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度假村标准.doc
4页乡村旅游度假村评价标准乡村旅游度假村评价标准1 1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1.1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a) 乡村旅游度假村范围一般不小于 3 平方公里,空间边界明显 b) 具备 2 项以上乡村性旅游资源(包括规模化、主题化的花卉种植基地、果林园区、 生态农业园区、养殖基地、牧渔场、草原等) c) 具备 500 个床位以上的度假住宿设施 d) 具备年接待游客量 25 万人次以上的承载能力 1.21.2 旅游经营旅游经营 a)具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和运作机制 b)度假村内应限制普通商品房项目开发,控制性建设旅游度假社区 c)具备 3 种以上季节性农事参与类(包括:采摘、编织、手工制作等)和 5 种以上 常态性休闲运动类(包括:球类、游泳、登山、骑行、走跑等)活动及服务设施, 且设施日容量分别达度假村日游客接待量的 1/10 和 1/2 以上 d)具备常年性或季节性度假,具有一种以上的全国性或两次以上的地方性特色节事 活动(参与人数在 3 万人次以上) e)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不低于 2 天 f)年接待游客不少于 25 万人次 g)度假村年经营收入在 5000 万元以上 h)原住民与外来业主的利益分配合理,未发生利害冲突。
1.31.3 度假环境度假环境 a)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国家标准其中空气质量达到 GB3095 的二级标准,噪声达到 GB3096 的Ⅰ类标准,地表水质量达到 GB3838 的Ⅲ类标准,土壤质量达到 GB15618 的Ⅱ类标准 b)各种设施的卫生与安全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包括 GB 9663、GB 9664、DB510100/T 004-2004、DB510100/T005-2004、DB510100/T006-2005 等 c)房屋、桥梁等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 DB51/D 5059-2008 规定2 2 设施评价设施评价 2.1 住宿设施住宿设施 a)新建或改造宾馆应达到三星级及以上的乡村酒店标准,单一经营主体的宾馆客房 应达到15间以上 b)村民自建新房或原有住房改造后用于对外住宿和接待的房屋,应符合当地新农村 自建房相关要求,且单间住所应配备独立卫生间 2.2 餐饮设施餐饮设施 a) 餐饮设施具有乡村特色,类型丰富,环境舒适性好,能够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市 场需求 b) 餐饮设施布局合理,总体规模与度假村能力相匹配 c) 餐厅风味应以地方特色和传统农家菜为主,乡土特色菜品占总菜品的 70%以上;菜 品选材和用料以乡土原料为主,按传统工艺制作。
d) 区内能提供 7 天/24 小时就餐服务,满足游客合理的消费需求e) 新建或改建餐厅设施标准达到市级 5 星级农家乐或省级 5 星级乡村旅游景区标准2.3 交通设施交通设施 a)对外交通可进入性强,与主要客源城之间至少有一条以上的旅游快速通道或距离 高速公路出口半小时车程具备紧急安全救援双循环交通公路 b)内部交通通达性强,具备机动车系统和步行系统,有独立的生产(消防)通道、 观光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步行专用道等,可提供代步租赁服务具体建设 标准可参照《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标准设置 c)停车场容量应满足游客接待需要,按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进行停车场配置主入 口或游客接待中心附近区域应设置大型生态停车场(可供旅游大巴车停放),度 假村内可根据需要设置小型生态停车场,各类停车场的选址合理,规模适中,与 周边环境协调泊车数量和标准可参照《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的游览 场所类设置 2.4 给排水设施给排水设施 一般应采用集中方式供水,选择洁净的取水水源地或与城镇自来水管网连接,建设蓄 水池、供水管道生活污水排放应集中处理,一般应建设污水处理站,也可通过化粪池处 理后与就近城镇地下污水管道连接集中排放。
2.4.1供水供水 区内供水充足,满足度假产品需求,生活饮用水达到GB5749的规定,景观娱乐用水的 水质达到GB12941的规定 2.4.2排水排水 区内应实行雨污分流,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完备,具有与接待规模相适宜的处理能力, 处理后水质应符合GB/T18920 和GB/T18921的要求鼓励建设中水回用系统,提高水资源的 循环利用 2.5 供电设施供电设施 区内电力充足,供电设施建设能满足当地村民和旅游发展对容量的需求,重要供电设 施宜采用双回路供电,保证供电不间断一般电线网应埋入地下,避免空中视觉污染 2.6 通讯设施通讯设施 通讯设施与接待规模相匹配,能满足当地村民和旅游发展对通信容量的要求有国内、 国际直拨、及互联网络服务,移动信号全面覆盖;公共场所应配备公共及互 联网络端口;公用通讯设施服务标志醒目 2.7 卫生设施卫生设施 a)各类场所卫生达到 GB9664 规定的要求,餐饮场所达到 GB16153 规定的要求,游泳 场所达到 GB9667 规定要求 b)公厕数量与接待能力相匹配,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应达到 GB/T18973 规定的三星 级及以上旅游厕所标准 c)配备数量满足需要的垃圾箱,垃圾分类收集,日产日清,集中处理。
d)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配备卫生消毒设施,不使用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2.8 公共安全设施公共安全设施 a)建立紧急救援机制,设立医务室,配备专职医务人员,提供全天候医疗服务制 定突发应急处理预案,应急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齐全 b)执行公安、交通、劳动、质量监督、旅游等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安全法规,建 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救助场所、应急疏散场所和设施,能提供全天候安全救助服务消防、防盗等救护设备和防护设施齐全,交通、机电、 娱乐等设备无安全隐患 2.9 配套服务设施配套服务设施 a)游客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具备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 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 b)公共服务导识系统完善,标识标牌布设合理,规范醒目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布 置合理,能烘托整体环境设立旅游购物场所,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秩序良好 旅游商品种类丰富,地方特色突出 c)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具备网上查询、预定、支付等服务功能 2.10 辅助设施辅助设施 设置邮政、银行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外观易于识别,与环境协调性好3 3 管理评价管理评价 3.1 资源利用资源利用 全面调查评价度假村内部以及周边旅游资源的类别、品位,绘制旅游资源分布图,建 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具体方法可参考GB/T18972的要求。
3.2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a) 度假村建设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b) 各种游乐、食宿设施设备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建筑物采用生态环保材料 c) 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具有切实可行的监测机制和手段,设立环保和减灾防 灾专项资金,保护景观、文物、古建筑、生态系统、珍稀名贵动植物,防治滑坡、 泥石流、洪涝干旱、虫害等自然灾害 d) 旅游最大容量控制在环境承载力阀值范围内 e) 鼓励度假村进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33.3 经营服务经营服务 a) 服务质量应达到 GB/T 17775 规定,鼓励企业产品质量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 b) 持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度假旅游活动不影响农业生产, 无闲置、荒芜农田 c) 建立市场营销机制,设立专项活动资金,巩固与发展客源市场,在最大环境承载 力范围内,度假游客数量每年增幅达到5%以上 d) 建立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有明确的质量目标、方针口号,有企业注册标志 e) 度假村经营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得到 90%以上村民认可 f) 度假村从业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当地村民年人均收入 10%以上 g) 当地村民因旅游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 50%以上。
h) 就业人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占有率达到 30%以上 i) 提高本地区农产品及纪念品销售等附加值 20%以上 3.4 社区管理社区管理 a) 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质量、卫生、环保、统计等规章制度b) 资源保护、项目建设和开发经营,与社区村民沟通渠道畅通,社区村民认可度达 到 70%以上 c) 定期宣传解释度假村发展的规划设想和行为规范,建立良好的社区发展环境d) 定期开展安全、卫生、环保、统计、法制和质量、营销、服务、管理等培训,吸 引 70%以上村民参与,50%以上村民参加旅游从业免费培训 e) 旅游社区对外来文化影响的整合能力强,90%以上村民认可度假村的社区管理模 式 f) 定期开展旅游安全教育活动,安全责任制度健全,有安全应急机制和预案,每年 至少组织 1 次安全演习 g) 建立游客投诉服务系统,具备网络、和现场问卷等多种受理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