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26页2025学年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颇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 )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它___,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___的延展,更没有___的枯燥和___的迂腐。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危言危行 喧宾夺主 要言不烦 食言而肥B.仗义执言 虚张声势 长篇累牍 食古不化C.仗义执言 喧宾夺主 要言不烦 食古不化D.危言危行 虚张声势 长篇累牍 食言而肥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B.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C.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D.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的危险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弱化批评现实感的学理性B.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祸首C.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现实感D.但批评现实感常常使得专业批评学理性弱化2、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蜩与学鸠起飞后,“________”,有时飞不了多高就落在地上了,所以他们不解地诘问大鹏:“ ________________?”(2)荀子在 《劝学》 中, 从反面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用夸张的手法,写行人仿佛能触摸到星辰的句子是“_____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沛公起,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败泗水守薛西,击章邯军濮阳,破赵贲军开封,攻武关,至霸上,无不却敌先登项羽闻沛公欲王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进至戏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樊哙居营外,闻事急,即带剑拥盾入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起如厕,麾樊哙出,与俱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项羽死,汉王即位,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邑八百户又以将军从高祖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更赐爵列侯,与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绛侯、灌婴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帝已崩,吕后释哙,得复爵邑孝惠六年,哙薨,谥曰武侯选编于《资治通鉴•汉纪一》《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B.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C.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D.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参乘,亦作“陪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B.剖符,或叫“剖竹”封建帝王封赏诸侯、功臣时,将铜或竹、木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信守的约证。
C.爵,是古代君主赐予臣下的爵位春秋时期,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D.谥,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根据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贬不一的称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哙骁勇善战、军功卓著随刘邦征战,樊哙无不冲锋在前;刘邦成为皇帝后,樊哙凭借战功,封爵列侯,官”左丞相B.樊哙忠肝义胆、豪气干云为保护刘邦,他不顾个人安危,私闯鸿门宴,喝酒吃肉的豪爽令项羽赞赏,义正辞严的谴责令项羽无言以对C.樊哙直言善谏、循循善诱刘邦因病重多日不见朝臣,樊哙闯宫直入,指出刘邦不该独自跟一个宦官诀别,用赵高篡权的教训规劝他D.樊哙出身寒微、卒于显赫他早年依靠屠狗谋生,后来做了刘邦的女婿,关系比诸将更亲近;后因结党吕后,被刘邦下令处斩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近一时期,关于我国东北和东北亚几个国家古文化的比较研究,越来越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中国东北与各国边境接壤最多的的是黑龙江省,因此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往往也就集中在这里。
我国东北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确有许多文化因素与东北亚的考古发现有相似之处,反映出这两个相邻的地区在古代的美系异常密切,然而我们在全面考证这种关系的前因后果时,却发现东北亚古文化中明显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某些因素,其发源地或表现得很集中的地区,并不是黑龙江,而是辽宁A.我国古代的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国家关系密切B.东北亚古文化被各个国家学者密切关注C.东北亚古文化研究需要开启新的视角D.历史上,东北亚文化的发源地可能是辽宁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拟行路难(其六)(南北朝)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①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①蹀躞:小步走路的样子1.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A.《格律诗集》 B.《诗余集粹》 C.《古体诗集》 D.《曲子词集》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情绪跌宕且曲折 B.记叙和抒情并用C.文词质朴且率直 D.用典和比喻兼用3.“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恬适的生活画面,但在本首诗里却别有滋味,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适莽苍者,三餐而反,_________庄子《逍遥游》)(2)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李白《蜀道难》)(3)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5)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7)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___________,虑以下人《论语·颜渊》)(8)精骛八极,____________陆机《文赋》)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人民日报评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材料二:(新华社发,国家统计局数据)材料三:中国财政部11月1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近日提前下达,共计13亿元,以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引发外媒关注据拉美社11月18日报道,根据中国财政部的说法,其中一部分资金将分解到具体的地方政府,以在2020年加强脱贫攻坚战的力度报道称,这些资金将继续重点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报道称,今年10月,中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再经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该官员还提到,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0%左右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外媒关注中国投入巨资决战脱贫攻坚》,参考消息网2019年11月20日)材料四:从范畴逻辑上看,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解决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战略在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的深刻把握上,消除城乡发展之间的鸿沟,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富共赢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的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温饱有了充分保障然而,只要社会存在收入差距,就会存在一部分人的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数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在绝对贫困现象消除后,相对贫困问题将更加凸显,农村人口成为相对贫困的主要群体从时间逻辑上看,要立足2020年和2050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在全面脱贫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前者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者着眼于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基础上,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全面实现章文光《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有效衔接》)1.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贫困发生率来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员比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