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文化旅游工作总结汇报.docx
6页2021年文化旅游工作总结汇报2021年,我局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届*全会精神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县D委、zf安排部署,按照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县六大特色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要求,务实创新,主动作为全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分别完成年初任务的*%和*%,文化旅游工作成效显著,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一)全域旅游工作深入开展一是进一步完善高质量发展规划体系坚持规划引领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段)建设实施方案》《*县再生水资源综合利用暨城北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革命历史纪念园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乡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以“一核两畔一带”的规划思路,制定印发了《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做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管理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了《2021年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二是加大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大上争项目争资金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张家边壕至兴武营风景廊道道路项目和张家场北京大学考古实习基地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雷记沟四区zf、唐平庄*工委保护修缮项目已完成。
高平堡、毛卜喇旅游服务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化旅游复合廊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项目完成招投标三是成功创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根据《*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相关标准和要求,打好“红老区、古长城、绿*”三张牌,已经初步形成了“*”全域旅游总体布局,哈巴湖景区、曹泥洼、何家大院等乡村旅游点旅游公交专线开通运营,蔡家梁高速服务区提升改造工作全面完成革命历史纪念园成功创建国家*A级旅游区,张家场博物馆、滩羊文化产业园创建为*A级景区,李塬畔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基本完工引入实时舆情监测服务,增加*旅游攻略、电子旅游导览图等功能服务板块,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智慧文旅技术应用力度持续加大二)公共文化事业日趋繁荣一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文旅+红色+生态+产业+”为发展方向,成功打造花马池镇曹泥洼村、麻黄山李塬畔村等乡村文旅融合示范点*个;争取全区城乡文化扶持示范点项目资金*万元为*个村配备文化器材;争取公共文化资金*万元,根据群众需求为全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部分自然村增添文化器材及设备,新培育农民文化大院*个,加大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利用率的督查指导力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是扎实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级、自治区级、吴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普查申报工作,手工地毯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野狐岭的传说》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公示为自治区级项目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等重大节日及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展演活动,积极发动组织我县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全国各地展示展销活动惠安堡羊羔肉等非遗项目获得2021年*黄河流域非遗系列活动多项荣誉县游九曲入选*-2021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三是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持续丰富“一个模式七大载体”互送共享文化惠民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推进盐州艺术团包乡镇机制,完成文化月、广场文艺、送戏下乡、免费培训等各类群众文艺活动*场次依托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服务,收录播放《古城枪声》《盐州胡旋》等优秀文艺作品;开通“云赏非遗”栏目,引导群众开展“线上”阅读;参与“云欣赏”博物馆看宝、趣逛博物馆活动文艺作品创作力度持续加大,围绕疫情防控、建党*周年、*县解放*周年、移风易俗等创排完成舞蹈《盐州胡旋》、《温暖的记忆》,歌曲《*儿女心向党》,*说书《王贵与李香香》等优秀文艺作品*部,高标准举办*县解放*周年和建党*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能力逐步提升一是打响文旅活动品牌影响力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服务活动,其中2021年全国乡村春晚*分会场,在央视频、国家文化云等媒体播出,点击量逾*万人次;*游九曲、民俗花灯展被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播报;高质量完成全区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长城保护宣传日”“*·*中国旅游日”暨庆祝建党*周年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系列活动、*县*“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滩羊美食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系列活动等,带动了*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落实全区第二季“晒文旅·晒优品·促消费”大型文旅推介活动,高标准完成“*分钟专题宣传片”“炫彩*秒短视频”制作县*分钟专题宣传片在*卫视首部播出,投票数达*万推进“文旅+”品牌活动,成功举办“母亲花节”、瓜果采摘节等活动,拓宽农特产品宣传增收渠道二是紧盯文旅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紧紧围绕六大重点产业,结合县域文化旅游资源,谋划哈巴湖仰望星空项目、北大考古游学营项目等招商引资项目*个编制印发《招商引资手册》*余份,落地实施哈巴湖仰望星空投资项目,总投资*余万元;先后赴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洽谈苏州博思堂地产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文旅商业街项目,携程集团来盐投资建设民宿旅游项目。
目前,野湖井携程度假农庄项目已完成立项,下一步组织项目招标三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李塬畔村、何新庄村、兴武营村、曹泥洼村入选首批*特色旅游村,创建喜格格、绿林人家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个创建*星级、*星级饭店各*家指导美雅裘皮、春雪文化产业园争创文化旅游产业扶持资金*万元,冒万学获得全国乡村文化旅游能人荣誉称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基地、*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站在张家场博物馆挂牌成立红色教育游成为2021年新亮点,编制完成了《建党*周年及D史教育服务指南》,*县革命历史纪念园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宣部等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县革命历史纪念园、李塬畔革命旧址、红色税务局党性教育基地入选自治区D史教育参观学习点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引入实时舆情监测服务,增加*旅游攻略、电子旅游导览图等功能服务板块修订完善了《*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引客入盐”旅游项目以奖代补管理办法》,兑现2021年度奖补资金*万元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受土地、环保等政策趋紧和前期设计、规划以及哈巴湖保护区等条件限制影响,部分旅游项目用地存在困难,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相对缓慢,招商投资环境有待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功能提升薄弱。
二是文化事业发展不均衡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运行经费不足,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水平不高非遗传承保护经费投入较低,传承人自身市场意识淡薄,造血功能差,缺乏吸引力,传统民俗文化产品投入高,产出低,销路不宽,发展受限三是特色文旅产品不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区域跨度长,资源整合难,缺少项目支撑,尤其在长城、红色等遗址遗迹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难度较大,个性化旅游产品较少、旅游产业链短,唯一性、独特性不突出不明显三、2022年工作打算一)坚持规划引领,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政策研究,聘请专业规划设计院,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段)*长城关遗址保护利用、*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遗址提升改造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段)建设实施方案》《*县再生水资源综合利用暨城北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等充分挖掘红色、生态、历史、民俗等文化元素,深度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加强文化旅游项目库建设,争取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提升项目、长城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落地实施,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进一步完善“一心三横一纵四版块”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二)强化品牌打造,积极开展特色文旅活动。
深度谋划“两华一节”文化旅游系列赛事节会活动,重点打造全国模拟飞行锦标赛、长城徒步大赛等体验性强、影响力大、拉动服务业消费水平强的品牌活动,确保全年开展文化旅游系列赛事节会活动不少于*次;深入开展节日文化、广场文化、送戏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全年公益性演出不少于*场次;抓好长城宿集、仰望星空和文旅商业街项目等规划设计和招商工作;依托通用机场打造高空跳伞、低空体验、星空露营等动感*户外运动基地三)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积极创建国家一级图书馆,提高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效能;以乡镇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加快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支馆建设,推进县域内公共图书、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服务;支持指导民间文艺团队、农民文化大院规范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不断提高农村文化阵地利用率加快城北再生水资源利用及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设,重点实施*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化旅游复合廊道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套、红色革命遗址提升改造等项目,全面提升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四)丰富旅游业态,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品逐步丰富长城旅游带业态,打造多元化、个性化旅游产品,推动“长城+*”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吸引力。
积极打造长城徒步游、民宿体验游、自驾观光游等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多旅游业态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延伸旅游消费产业链,提升整体效益,做强做大旅游经济,助推文旅旅游业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目标五)加大扶持力度,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发展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加大对非遗传承基地保护和非遗传承人的经费投入,激发非遗项目发展的内生动力,指导支持春雪文化产业园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恒纳地毯和美雅裘皮非遗传承基地发展壮大,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拓展传承渠道,增加经济附加值指导恒纳地毯、美雅裘皮申报自治区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