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44045256
  • 上传时间:2022-08-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1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资本的最原始形式:表现为货币财产的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种属性• 简单商品的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 资本的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G')• W-G-W 和 G-W-G'这两个公式有着一定的共同点:1.买和卖两个阶段 的统一;2.在流通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同样有商品和货币互相对立着; 3.在 每一个流通过程中,都同样有三个当事人: (1)卖者;(2)买者;(3)又买又卖 者• W-G-W 和 G-W-G'这两个公式有一定的不同点:1.从流通形式来看, 它们的区别: (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 (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3)流通中 充当的媒介的东西不同;2.在内容和目的上都有本质的差异;W-G-WG-W-G'内容和目的内容: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目的: 获得一定的使用价值;目的:为了取得货币,即交换价值本身•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 律相矛盾的• 从 G-W-G'分析中可看出:m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但以流通过程为条 件•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整个过程: 1.既在流通领域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 2.以流通为媒介,在生产领域中实现价值的增殖即 m(剩余价值)。

      •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 流通领域• 价值增殖: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第一阶段 G- W 所购买的商品上,但又不是 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而只能发生在它的使用价值上;资本家必须购买 到这样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唯一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1.必须是法律上的自由人;2.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 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商品的属性: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特点: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2.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 的价值;(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 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 值源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 程的统一。

      •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2.劳动的成 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以劳动的二重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的根本目的是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在价值形成过 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包括工人支出的活劳动,而且包括过去已经消耗 在生产资料上的物化劳动• 价值增殖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1.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 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 间;2.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一点,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 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就是价值增殖过程• 商品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 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 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 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 义形式• 剩余价值的本质: 1.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 占有的那部分价值;2.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3.价值 增殖不是在流通过程,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1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是在物的外壳 掩盖下的一种利的关系。

      资本的本质:1.能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2.—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关系;3 .本质上都是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即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一种 关系O资本共性:1.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2.资本 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3.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 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资本的形态: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 被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其价值被转移到 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 的价值在生产过程 中 不会转 移到产品中去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 量,叫做不变资本劳动者生产商品的全部价值:c+v+mo雇佣工人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新创造的全咅卩价值:v+mo可变资本(v):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等价的劳动力价值,而且还包括 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这部分的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称之为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 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 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2.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率的两种表示:l.m'=m/v,即剩余价值/可变资本,这个公式采取了 物化劳动的形式;2.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这个公式采取了活劳 动的形式剩余价值的生严方法:绝对剩 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必要劳 动日寸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 日 的绝对延长和提高劳动强度 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工作日 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 动生产力,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 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全社 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工作 日 的最低界P艮和最高界P艮:1.工作 日 的最低限度: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 间;2.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1)生理因素;(2)道德因素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因:是通过各部门的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 现的超额剩余价值:个别商品的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企业 就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社会价值-个 别商品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条件: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活资料价值 —降低劳动力价值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 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直接动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资本家普遍获 得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与区别:1.手段虽然不同,但其结果弄口 本质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 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在 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 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决定的:1.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看,劳动力的买卖和其他商品的买卖一 样;2.从工资的支付方式,使人们误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3.从工 人和资本家的立场来看,也都容易把工资误解为劳动的价格;4.商品的剩余 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不同性质和不可比的, 但人们总习惯把某种商品的价值或 价格叫做商品使用 价值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1.掩盖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2. 掩盖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3.掩盖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别;4.掩盖有偿劳动和无偿劳动的区别;5.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的种类:1.月 工资;2.周工资;3.日 工资;4.4、时工资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关系:1 .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2.计件工资是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3.两者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 义工资(货币 工资)实际工资工人 出卖劳动力所得到 的货币数量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 和X艮务的数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的变动是一致 的实际工资: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实际工资水平的决定因素:1.取决于货币工资的高低;2.取决于物价的高低 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1.名义工资一般呈上升趋势;2.实际工资有时提 高,有时降低,但从长期来看,仍呈提高的趋势;3.实际工资的提高并不意 味着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减轻,虽然工人所分得“蛋糕”的绝对量在增力口,但 其相对量却越来越少, 这意味着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和剥削程度的力口重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社会再生产的种类:按其规模程度不同,分为:1.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 产的基础和出发点;2.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重要特点:1.可变资本,是由工人自己创造的;2.全 咅F资本归根结底都是由工人创造的;3.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的 需要,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工人个人消费的实质,是为资本家再 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4.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再生产出来,即把资 本主义剥削关系存在的条件也重新生产出来。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追力口资本:马克,鬼明确土旨出:“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是由别人的无 酬劳动产生的"o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别人劳动的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 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资本积累具有必然性的原因(资本家之所以要把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原因):1. 资本主义生产的 目的决定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2.资 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一切能够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进程的原因:1.对劳动 力的剥削程度:促进资本积累的方法:(1)提高劳动强度;(2)延长劳动时间; (3)压低工资等办法;2.社会劳动生严率水平:(1)由于生活资料价值降低,使 劳动力价值下降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相对剩余价值;(2)由于劳动力和 生产资料价值下降,同量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要素,扩大生产规模;(3) 资本家在不减少甚至增力口个人消费的情况下,减少自己的消费资金,增力口积 累资金;(4)可由效率更高和价格更便宜的新的生产资料代替 旧 的生产资料, 获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3.所使用的资本和所耗费的资本 之间的差额增大:.所使用的资本所耗费的资本扌旨在 生产中 发挥作用的全部劳动资料的价值指在每次生产过程中耗费掉,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预付的资本量越大,其中的可变资本也越大,取得的 剩余价值也越多,从而积累的规模也就越大。

      资本的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c:v)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 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 比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 反 映着资本技术构 成变化的资本 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特点: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可 变资本会与总资本按同一比例增长;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单个 资本的增大为前提的单个资本增大的实现途径:资本积聚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结果,是指由资本积累 而引起的生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