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园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doc
9页2013学年梅园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第一局部 前言一、我们的学校市浦东新区梅园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我校在近十年,不断进展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在对社会的要求、学校的客观根底、办学条件深入分析之后,以“走班制教学〞研究为契机,成功创立了“走班制探究课教学〞和“艺术教育〞两大特色,打造出有个性的学校品牌1、走班制探究课教学基于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深刻反思,更好地赋予学生学习的选择权,为他们提供自我选择和决策的时机,创造其自主开展的可能,在吸取“多元智能〞等先进教育理念精华的根底上,我们率先在市小学实施了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验 “走班制探究课教学〞是一种打破固定的班级授课形式,按课程容重新编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及已有的学习程度选择不同的学习容,走入不同的班级进展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自主选择、以学定教、合理安排、分类指导实质是在现有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通过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组成方式,为孩子们自主灵活的学习提供可能即在可能的条件下,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容的时机,到达激发和保持旺盛学习兴趣的目的走班制探究课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校步入良性开展的轨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有效的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开展,构建了一批较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更为重要的是走班制教学的成功实施有效的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形象,获得了同行的广泛认同,确立了学校的品牌地位对于我校在走班制探究课教学研究上的成功经历,?新课程?、?环球教育?等报刊都曾作过专题报道2、艺术教育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开设了小提琴、合唱、舞蹈、艺术鉴赏、国画、泥塑、剪纸等十几门相关课程其中铜管乐、合唱、舞蹈、艺术鉴赏、国画等近十门艺术课程,让原有的艺术教育从兴趣活动正式列入正规课时进展教学学校器乐工程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开展,小提琴乐团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支生力军几年来,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在丰富了学生的文艺生活,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安康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了审美能力、提高了艺术素养,推动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立,全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艺术教育特色的创立使我校沉浸于浓浓的艺术气氛中,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开展,为学校争得了各项荣誉,学校艺术教育硕果累累在市金孔雀舞蹈节 集体舞比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在市戏剧节诗歌朗读比赛,荣获团体二等奖;在第一届浦东新区学生艺术节中,合唱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在第二届 浦东新区学生艺术节上,器乐专场中,小提琴荣获一等奖;在浦东新区少科站手工艺术制作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剪纸团体二等奖;在浦东新区少儿卡通画比赛中, 荣获团体一等奖。
艺术教育作为一个学校特色和品牌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二、学校课程的提出和依据新世纪之初,启动了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与历次改革不同的是,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较以往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即将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开展、自主的开展、有个性的开展上这一目标确实立是知识经济时代,急遽变迁的社会要求课程做出不断的回应,以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目标的根本回归然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单纯地进展教材、教法的改革,显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积弊深重的教育现状,课程改革亟待从“根〞上发生变革,即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市“二期课改〞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亟需一种灵活的、弹性的学习组织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同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确立了中央、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地位,要求学校因校制宜,有权根据中央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方案的规定,从实际出发作出决定,大力开发校本课程这样做,有利于学校在实现国家根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各自的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以何种形式推动我校校本课程建立,引起了我们深入地思考。
在对学校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的根底上,?小学生体验式教育的探究——以学生社会实践为例?、?基于儿童研究的小学校本研修?成功申报为区级涵工程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树立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全新理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开展二、课程目标1.学生开展目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拓展学习视野,提供开展空间,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开展,真正将其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多元智能的人才2.教师开展目标理念领先,关爱学生,乐于奉献,严谨治学,团结协作,敢于创新,教师队伍进一步得到优化3.课程建立目标积极落实根底型、拓展型和探究性课程根据学校实际,适切地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校探究课的涵第二局部 学校课程体系一、课程容和构造根底型课程〔表1〕年 级 周课时课程、科目一二三四五说明基 础 型 课 程语 文99666(1)一年级入学初,各学科设置2至4周的学习准备期2)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用于写字数 学34455外 语22455自 然22222品德与社会22233唱游/音乐2/2//2/2/2美 术22211体育与健身33333信息科技 2 劳动技术 11周课时数2526272828拓展型课程兴趣活动〔可包括体育活动〕54444专题教育或班团队活动11111社区效劳社会实践每学年1至2周2州2周每学年2周学生必修;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为社会实践活动。
探究型课程11111二年级安排在周四第七节课走班三至五年级安排在周五第六节课走班晨会或午会每天15-20分钟午会课落实?小学生公共平安行为指南?课程播送操、眼保健操每天约35分钟 周课时总量3232333434每课时按35分钟计学校德育活动安排表〔表2〕安排校德育常规工作校德育常规活动年级德育特色活动暑期教师家访一年级新生培训新生入学报到期初开学典礼期中校主题班会展示一年级行规养成教育主题第一学期民族精神教育第一学期体育节艺术节秋游二年级集体主义教育三年级诚信教育第二学期生命教育第二学期科技节读书节春游运动会四年级法制教育五年级青春期教育期末休业式第一学期困难学生迎新活动休业式第二学期困难学生送清凉活动五年级毕业典礼学校常规主题教育活动安排表〔表3〕教育主题教育容对象时间安排责任部门民族精神教育传统节日教育爱国主义纪念日教育全体学生第一学期9、10月份德育室生命教育保护环境教育保护野生动物教育全体学生第二学期3月份德育室行为规教育校纪校规宣讲全体学生每周一、三午会课德育室法制教育毒品预防教育五年级第二学期6月份德育室平安办交通平安教育全体生形势教育宣传十七大精神民族团结教育全体学生第一学期11月份德育室安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卫生知识宣传纪念世界红十字日全体学生每月第一个星期二每周二卫生室班主任心理安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毕业班学生心理减压五年级德育室民防教育平安教育消防逃生演练防震减灾常识教育全体学生第一学期11月份德育室平安办国防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全体学生第一学期9月份德育室说明:上述教育活动安排在升旗仪式、午会课、校班会课进展。
探究型课程〔表4〕走班制教学模式的研究,在课程容上做了全新的尝试为了适当弥补当前固定班级授课制形式的缺乏、更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展,我们为学生开设了一系列拓展多元智力和促进个性开展的走班制课程在设置走班制课程前,我们在学生中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在对学生提出的选修科目和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进展综合分析后,再根据学生人数、学校硬件设备情况确定了我校走班制教学课程的具体科目2013学年探究课程安排〔表四〕时间课 程执教教师地 点周四:14:44-15:29模型〔25〕朱德全三楼自然室卡通画〔25〕许静雯二〔1〕班篮球〔24〕童月庆操场象棋〔25〕付建中食堂周五:13:47-14:32合唱〔42〕庄春兰、吴暇一楼音乐室藏书票〔12〕吴教师〔外聘〕食堂棕榈编织〔17〕江教师〔外聘〕二楼会议室篮球〔14〕龚屹峰操场面塑〔14〕教师〔外聘〕二楼四〔2〕班科学实验室〔三年级〕〔10〕黎盈盈三楼314室科学实验室〔四、五年级〕〔9〕邵爱辉三楼315室航模〔14〕邱晟电脑房406室剪纸〔18〕熊飞三楼五〔2〕班创意制作〔14〕依洁一楼112室黄豆的成长〔7〕朱德全三楼自然室纸的秘密〔10〕莉三楼三〔1〕班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环境〔9〕轶青三楼三〔2〕班利乐包装回收和再利用〔8〕徐平三楼五〔1〕班待定〔8〕何毓敏三楼三〔3〕班待定〔7〕瑾三楼五〔3〕班“奶〞家族〔10〕顾叶梅二楼四〔1〕班2、学生的课程选择走班制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科目。
因此,在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由教诲部门组织二至五年级的学生进展走班制课程的选择教诲部门按年级把一学期开设的走班制课程科目交给每个班级的班主任,班主任贴于教室,同时,在校园通过板报和红领巾电视台对所开设的科目和任教的教师做必要的介绍宣传之后,开场全校性的选择学生有两至三天选择科目的时间针对某些科目之间学生参与人数不平衡的现象,教诲部门进展适当的调整,保证在第二周开课时科目的人数符合开课要求在课程选择和调适之后,每位学生都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程表3、教材编写小学走班制教学教材根本上是学校自编,走班制教学任课教师参与编写,并逐步完善,形成学校校本教材第三局部 课程实施一、校本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1、课时安排和方案按照市规定的课时,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从早晨8点至下午3点,共6节课如何在规定的课时有效开展走班制教学,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经过了曲折的探索经过实践研究,我们调整了走班制的教学时间和班级数量,由此形成了目前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科教学安排在每天上午,继续保持原来的班级授课形式分别在周四或周五最后一节课安排走班教学,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2、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走班制教学不同于固定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就在于学生的走班流动。
学生在探究课时间将走入不同的班级进展学习为了做好学生的组织与管理,我们首先做好了管理流程:在学期第一周周末或第二周周初,教诲部门把各科目参加学生的及教室安排发给任课教师和各班班主任,便于班主任在走班制教学时间,催促学生及时到所在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