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模板范本.doc

16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20895172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6MB
  • / 1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二○○四年十二月-2-目 录0 前 言 11 总 则 22 基本规定 321 地质灾害分类 32.2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及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52.3 勘查阶段的划分 62.4 勘查设计 73 地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93.1 作业技术依据 93.2 测区采用的坐标系统及成图规格 933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934 地形测量 113.5 剖面测量 1136 钻孔等勘探点工程测量 123.7 重要野外地质观测点、物探控制点测量 1238 上交资料成果 124 工程地质测绘 134.1 滑坡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134.2 崩塌(危岩体)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164.3 塌岸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175 勘探 195.1 滑坡工程地质勘探 195.2 危岩体(崩塌)工程地质勘探 315.3 塌岸工程地质勘探 336 试验 3661 一般规定 366.2 滑坡试验 3663 崩塌(危岩体)试验 406.4 塌岸试验 4165 测试结果统计 427 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437.1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437。

      2 危岩稳定性评价 4673 塌岸预测与评价 488 监测 498.1 一般规定 4982 监测内容 4983 监测方法的选择 5084 监测网点的布设 508.5 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518.6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 519 勘查成果 529.1 一般要求 529.2 滑坡勘查成果 5293 危岩(崩塌)勘查成果 6194 塌岸勘查成果 6695 提交成果要求: 7210 施工地质工作 7411 规范性附录 7511.1 地质灾害勘查物探常用方法技术要求 7512 资料性附录 8512.1 崩滑体稳定性野外评价指标 8512.2 滑坡发育阶段划分 87123 滑坡刚体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基本方法 8812.4 危岩稳定性评价 92125 塌岸预测 98126 滑坡涌浪计算方法 10212.7 库区泥岩岸坡统计参数表 108128 三峡水库运行特征 111129 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各断面水位表 1131210 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各断面土地征用线和分期移民迁移线水位表 11612.11 三峡库区长江支流各断面土地征用线和分期移民迁移线水位表 12112.12 钻孔验收表 12713 参考资料 12813.1 滑坡滑面(带)的判识 12813。

      2 滑带、滑面及其抗剪强度 13313.3 滑坡稳定性分析 1440 前 言在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国土资源部、湖北省及重庆市等有关部门,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特点,提出了相关规定或技术要求并在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中逐步应用.为使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有统一的技术要求,按照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指示,在总结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勘查经验的基础上,特编制《三峡工程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勘察技术要求》(以下简称《勘察技术要求》)《勘察技术要求》以现行国家有关地质灾害勘查规范的有关规定为主,并吸取了现行的有关地质灾害勘查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合理的内容(凡列入的参照规范或标准,均在该条款后予以注明).《勘察技术要求》主要引用和参考的规范规程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1】;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L/T 5185—2004】;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96】;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J125-20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12)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勘察技术要求》主编单位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参编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峡大学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徐开祥、邓清录、简文星、殷坤龙、郭其达、黄学斌、付小林、程温鸣、晏鄂川、易庆林、吴益平、彭光忠、郭建强、孙党生、郭满长、高新平351 总 则1.1 为使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达到勘查手段适当、工作量经济合理并确保成果质量的目标,制定《勘察技术要求》1.2 本《勘察技术要求》只适用于三峡库区三期滑坡、崩塌及库岸防治工程地质勘查3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充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治理”的指导思想4由于三峡工程三期蓄水提前一年,使三期地质灾害防治时间十分紧迫,为加快进度,三期地勘工作按以下要求实施:(一)对于已明确必须紧急工程治理项目,在已完成的规前勘查的基础上,将可研和初步设计阶段勘查两阶段合并,达到详勘深度要求在勘查过程中,根据设计需要,及时提出中间性勘查成果,供设计单位及时研究防治方案勘查单位应结合防治方案的工程布置,及时调整原勘查设计,使勘查成果满足防治工程初步设计的需要.(二)对于其它勘查项目,按正常勘查阶段实施应首先完成并及时提交可研勘查报告,满足可行性研究的要求 ,以尽快确定工程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防治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此后则根据可研后的决策决定是否进行下一阶段的勘查,以及相应的工作安排及成果提交5 三期勘查应充分利用规前勘查的成果资料,进一步分析规前勘查稳定性初步评价和防治工程建议方案,研究勘查方案的布设1.6 三期勘查工作中,应加强勘查手段的综合利用,勘查资料的综合分析,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提高勘查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1.7《勘察技术要求》侧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特点而制定,没有提及的一些通用要求如术语、符号、岩土分类以及归档要求等遵照国家及部门有关标准执行2 基本规定2.1 地质灾害分类列入三峡库区第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危岩体)、塌岸三类.2.11滑坡分类根据滑坡体物质组成、形成原因、滑动形式及规模等,可按表2—1对滑坡进行分类表2—1 一般滑坡分类表划分依据名称类别特 征 说 明物质组成土质滑坡发生在冲积、洪积、坡积、崩积、残积等松散层中的滑坡岩质滑坡发生在基岩中的滑坡滑面与岩层面关系顺层滑坡沿层面滑动的滑坡,发生在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倾角<坡角;残、坡积物顺着下部基岩层面滑动的滑坡,亦属顺层滑坡切层滑坡滑动面与岩层面相切,常沿倾向山外的一组软弱结构面发生,多分布在逆向坡或近水平岩层的斜坡。

      滑体厚度浅层滑坡滑坡体厚度≤10m 中层滑坡滑坡体厚度10m~25m 深层滑坡滑坡体厚度25m~50m超深层滑坡滑坡体厚度>50m始滑部位及运移形式推移式滑坡始滑部位位于滑坡后缘,主要动力来自滑坡后部的加载牵引式滑坡始滑部在滑坡前缘,主要原因是坡脚受河流冲刷或人工开挖混合式滑坡始滑部位前、后缘结合、共同作用诱发因素工程滑坡由施工开挖、建筑物加载和水库蓄水等工程活动引起的滑坡自然滑坡由自然地质作用产生的滑坡形成年代新滑坡全新始以来、有历史记载或者滑坡形迹清晰、保存完好的滑坡老滑坡晚更新世以来、无历史记载或滑坡形迹不清晰的滑坡古滑坡晚更新世以前形成的滑坡(距今125万年以前)滑体体积小型滑坡≤10×104m3中型滑坡10×104m3~100×104m3大型滑坡100×104m3~1000×104m3特大型滑坡>1000×104m3滑坡期次复活型滑坡古滑坡、老滑坡整体或局部再次活动新生型滑坡初次发生的滑坡2.12 崩塌(危岩体)分类崩塌(危岩体)分类见表2—2. 表2-2 崩塌(危岩体)分类表(按【DB50/143—2003】,略修改)划分依据类 型特 征 说 明破坏方式滑移式崩塌危岩沿软弱面滑移,于陡崖(坡)处塌落倾倒式崩塌危岩转动倾倒塌落坠落式崩塌悬空或悬挑式岩块拉断、折断塌落危岩体体积小型危岩<1×104m3中型危岩10~1×104m3大型危岩100~10×104m3特大型危岩>100×104m3危岩体顶端距陡崖(坡)脚高度低位危岩≤15m中位危岩15m~50m高位危岩50m~100m特高位危岩>100 m2.1。

      3 塌岸分类塌岸分类见表2-3表2-3 塌岸分类表(按【DB50/143-2003】,略修改)划分依据类 型特 征 说 明岸坡岩土类型岩质岸坡岩质岸坡在库水的作用下冲蚀、崩塌土质岸坡土质岸坡在库水的作用下坍塌、滑移岩土混合岸坡岩土混合岸坡塌岸在库水的作用下侵蚀、坍塌或滑移破坏模式冲蚀、剥蚀型在水的冲蚀、浪蚀作用下,岸坡后退.一般发生在岩质岸坡强风化带或地形坡度较缓的土质岸坡变化较慢,规模较小坍(崩)塌型岸坡在水的作用下,基座软化或掏空,土体或被卸荷裂隙分割的岩体向江、河、水库坍(崩)塌.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较陡的土质岸坡或基岩卸荷带岸坡,具突发性若岩体中顺岸裂隙发育,突发性更强,规模也较大.滑移型在水流作用下,岩土体沿软弱面(带)向江、河、水库整体滑移往往规模大、位移大、危害大塌岸强烈程度强 烈塌岸上边界高程高于移民迁建建设最低高程,宽度大于20m较强烈塌岸上边界高程高于移民迁建建设最低高程,宽度小于20m轻 微塌岸上边界高程低于移民迁建建设最低高程2.2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及地质复杂程度分级2.2.1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滑坡、崩塌(危岩体)、塌岸按危害程度等级划分三级,见表2-4。

      表2-4 滑坡、崩塌(危岩体)及塌岸按危害对象和危害损失分级级别ⅠⅡⅢ危害对象县级和县级以上迁建城市.主要迁建集镇、省道和国道、桥梁.移民迁建居民点、一般工矿企业受灾对象与损失危害人数(人)>20002000~300〈300可能经济损失(万元)〉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