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基础货币不断增加的原因.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07393983
  • 上传时间:2023-12-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1.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析导致近十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增加的原因一、 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的创造机制使得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以数倍于基础货币的规模增加基础货币=流通中的同货+商业银行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外国存款)+(政府债券-政府存款)+对商业银行贷款和贴现+其他资产-其他负债 =国外资产净额+对政府债权净额+对商行的债券+其他(一)央行的对基础货币供给的操作机制1、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则会增加与公开市场购买相同数额的基础货币;—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则会减少与公开市场出售相同数额的基础货币2、 调整再贴现率当央行对商行发放贴现贷款时,则直接增加商行的准备金,从而扩大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当提高贴现率时,就会减少商行的准备金,从而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当降低贴现率时,就会增加商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量3、 存款准备金率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行就会增加在央行的存款,就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商行就会减少在央行的存款,也就会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量。

      4、当央行购入黄金、外币存款等储备资产,则会导致基础货币的等额增加;反之,当央行出售黄金、外币存款等储备资产,则会导致基础货币的等额减少二)央行对基础货币控制的影响因素1、财政收支状况: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则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当政府收大于支的时候,便会出现财政盈余,政府可以通过偿还中央银行借款而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2、商行的再贴现行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决定贴现贷款的数量3、黄金存量的增减和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黄金增加,央行收购黄金时,基础货币增加;当央行抛售黄金时,则减少基础货币另外,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币则可能升值,不利于出口,央行则会被迫在外汇市场上用本币购买外汇以阻止本币升值,这样就会产生基础货币的增加,反之,则减少除了前面所讲的因素还有其他因素:财政部减少其存款等二、近十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增加目前我国基础货币上升很快,从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目前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央行的外汇占款、国内信贷投放、央行票据的买卖和中央政府存款的下降,而中央银行通过国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的操作对基础货币的影响较小一是外汇占款的增加,基础货币上升观察上图,国外资产与外汇在呈现直线上升,而其他方面的比例却在下滑,资产项目中的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是同向变动的,外汇占款越多,基础货币增加会越快。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汇占款一直持续增加,是基础货币增加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外汇占款增速变缓 二是央行票据下降,基础货币上升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我国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减少央票的发行少央票发行量减少,央行对基础货币的对冲力度减弱,央行冻结的资金将减少,会有更多的资金留在银行体系,基础货币会增加预期将来央票的存量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三是政府存款开始下降,基础货币上升实际上,中央政府的存款的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的减少,中央政府存款的使用则使潜在的财政资金转化为现实的基础货币实际上,在我国全力保增长的经济形势下,中央政府加大了投资支出的力度,如2008年的40 000亿 基础货币的因素除了以上三个以外,还有央行买卖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央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等央行买卖国债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变动体现出来的,购买国债增加,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增加;卖出国债,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下降尽管我国央行频繁使用特别国债的正回购操作回笼资金,但由于特别国债公开市场滚动操作也同时在释放大量资金,对基础货币影响相对较小 从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目前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央行的外汇占款、央行票据的买卖和中央政府存款的下降,而中央银行通过国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对我国基础货币的影响较小。

      笔者认为,在保增长的目标下,我国政府会不断扩大投资支出,国债发行将进一步增加,同时中央政府代替地方政府发债政策也可能开闸,国债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而随着央票发行量的下降,央行可能会更多地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国债操作调控基础货币,因此央行买卖国债将来会成为影响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 二、中国基础货币的结构分析(一)内部结构基础货币的结构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货币发行(即流通中的货币)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即存款准备金)通过以上统计数据绘制如下条形图从图上不难看出流通中的货币与金融机构的存款随着基础货币增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金融机构的存款增长幅度明显远大于流通中货币的增长幅度同时,金融机构存款在基础货币的所占比例也持续增长直到2010年为止,他的所占比例已经达到73.75%,大概是基础货币的3/4左右我认为出现以上统计结果的原因如下: 1、随着信用卡消费以及各种代金卡消费的普及,人们对现实货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低,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在基础货币结构中流通中的货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的现象而且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系统技术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支付的便利程度也在不断地加强,商品的虚拟化交易、服务的网络间购买,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网银、支付宝、虚拟货币等多媒体支付手段的发展,从而更加解释了以上现象出现的必要性。

      2、随着我国基础货币的不断增发,同时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波及,我国国内通货膨胀现象严重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今年1到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2%面对如此严重的通货膨胀,人们都不再愿意持有现金,而更加积极地消费商品、投资项目,试图将现金转换为实物资产以最小化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流通中的货币也就逐步转移到金融机构的存款中,从而出现了占比此消彼长的情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