼻硬结克解鸟氨酸产酸克土生克植生克雷伯菌雷伯菌雷伯菌克雷伯菌雷伯菌雷伯菌雷伯菌靛基质---++-(-)甲基红-+++(-)d+VP+--d+++尿酶+--++-+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ONPG+(+)-++++丙二酸盐+-+++++5 °C+++生长10C---++++温度 1041C+NANA++-+注:-,0〜10%阳性;(-),11%〜25%阳性;d, 26%〜75%阳性;( + ), 76%〜89%阳性;+, 90%〜100%阳性;6、药敏试验:6.1 挑取单个麦康凯平板上单个菌落(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粉红色),配成 0.5 麦 氏单位药敏液,滴加于天地人肠杆菌药敏板中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通过天地人药敏软件判读。
具体可参看天地人药敏板半自动操作规程6.2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本菌属同大肠埃希菌属细菌一样容易产生,该酶由质粒 介导,从广谱B—内酰胺酶突变而来产ESBLs的菌株在体外抗生素药敏试验中,对第三代 头孢菌素(如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或氨曲南)的抑菌圈减小,但不一 定在耐药范围(可表示为R、I、S),而临床对B—内酰胺类(青霉素、头抱菌素或氨曲南) 均耐药,对碳青霉烯和头霉烯敏感临床实验室应具备检测 ESBLs 的能力,一旦确证为产 ESBLs菌感染,治疗的原则是停用第三代头抱菌素,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B—内酰胺抗 生素/酶抑制剂加减阿米卡星或头霉素类抗生素7、临床意义: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标本中常见的细菌,可引起典型的原发性肺炎该菌在正常人口 咽部的带菌率为1%—6%,但在住院病人中可高达20%,是酒精中毒者,糖尿病人和慢阻 肺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肺炎克雷伯菌也能引起各种肺外感染,包括肠炎和脑 膜炎(婴儿),泌尿道感染(儿童和成人)及菌血症近十几年来由该菌引起的免疫低下患 者感染或医院感染不断增多,本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一般对头孢菌素、妥布霉素、阿米 卡星和多粘菌素B敏感,但同样易产生ESBL而导致对第三代头抱菌素耐药。
臭鼻克雷伯菌经常可从萎缩性鼻炎(臭鼻症)和鼻粘膜的化脓性感染中分离到,亦有 该菌可引起角膜溃疡的个案报道,以及从血液、尿液和软组织中分离到该菌的报道,其致病 范围比以往所认识的更广泛鼻硬结克雷伯菌引起呼吸道粘膜、口咽部鼻和鼻旁窦的感染, 导致肉芽肿性病变和硬结形成8、质量控制:本室通过参加全国以及全省的每年3次的质量控制,另外本室还坚持进行了各种标准菌 株的耐药及各种鉴定试验方法的质控,以保证本室结果的准确性9、参考文献:9.1 张卓然、倪语星等《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9.2 袁汉尧等《临床检验诊断学》,广东科技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