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根汤”治儿童发烧感冒.docx
3页五根汤”治儿童发烧感冒之良方主方:葛根6克,板蓝根6克,山豆根6克,芦根6克,白茅根6克, 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用法:水煎服二次每次煎成70毫升,1日分2-3次服主治:小儿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体发炎(乳蛾证),猩红热, 无名高热最近在读山西老中医郭博信的新作《中医是无形的科学》时,看到了 其中一篇推荐“五根汤”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深思五根汤”是一首治疗小儿外感发烧的良方,我临床运用多年很有 效,大有爱不释手之情此方为民间方,系内蒙古老中医李凤林所创,我是 20年前从《中国民间疗法》杂志上看到的,又经山西太原周大夫介绍于我后, 反复运用于临床效果显著,而自留秘囊之中的据收载此方的《疼痛妙方 绝技精粹》一书作者说:李凤林这个方子,是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 琢磨着创制的一个药方,以不变应万变既能治疗小儿因感染所致发 烧,又能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病症,自然调节虚实 寒热而研制出的闻名 遐迩之“五根汤”经过 30年10万多患者的临床应用,实践证明“五根汤”不仅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作用,而 且还可以不分季节,也不管患儿发热还是恶寒、 恶风,一律使用“五根汤”特别适用于小儿伤风感冒、扁桃体炎、猩红热所致的发 热,还可解无名热等症。
下举一例示之:某患儿,1岁,女,感冒发烧3天,家长很是着急,经西医挂水治疗,不愈用药期间烧退,一停就反复来诊时,患儿高烧近 40度,精神有些篓靡不振,饮食尚可,小便黄,大便略溏 处方五根汤加减:葛根10g板兰根10g山豆根6g芦根30g白茅根10g滑石30g生石膏30g,三剂,每天一剂,水煎频服,温饮一天后烧退,三剂服完痊愈疗效神速加生石膏和滑石,一走表散 热,一走里泻热由于此方的疗效肯定,已成了我手中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扁桃体炎的专 方此方还可以据不同症状适当加减,疗效更好,俗话说活法在人 通过临床运用,我(郭博信分析)认为此方配伍巧妙:盖葛根辛凉,轻 扬发散,最善解肌退热,是解湿热肘疫第一要药凡发热之病,退热当为首务,热不退,余症何解?发热而致咽喉肿痛, 则热重而毒亦成矣山豆根苦寒,清热解毒,为治咽喉肿痛的第一药, 可谓直取咽喉要地;辅以板蓝根,因其甘,既能清热,又能解毒,尤长于凉血利咽消 肿,血不凉则肿何以消?此三根可为作战主力, 又加两根者,以其热必伤津芦根甘寒,清热生津,又其生于水底直出水面,性凉而又 善升,古方治大头瘟(痄腮)常用其为引经药,所谓行军作战 不能无向导也再用白茅根,以其甘寒,既能清热生津,又能凉血 利尿,热从小便而出也。
由是“五根汤”成矣!又虑及此症多发生于春夏流行性感冒之际, 故加蕾香芳香化浊、发散表邪,使外感之邪从皮毛而;大黄攻下肠胃壅滞,使内热之邪自 大便而出凡肿痛又必有瘀血,故加少许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敌营自 内部瓦解,以利攻战速成此“五根汤”药虽仅8味,然表里内外,面面俱到,紧扣扁桃体炎之中 医病机真乃好方也非但治小儿发热,治大人外感发热,亦可常变通 应用之验案:梁某某,女,48岁,农民于2011年7月15日来诊患 者于一 周前,在田间劳作被雨淋湿,回家后又用冷水冲洗,第二天即恶寒发热 全身疼痛在本镇乡村医生卫生所诊治,测体温40度,经过肌注和静脉 用药,即汗出热退至晚上十一点钟以后又热至40度,如此反复三日, 不得好转,后又到另一个乡村医生诊室诊治情况如前医生嘱其到卫 生院治疗经卫生院的四天诊治,病情同样是没有缓解,都是每晚十一 点后发热 40度以上病人遂来我诊所求治舌淡苔薄带黄,脉弦浮,余按五根汤之主证治之方中各 药用量加倍并加重用岗梅 50克,山芝麻15克当晚不再发热二诊再投上方二剂诸证悉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