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老师您好!》教学实录.doc
6页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老师,您好!》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发感情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会唱的一起唱,好吗? 生(齐):好 (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跟老师一起唱歌曲) 师:知道这是一首描述什么的歌吗? 生:这是一首描述教师的歌 师:为了赞美老师,人们都把老师比作什么? 生1:春蚕 生2:蜡烛 生3:园丁、太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赞美老师的诗歌 (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生(齐):老师,您好!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把书打开到第一课,让我们先一起来自读课文吧! (出示自读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在不懂的地方注上记号) (学生自由读课文,做记号) 师:看到同学们都读很认真,老师看着真高兴,那老师就要来检查检查大家的自读情况了,好吗? 生(齐):好! (指名分节朗读全诗) 师:能说说他们读得怎样吗? 生1:我认为张如萍读得很投入,读出了对老师的尊敬和赞美 生2:如果丁志聪能再读得再抑扬顿挫一些就更好了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投入,听得认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 (出示词语:编织崇高浸透创造智慧 塑造朝霞辛劳祝愿波涛) (学生认读词语。
) 师:看来,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也不错,老师也想跟大家一起来读读诗句,你们愿意陪着老师一起读吗? 生(齐):愿意! 师:好的,在我们读诗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共有几句,写了些什么? (师生齐读诗歌) 师:谁来说说诗歌写了什么? 生1:诗歌写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 生2:诗歌还写了学生对教师的赞美和祝愿 师:是啊,这首诗正是围绕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来写了,表达了作者对教师的赞美之情,同时给予了教师深深的祝愿 三、精读第一节,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指名一生) 师:我们其他小朋友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出示:这一小节写了什么?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并在诗中画出有关语句) (一生读第一小节) 师:你们的思考有结果了吗?谁来交流交流? 生1:这一小节主要写了教师事业的崇高以及作者对教师的赞美之情 (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师:“崇高”是什么意思? 生:最高尚,最受崇敬 师:你们是从哪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读一读你画出的诗句 生:我画的是“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师: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这样两句话,请大家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 (出示: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生1:我认为第一句好,语气比较强烈,着重说明了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事业的崇高 生2:第一句是一个反问句,这样说增强了语气 (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师:那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就是说:地北天南,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师:谁能来读好这三句话? (合并出示这三句话) (指名学生读,教师适应指导) 师: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老师,于是诗人送老师这样一句话-- (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师:谁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思考:昨天,今天,现实,理想分别指什么? (指名学生读这句话) 师:谁来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1:我认为这几个词指的是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生2: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师:你们的理解都不错,我们读书时就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学了这几句诗,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 生1:老师,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敬佩你! 生2:老师,你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感激你! 师:那么,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学生齐读) 师:哪个词语最能突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您好”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生1:我认为“涌起”最能突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涌”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生2:“老师,您好!”这句话是在看到时代在飞速前进的情总下说出来的,说明了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作用是巨大的 师:是的,让我们再次来读一读这一小节,让老师再感受一下你们的感激之情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四、作业设计 师:老师从你们的读书声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那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课后请大家完成两个小练习 (出示:小练习: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朗读、背诵课文第一小节)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