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指导意见(试行).doc
6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指导意见(试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进行编制,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相应章节的内容应补充如下:1报告装订格式要求1.1标题与编号报告标题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报告编号用单位代号-报告类型代号-年份-月份-序列号,单位代号2位数字,报告类型代号2个字母,年份4位、月份2位、序列号9位数,例如:1.2封面封面内容及格式符合要求、内页(公正性声明及投诉)、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CMACNA$、检测、评价、审核人、批准人等相关人员手签单(项目组职责、姓名、职称、资质证编号)并单位盖章报告书封面盖章注明正本与副本正本至少2份,其中的手签单不得复印1.3正文三级目录,目录编号规范,含页数(共几页第几页),正文字体类型、字体大小、行间距、每行字数参照《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相关要求,正文插图不容许跨页,表格后文字应空一行,表格如跨页标题行要求重复1.4附图总平面布置图、建筑物内功能分区示意图(根据需要)、设备布局图及其检测布点图等,附图要求各个功能区域及设备标识文字清晰可见。
2报告编制内容2.1简要工程分析单位概况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厂休日投资方投资规模/投产日期经济类型行业分类与编号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专职—人;兼职_人生产班制年生产时间主要产品年产量年产值主要产品年产量年产值主要产品年产量年产值在岗职工总数:人,接触危害人数:人,体检职工人数:人,岗前/人,岗中人;离岗/人检测范围与检测结果判定依据:检测涉及的建设范围与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的判定依据布局与布点2.131总体布局:总平面布置图及其简要描述(进行过现状评价可省略)2.132建筑物内功能分区布局及其简要描述各厂房内各层的功能分区布局(进行过现状评价可省略)2.133生产设备布局及其检测布点图:根据生产设备布局图,简要描述各功能分区内设备的布局,设备数量及其定点情况生产工艺简介用工艺流程框图表示,并简要说明作业方式化学物料使用情况例表化学物料名称及其年用量原辅材料产品、中间品、废弃物序号名称年用量单位物质形态序号名称年产牛量单位物质形态2.2现场环境调查检测时的气象条件对气温、气压、气湿、风速等气候因素的检测例表检测当天气候因素参数天气状况:晴现场气温:5C气湿:80%气压:101.9kPa风速:1.0m/s风向:东南风涉及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及其防护设施情况简要描述或用表格列出防尘、防毒、噪声与振动控制、防暑降温、防潮防寒、防辐射、事故通风等防护设施。
例表防护设施设置一览表单元名称作业点名称生产设备(台)防护设施(台)名称总数量运行数量名称总数量运行数量检测当天如未完全开启通风设施的,对于未开启原因应该作简要说明现场调查对岗位防护设施的设置状况尽量采用影像资料取证留档或作为报告附件增强描述分析清晰度2.3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接触情况调查分析调查:生产制度及岗位设置及定员、岗位分布和作业方式、人数、时间等分析各生产单元内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及接触程度例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情况调查表单元名称岗位名称危害因素名称设备状况*接触方式*时间*人数注:设备状况分为全密闭、设备局部开口有负压或无负压、设备敞开;接触方式分为自动化巡检、机械设备结合手工作业、手工作业;接触时间分为h/d、h/w检测方案按照国标、卫标、行标以及国外参考标准等确定可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检测)定点、确定采样(检测)方法,并按照生产实际情况,选择采样(检测)时段对定点的代表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检测选择、采样的工作时段选择等问题,应该有详细的说明和明确的规定明确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仅限职业病目录中)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仪器、频次、气象条件等情况,详细描述采样时段的生产负荷率、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开启数量及其运行状况、人员规范操作等情况。
必要(接触高毒物品、超标岗位)时对检测情况进行实时拍摄留证例表如下:例表检测点设置情况一览表序号单元名称岗位/作业点检测点号检测项目例表检测与米样方法一览表检测项目接触限值类型检测依据采样设备采集器采样方式注:采样方式注明定点短时、定点长时、个体采样、仪器直读等233检测结果分析检测结果经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进行合理表述,并对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定例表定点检测结果判断一览表检测占八、、号作业点名称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判断*ClMAcSTELTWASTEL/PC-TWA*注:STEL/PC-TWA如果小于1(不超限)则不必出数据;定点检测结果判断是根据某一定点短时检测浓度与该点作业接触时间结合对照卫生标准(接触限值)进行合格性判断,不涉及一个岗位(工种)多点接触的情况例表岗位检测结果判断一览表与接触限值比较作出合格性判断例表检测结果达标情况分析表序号检测项目检测点数合格点数检测岗位合格岗位防护设施检测(超标岗位或委托单位有需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标时,应对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检测,分析超标原因尤其局部通风设施的防护效果相关参数进行检测,包括罩口风速、控制风速等,分析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及其超标原因。
例表防护设施测试情况汇总表单元名称作业点名称防护设施罩口设置方式罩口风速(m/s)控制风速(cm/h)呼吸带风速(m/s)名称数量运行情况2.4检测结果判定以外其他职业病防治情况的分析评价(委托单位有需求)检测结果判定以外其他职业病防治情况的分析评价:应注重不合格检测点及岗位多因素接触情况的分析,以及岗位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现场其他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综合情况分析评价2.5建议整改性建议持续改进性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