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新生儿特点及护理、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的特点及护理.docx
6页儿科学理论课教案首页授课时间:第—次课教案完成时间: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年级:二年级专业、层次:社区医学、中职学时:2学时授课形式:讲授法课程类型:理论课课程性质:临床医学考核形式:考试授课题目:正常新生儿与早产儿特点及护理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基本教材:《儿科学》主编:姚在新 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要参考书:《实用儿科学》主编:诸福棠.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儿科学》主编:杨锡强,易著文 第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新生儿医学的重要性及围产医学的定义;2、 掌握新生儿的分类方法及各种新生儿的定义;3、 了解足月儿及早产儿外表及生理特点和护理重点;4、 掌握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内容:1、 新生儿常用术语;2、 正常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特点;3、 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4、 正常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护理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法教材、教案、黑板、粉笔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常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难点:正常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课后记:一、 预习:新生儿硬肿症二、 课后小结:—教学.主要、内容…备注新生儿的定义和分类从出生到满28天内的婴儿称新生儿。
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在我国围生期一般指 从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g)全出生后7天 段时期国际上 常以新生儿死亡率和围生期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卫生保健水平的标 准新生儿分类有以下几种:(一) 根据胎龄分类1. 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260〜293天)的新生儿2. 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196〜259天)的新生儿,其中第37周的早产儿因成熟度已接近足月儿,故又称过渡足月儿3. 过期产儿:指胎龄超过42周(294天)以上的新生儿二) 根据体重分类1. 正常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为2500〜3999g的新生儿2. 低出生体重儿:指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者其中体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不足1000g者称超低出 生体重儿或微小儿低出生体重儿一般为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3. 巨大儿:指出生体重超过3999g者,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三) 根据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1. 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2. 小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婴 儿足月小样儿: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在2500g以下的婴儿称足月小样儿, 是小于胎龄儿中最常见的一种。
3. 大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婴 儿四)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补充)1. 早期新生儿:出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早期新生儿刚脱离母体独立生 活,且体内脏器发育不成熟,患病率及死亡率高2. 晚期新生儿:出生后第2周开始至第4周末的新生儿五) 高危儿指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定为高危新生儿的有:1. 孕母的社会经济因素;2. 孕母合并症;3. 既往有异常妊娠史;4. 本次妊娠有合并症;5. 分娩和出生时有异常正常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一正常足月新生儿的特点正常足月新生儿:是指胎龄满37- 42周出生,体重在2500〜4000g, 无任何疾病和畸形的活产婴儿一)外观特点:哭声 响亮四肢 屈曲皮肤 红润、皮下脂肪丰满和毳毛少头部 头大(占全身比例1 / 4)头发分条清楚耳壳 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直挺指、 达到或超过指、趾端趾甲跖纹 足纹遍及整个足底乳腺 结节4mm,平均7mm外生 睾丸已降至阴囊,殖器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二)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呼吸浅表、频率快、节律不规则、腹式呼吸2 .循环系统:(1) 脐带结扎,胎盘-脐血循环终止;(2) 随着呼吸建立和肺膨胀,肺血管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3) 卵圆孔功能性关闭;(4) 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5) 新生儿心率波动大,100〜150次/分,平均120~140次/分;(6) 血压平均为70/50哑Hg。
3. 消化系统:(1) 足月儿的吞咽功能已经完善,食管下断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容易发生溢乳和呕吐;(2) 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大,有利于吸收;(3) 消化道已经能分泌大部分消化酶,但淀粉酶到出生后4个月才能达 到成人水平;(4) 出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胎粪,约3~4天内排完;(5) 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活力比较低,易出现生理性 黄疸,同时对 某些药物解毒能力低下,容易出现药物中毒4. 泌尿系统:(1) 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易出现水肿或脱水;(2) 肾脏对酸碱调节能力有限,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3) 一般生后24小时排尿,如超过48小时仍无尿,应查找原因5. 血液系统:(1) 足月新生儿血容量平均为85 mL/kg (50〜100 mL/kg);(2) 出生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较高,以后逐渐下降;HbF约占70%,后渐渐被成人HbA替代;(3) 出生时白细胞数也较高,N与L在生后4〜6天出现第一次交叉;(4) 维生素K储藏比较少,凝血因子活力低6. 神经系统:(1) 新生儿脑相对较大,约重300〜400g,占体重10%〜20%(成人仅 2%)。
2) 脊髓末端约在第3、4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4、5腰椎间隙 进针3) 新生儿期间视、听、味觉、触觉、温觉发育良好,痛觉、嗅觉(除 对母乳外)相对差些4) 足月儿出生时已具有原始的神经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 反射、拥抱反射和交叉伸腿反射,多在生后3〜4月消退5) 新生儿巴氏征、克氏征、佛斯特征阳性属正常现象7. 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寒冷时易致寒冷损伤综合征;室温过高时,皮肤水分蒸发散热,可发生脱水热8. 免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低下二早产儿的特点早产儿:或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多小于2500g, 身长多小于47cm的活产新生儿1.外观特点哭声弱四肢伸直皮肤绛红、水肿和毳毛多头部头更大(占全身比例1 / 3)头发细而乱耳壳软、缺之软骨、耳舟不清楚指、趾甲未达指、趾端跖纹足底纹理少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外生殖器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婴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2.呼吸系统:呼吸表浅、节律不规则、常出现呼吸暂停、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呼吸暂停: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 减慢(<100次/分),并出现紫绀。
3. 消化系统:(1) 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贲门括约肌松,胃容量小,容 易胃食道反流和溢乳;(2) 各种消化酶不足,尤其是胆酸的分泌不足,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3) 早产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葡萄糖醛酸转换酶不足,生理性黄疸比 较重,容易引起核黄疸4) 早产儿肝内储存糖原比较少,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不足,容易导致低 蛋白血症和低血糖;(5) 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的合成少,容易发生出血症4. 泌尿系统:(1) 早产儿肾功能不成熟,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2) 肾小管排酸能力差,用普通牛奶喂养时,可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毒5. 神经系统:(1) 神经系统成熟程度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原始反射愈难引出或反 射不完全,如拥抱、握持、吸吮、觅食反射均不敏感觉醒程度低,呈嗜 睡状态2) 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易发生脑室周围- 脑室内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6. 免疫:比足月儿更差7. 体温:体温调节功能更不完善三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1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第3〜4天,可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 7〜10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主要与进食少、水分丢失、胎粪排出等有关; 2生理性黄疸: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最明显,血清胆红素最 高不超过205〃mol/L( 12mg/dl),2周内自然消退(早产儿3〜4周),除皮 肤、巩膜黄染外,小儿一般情况良好。
3上皮珠:口腔粘膜上腭中线两侧有黄白色隆起,称“上皮珠”,在齿龈上 者俗称“马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潴留所致,切勿挑破以免 感染;吸奶垫:两侧颊部各有一隆起脂肪垫,俗称“螳螂嘴”,对吸吮有利, 切不可挑破4乳腺肿大:男女足月新生儿均可发生,生后3〜5天出现,如蚕豆全鸽 蛋大小,多于2〜3周后消退;5假月经:有些女婴在生后5〜7无可见阴道少量出血,持续l〜3天自止, 此系母亲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生后突然中断的原因,一般不必处 理四护理1保暖:(1) 新生儿室条件: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朝南区域.室内最好有空调及 空气净化设备.足月儿保持室温在22〜24°C,相对湿度在55%〜65%,早产儿 保持室温24〜26C,相对湿度在55%〜65%2) 生后应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十新生儿,并米取各种保暖措施,使婴 儿处于中性温度中早产儿、尤其出生体重<2000g或低体温者,应置于 自控式开放式抢救台上或温箱中,并根据体重、日龄选择中性环境温度表:不同体重早产儿暖箱的温度体重(g) 35C 34C 33C 32C1000 初生10内 —10天以后 —3周以内 —5周以后1500 —— 初生10天内 —10天以后 —4周以后2000 —— 初生2天内 一 2天以后 一 3周以后>2500 —>初生2天内 一> 2天以后体重>2000g或无暖箱设备的可在箱外保暖,如选用热水袋、热炕、 电热毯等方法保持体温,但须注意防止烫伤。
3)防止散热:各种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如腹股沟米血、更衣、换尿 布等须解包时,应在远红外线辐射保暖床上进行或应事先预热保暖应给 予头部戴帽保暖,以降低氧耗量和散热量2喂养:(1 )正常足月儿提倡早哺乳,鼓励按需哺乳;无法母乳喂养者先试喂 5%〜10%葡萄糖水,如无消化道畸形,吸吮吞咽功能良好者可予配方乳;人 工喂养者,奶具专用并严格消毒.奶汁以连续滴入为宜奶量以奶后安静, 不吐,无腹胀和理想体重增长15〜30g / d为标准.(2)早产儿:1) 开乳时间:生后2〜4小时试喂10%葡萄糖水1〜2次(2ml/kg)2) 乳汁选择:首选母乳,无母乳,可选择早产儿配方乳粉3) 方法:有吸吮、吞咽能力者直接哺喂母乳或乳瓶喂养;对吸吮能力差、 吞咽功能好的可用滴管或小匙喂养;吸吮、吞咽均差的可予管饲;必要时 静脉营养4) 哺乳量:因人而异,原则上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低每次哺乳量愈少, 喂奶间隔时间也愈短,并且根据奶后有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管饲喂 养)及体重增长情况调整若哺乳量不能满足所需热量者应辅以静脉营养 喂乳量、间隔时间见表表:早产儿喂养量与间隔时间出生体重 1000 1000〜1499 1500〜1999 2000〜2499开始量1~23~45~1010~15每天隔次增加量125~1010~15哺乳间隔时间122~33(3)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足月儿生后应肌注1次维生素K10. 5〜ling,早产儿连用3天。
生后4天加维生素C50〜100mg/d, 10天后加维生素 A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