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勘查地球物理考试重点名词.docx
2页名词解释 重力: 重力勘探:以地壳中岩矿石等介质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坦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 以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解决工程环境问题的一种物探方法布格异常: 在法耶异常基础上再加上中间层校正,即经过正常场校正、地形校正、布格改 正(高度校正和中间层校正)的重力异常,称为布格重力异常自由空间重力异常: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就是对观测值仅作正常场校正和高度校正,反映的是 实际地球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与参考椭球体的偏差:均衡校正 :改正方法与所采用的均衡假说有关 第一步:将大地水准面以上多余的按正常地壳密度分布的物质全部移去,即遍及全球的 地形校正.第二步将这移去的质量全部填补到大地水准面以下至均衡补偿面之间(或是山根与反山 根)的范围内,并计算出填补进去的物质在测点处产生的引力铅垂分量,加到布格异常中去, 便得到均衡重力异常△ gc△ gc=A gB+6 gc式中& gc为均衡校正值中间层校正 :经地形校正后,测点周围的地形变成水准面,但测点所在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 或基准面(总基点所在水准面)间还存在着一个水平物质层,消除这一物质层的影响就是中 间层校正区域异常: 在叠加异常中,由深部或区域性地质因素引起的成分往往具有范围大、幅度大、 变化平稳的特征,这样的异常称为区域异常重磁异常延拓: 由观测平面上的重力异常,通过数学计算得出另外一个高度平面上的异常 值,这种变换方法称为解析延拓。
磁法: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内各种岩 ( 矿 ) 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来寻找有 用矿产或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感应磁化强度:单位磁荷在磁场中所受的力,称为该点的磁场强度,用H表示,单位为Am (安培/米),方向为单位正磁荷在场中受力的方向地磁日变: 就是地磁场强度的每日变化情况居里面: 地壳介质中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岩石会因为温度升高到居里点而失去磁性, 我们把岩石失去磁性的部位所构成的面称为居里面有效磁化强度:总磁化强度矢量在XOZ面(即观测剖面)的投影正常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的磁性体,它在地球表面产生一个磁场,称为地球正常磁 场地心偶极子:现代地磁场可用一个磁心位于地心,磁轴与地理轴夹角为11.5°,磁矩约等于 7.9X1022A.M2的磁偶极子的场拟合,称该磁偶极子为地心偶极子剩余磁化强度:减小外 磁场, J 并不沿原来的曲线下降,且减小的速度较慢,当 T 减小到零时, J 并不等于零, 而是保留了一部分数值Jr,称为(等温)剩余磁化强度磁化率:表征物质受磁化的难易程度,是一个量纲为一的物理量热剩磁:所谓热剩磁就是炽热熔岩,其温度都在磁性矿物居里点(500 一 7000C)以上,从 地下喷出地面后在地磁场中冷却至常温的过程中,磁性矿物因受到当地、当时地磁场的作用, 而平行于地磁场的方向被磁化,其结果获得很强的剩磁,这种剩磁称为热剩磁。
地磁要素:顺层磁化:磁化倾角与板状体的倾角一致电法: 视电阻率:当地表不水平或者地下电阻率分布不均匀时(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介质),仍 然采用前述均匀介质中的供电方式及测量方式,此时的电阻率是在电场作用范围内,各种岩 矿石电阻率的综合反映,为p s电阻率法 :利用各种岩石之间具有导电性差异,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的天然电 场或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达到查明地下地质构造或寻找矿产资源之目的电测深法: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法,它是以地下岩(矿)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人工 建立地下稳定直流电场或脉动电场,通过逐次加大供电(或发送)与测量(或接收)电极极 距,观测与研究同一测点下垂直方向不同深度范围岩(矿)层电阻率的变化规律,以查明矿 产资源或解决与深度有关的各类地质问题的一组直流电法勘探方法地电断面 :根据地下地质体电阻率的差异而划分界线的断面低阻正交点p sA与p sB曲线相交于矿脉上方在交点两侧p sA及p sB曲线呈两翼张开状 态,交点左侧p sA > p sB,交点右侧p sA < p sB我们称这种交点为低阻正交点: 装置系数:7 2nk = —1—1T- - + —AM AN BM BN它是一个与各电极间的距离有关的物理量,表征各电极空间位置的物理量。
极化率:在直流激发极化法中,用极化率n来表示岩、矿石的激发极化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