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单翼先锋单翼雄鹰概览.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5
  • 文档编号:266104013
  • 上传时间:2022-03-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问世以来,考古学家一直热衷于寻找人和猿之间丢失的环节航空技术的发展似乎也可以用“进化论”的观点进行解释,因为时代跃迁的瞬间往往被定格于某型具体飞机的身上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航空技术革命,快速凶悍的单翼机最终取代双翼机而成为蓝天的主人,波音P-26“玩具枪”正是掀起时代巨浪的新锐战斗机之典范威廉?爱德华?波音在1916年创办了波音公司,此前他曾在西雅图经商,做过木材生意,造过赛艇,也曾经造过水上飞机波音制造大型飞机的名声使其战斗机研发史经常被人忽略,实际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波音就与其东部的竞争对手柯蒂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以图夺取美国战斗机制造业的霸主地位波音在1919年得到第一笔大宗飞机订货为美国陆军航空队制造200架托马斯?摩尔斯M43战斗机波音在MB-3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ﻩ成果便是M田3A该机重新设计了尾部翼面,ﻩ修改了散热器以及钢管焊接机体结构(取代了原来的木制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波音公司就是凭着M田3A的良好口碑而逐步走上正轨,托马斯-摩尔斯公司却很快被人们遗忘了波音的下一个战斗机方案是波音ﻩ15,计划使用钢管骨架机身加木制机翼,装备435马力(约320千瓦)的柯蒂斯A12液冷引擎。

      波音发展该机的目的仍是与柯蒂斯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由于对该机充满期待,波音公司甚至自行出资制造原型机美国陆军在1923年与波音签订了生产30架波音15的协议,将其命名为PW-9,美国海军也以FB—1(Ffighter,BBoeing)的代号购买了 14架正是波音15开创了量产型波音战斗机的先河,1928年出现的波音83是其在双翼机研发领域的颠峰之作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波音83及改进型号陆续得到来自军方的定单,其陆军型号ﻩ(波音89)又被称作P—12尽管波音83系列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绩,波音管理层却预见到双翼机的时代行将结束 波音公司在1928年开始其单翼战斗机的可行性研究,ﻩ1930年展示了其制造的3架单翼战斗机原型机最初两架(由波音公司自担风险制造)是去掉下部机翼、仅保留上翼部分的波音ﻩ83其中一架原型机以XP—15的代号向美国陆航进行了展示,另一架(装有尾钩)以XF5卜1的代号送交海军测试尽管试飞结果表明二者都比双翼型战斗机更加快速,但在机动和爬升方面的表现却无法令人满意,这两架飞机最终都没有被军方相中ﻩ1930年末,波音83的第三架原型机XP—9出现在世人面前,它的设计源自美国陆航颁布的一项技术规范。

      XP-9的设计充满时代气息采用肩扛式上单翼加铝制硬壳式机身,使用一台600马力(约441千瓦)的柯蒂斯水冷引擎,最大时速可达213英里(约343公里),比采用阳伞机翼的前两架原型机要快很多遗憾的是,该机座舱被布置在机翼支柱后面,飞行员的视野因此受到较大阻碍此外,ﻩXP-9在操纵性方面的缺陷也着实令人头疼,美国陆军航空队几经权衡后做出了购买了P—12双翼战斗机的决定1930年出现的另一款原型机——波音200单翼邮政飞机更加引人注目该机起初是被当作一种高速邮政飞机来设计的,ﻩ其研发成功得益于 20年代波音在民用航空领域所取得的经验(其创办的波音航空公司是美国联航的前身ﻩ)波音200采用了先进的悬臂式下单翼布局,采用全铝制硬壳式机身和收放式起落架,全长41英尺(约15米),翼展59英尺(约18米),可 携带2300磅(约1043公斤)有效载荷(邮件或乘客)飞行600英里(约966公里)波音200的气动设计相当优秀,但是最高时速只有158英里(约254公里),问题出在其装备的“大黄蜂” 引擎(约386千瓦)功率偏低1931年,波音公司在波音200的基础上为美国陆航研制出一种双发快速轰炸机B-9,其最高时速达到惊人的186英里(约299公里),它的出现使P— 12和F4B这类双翼战斗机变得无所适从。

      同在1931年,波音公司的设计师开始了代号248的新型战机的开发工作, 该计划于1931年12月被更名为XP-936这是一种全金属下单翼战机,采用铝制硬壳式机身,外形类似于 缩小后的波音200原型机于1932年3月20日首飞成功,除引擎和仪表等由美国陆航赞助外(陆航正在经历由经济危机导致的军费危机),3架原型机的制造经费大多是由波音公司自己解决的波音是私营公司,它进行投资的唯一目的是获取利润,而不是造出外形前卫却无人问津的试验品波音公司的设计师们抱着比较保守的态度来设计该机,希望最终可以获得美国陆航的青睐以往航空专家们对飞机采用收放式起落架的好处心存疑虑,流行的看法是采用收放式起落架所降低的飞行阻力会被机械装置重量的增加所抵消,而早期收放式起落架又是由飞行员手动操作,故障率也是居高不下,所以波音公司在综合分析后决定使用带整流罩的固定式起落架美国陆航认为战斗机在做剧烈机动时产生的应力会使普通悬臂式机翼无法承受,波音于是在主翼外追加了类似一战时期用在单翼战斗机上的那种张线在机载雷达出现之前,空战的获胜者往往是能够抢先发现对手的一方,许多飞行员坚信良好的视野是一架战斗机不可 缺少的素质另外,由于机载电台尚未成熟,飞行员之间的联络还要通过目视信号,所以封闭式座舱将使当时的战斗机飞行员们无法适应(早期座舱玻璃还会产生光学失真等ﻩ)。

      总之,尽管是在催生一种时速200英里(约322公里)以上的新型战斗机,波音的设计师们还是决定沿用经典的敞开式座舱设计波音已经对来自各个方面的保守要求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不过,设计出来的XP-936依然不失前卫气质,看上去更像去参加克利夫兰航空节的竞赛机,而非一款向美国陆军推销的战斗机流畅的线形和短促的机翼帮助XP-936实现了惊人的高速,不过这也带来了飞机操纵性的恶化,很多陆航官员都不认同这种性能上的置换波音制造3架XP-936原型机只用了短短3个月的时间,在随后 8个月的时间里,试飞员驾驶原型机进行了多次试飞,波音新型战斗机最后将以P— 26的代号投入量产美国陆航同时订购了ﻩ25架P—12F双翼战斗机,以应对仅仅使用单翼新机可能存在的风险P-12F和P-26使用的都是600马力(约44I千瓦)普?惠“黄蜂”风冷引擎,现在我们不妨把二者的性能数据拿出来进行一番纸面上的比较P— 26的最高时速是234英里(约377公里)——比P— 12F快20%, P-26的航程是375英里(约604公里)——比P— 12F高75英里(约 120公里)不过,由于P-12F具有先天遗传的低翼载特性,其爬升率(2920英尺,分,约890米/分)要比P-26高24%,实用升限(31400英尺,约9571米)也比P-26高4000英尺(约1219米)。

      真正令美国陆航担心的要数ﻩP— 26每小时82英里(约132公里)的着陆速度(比P—12F整整高出约27公里/时),这种速度对技术一般的飞行员来说比较危险,而起落架间距较窄的问题更会增加飞机着陆时发生事故的几率ﻩ为此,美国陆航要求波音公司为已生产的ﻩP-26追加一套襟翼助降装置(P-26于是成为陆航装备的第一种带襟翼的量产型飞机ﻩ),这套装置可以将该机的着陆速度降到可以接受的73英里/时(约117公里/时)波音心里明白,就算使用了新式襟翼系统,P-26的失速速度也根本达不到上舰水准,因此没有像往常那样同时开发P-26的海军型号事实上,美国海军的舰载机部队直到1939年才开始接收第一批单翼战斗机(布鲁斯特F2A“水牛”)P- 26原型机的一次飞行事故促使波音公司第二次对设计进行修改,在这次致命的飞行事故中,飞机在着地时向前翻倒并压断了试飞员的脖子以往双翼机的上翼部分在飞机“拿 大顶”时,可以对机上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P—26的下单翼布局却取消了这种救命的功能,波音公司为此将生产型P-26的飞行员头靠向上提升了8英寸,同时在其内部安装加强用的金属棒新头靠的引入使P—26的背部出现了一个隆起的“驼峰”,成为该机在外形上的一个显著特征。

      P-26的批量生产始于1933年1月,虽然身为一款世界一流的战斗机,该机的出现却没有引起热烈的回应,人们送给它的非正式外号“玩具枪”一一可能得名于其装备的两挺机枪的枪口一一显然没有什么好意对于不少飞惯了反应灵敏的双翼战斗机的飞行员们来说,P一26的到来不啻于一场噩梦美国陆航在1933至1934年间总计采购了 139架“玩具枪”,除去3架原型机外,大部分都是基本生产型P—26A(共111架),另外还有25架原定使用改进型“黄蜂”引擎的P-26B改进后的“黄蜂”引擎采用燃油射入式工作方式,可明显改善载机的高空性能不过这种引 擎波音只拿到3台,剩下22架P-26B只能使用装在P-26A上的那种化油式引擎,ﻩ这些“杂交品种”被称作P-26C随着引擎供应的好转, 一些P-26C后来陆续被升级为标准的P-26BP-26在座舱底部装有两挺同步机枪,可以都是ﻩ62毫米,也可以是1挺62毫米搭配1挺17毫米该机还可利用机身挂架携带最多200磅(约90公斤)航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玩具枪”的出现恰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的高峰期,美军各部门为了得到有限的 政府预算,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由于当时公众对军用航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美军陆航于是进行频繁的公开展示以争取来自民间的支持。

      30年代中期堪称美国军机发展史上涂装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陆航涂装标准规定主翼和机尾要涂成铭黄色,机身涂蓝色,方向舵前缘一般涂一条垂直的蓝带,后方涂13道红白相间的水平条纹,机翼和机身侧面涂带有识别功能的彩色条纹此外,各中队和大队还会添加自己的个性标识,此时美国战机涂装之精美往往达到可以和特技飞行表演队比肩的程度ﻩ驻扎在南加州马琪机场的第ﻩ17驱逐机大队便是个中的佼佼者,该大队下辖第34、73以及95三个驱逐机中队,其中的34中队就是最早的“雷鸟”,其在美国空军诞生的13年之前就使用了著名的“雷乌”徽记古生物学家斯戴芬?杰?古尔德曾经指出进化发生的频率不是恒定不变的,它有时快,有时慢,P-26不幸成为这个理论的牺牲品玩具枪”的不幸在于它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这是个酝酿航空大发展的年代,ﻩ具体来说就是1933年时还算先进的 P-26在马丁 B-10轰炸机出现后就开始变得过时了而ﻩ1936年出现的塞维斯基P-35与柯蒂斯P- 36,则将P-26甩得更远同期的许多国外机型如“飓风”、Bf 109之流也相继出现,P-26在短短三年内就显的完全过时了,留在血统里的保守基因注定了该机被迅速淘汰的命运。

      心有不甘的波音继续对“玩具枪”进行改进,在1934年推出了采用无张线悬臂机翼、收放式起落架和封闭式座舱的P— 29,但该机的最大速度始终未能突破ﻩ240英里/时(约386公里/时)美国陆航认为YP-29(用于评估目的的预生产样机)在性能上并不比P-26优越多少,不值得为它影响原有的生产计划波音此时也越发专注于大型飞机的研发工作,ﻩYP-29于是成为其为陆航生产的最后一型战斗机伴随塞维斯基P— 35等现代化战斗机的陆续入役,驻扎美国本土的战斗机中队不再使用 P-26到1938年,只有部署在巴拿马、夏威夷以及菲律宾等海外基地的美军还保有部分P一26有趣的是,淘汰下来的ﻩP—26往往被当作高级教练机来培训新一代战斗机的飞行员当波音P— 26生产线还在为美军陆航运转的时候,中国国民党政府也采购了一批款式与ﻩP—26相仿的波音281(中方称为波音248)战斗机波音公司在1934年为中国生产了 10架波音281, 不过由于资金不到位等原因,一直拖到1936年才向中国发货这些波音ﻩ248均由第17中队使用(中队长黄泮扬,是一名来自西雅图的华人志愿者ﻩ),随后参加了保卫南京的战斗1937年8月15日,8架波音248攻击了6架日军三菱G3微炸机并将其悉数击落,ﻩ其中王泮扬的1701号机击落了首架日机(随后又与队友共同击落第二架ﻩ),黄新瑞(生于洛杉矶的华人志愿者)驾驶1703号机击落了第三架,参加此战的波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