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龙武学思想的发展与完善.docx
6页李小龙武学思想的开展与完善 李小龙武学思想的开展与完善 “作为一代英杰的李小龙,他区别于一般武术拳师和武打明星的最根本地方,是他有着内涵十分丰富而又深刻的武学观念,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武术哲学,是一位具有哲学气质的武术家,是善于思辨和融会贯穿的武学学者正因为如此,武学思想才是他的精魂所在,是显露他灵性和天才的光点……所以,在李小龙研究的一系列课题中,‘武学思想’是最重要的,然而,以目前状况看,却又是最薄弱的方面〞〔1〕李小龙是武术哲人、功夫明星,其所创立的截拳道融中外思想、拳术于一体,是中西武技融合的典范,其思想值得研究,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纵观李小龙武学思想的开展历程,本文将之划分为传统武术时期、改进国术阶段、寻求自我的自我拳道阶段和截拳道时期四个阶段 1传统武术时期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龙出生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唐人街的一家医院内,排行老四,英文名字Bruce Lee,中文名李振藩,乳名小凤,小龙是他的艺名其祖籍广东省顺德市均安镇上村,祖父李震彪是顺德一带有名气的武师,曾在佛山镖局当镖师,父亲李海泉,粤剧“四大名伶〞之一母亲何爱瑜,具有典型的混血儿特征,生活习惯中西混合,是一个比拟欧化的女性。
1941年2月,李海泉带着孩子和戏班回到香港,从此,李小龙就生活在香港,直到1959年去美国,这一段时间是他虔诚地学习传统武术的阶段 “每当他老老实实坐着的时候,人们就会认为他一定是病了〞,李小龙天生近视、顽皮、好动,与他的女性名字判假设两人为“学习如何保护自己〞〔2〕P15,李小龙开始学习武术,父亲是他的第一位武术老师,李海泉有意地让他练习太极拳以陶冶情操、锻炼身体,但这种拳并不适合李小龙 13岁的时候,李小龙不小心踩了一个粗壮胖墩的脚,两人打了起来,但李小龙学的太极拳丝毫没有用处为此,1954年,李小龙经好友张卓庆介绍到九龙咏春拳拳馆正式拜叶问为师系统学习咏春拳,入门授业者是师兄黄淳梁,待打下根底后,叶问开始教授他 “一般的老师,均对我起不了任何的启蒙作用,因为他们本身都处在形式的束缚当中不能自拔,他们的观念与技术都是僵化的,他们又怎能教出开明的弟子?倘假设他们的弟子并未获得成功,他们也会说是弟子们修习不够或其自身的努力程度不够,而不去开掘属于自身的问题或那些属于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这样就使中国武术的开展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直至碰上了叶问师傅,我才知道了什么叫‘老师’,因为他首先是一位精明的学者,他很了解我的个性,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
他甚至在我踢打得浑身没劲时才让我学习一些新的动作,以磨练我的耐性由于这时我已没有了体力,故练习起来便不会心焦意躁他的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一些武师来讲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但我却练得很开心,并且绝对不迟到,相反还会早到我已完全沉醉在这个独特的咏春拳世界里了〞〔3〕P13 李小龙非常佩服叶问,加之咏春拳讲究实用,追求速度,学习一段时间后,李小龙再在街头斗殴时发现所学确实管用,他开始对咏春拳深信不疑,并虔诚、自觉刻苦地进行训练,其功夫突飞猛进 为提高自己的功夫水平,寻找值得学习的东西,李小龙除不断地街头斗殴外,还不断地找人“讲手〞,不断地汲取别人的长处,为此,他还向谭师傅学习过洪拳、向陈师傅学习过蔡李佛拳、向日本人学习过柔道、向梁子鹏学习过内家拳、跟少林僧人学习过罗汉心意拳、向武打影星邵汉生学习过节拳〔4〕P20 1957年12月20日,台湾举行“台港澳国术大赛〞,赛前李小龙师兄、文武全才的黄淳梁呼声较高,但外围赛就败在台湾拳师吴明哲的脚下,此事促使李小龙开始分析咏春拳的优缺点,他最后得出了咏春拳优于进身搏击,但短于远距离攻击的结论,这是中国武术自身存在的缺陷,为此,他开始向他的哥哥学习西洋剑、向体育教师爱德华学习拳击,并改写了洋人一统天下的历史,成为香港校际拳王。
练拳之外,李小龙还喜欢、精通恰恰舞〔5〕P23,所有这些为李小龙创设截拳道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2改进国术阶段 打架斗殴使李小龙得罪的人越来越多,另外母亲何爱瑜认为李小龙是美国公民,理应接受美国的教育,竭力让李小龙离开香港,加之亲戚、师兄弟都建议李小龙去美国,于是李小龙踏上了他出生但十分陌生的国土,截拳道的开展由此进入到改进国术阶段 1959年4月29日李小龙乘邮轮出发,于5月17日到达美国旧金山,并于9月3日,进入了西雅图的一所爱迪生技术学校进行高中教育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立的国家,李小龙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考虑,从而开始了边学习,边打工、教武术的生涯,在此期间,他认识了一生中重要的武术合作者木村武之李小龙练拳、教拳主要以在香港学的咏春拳为主,也穿插一些他所学的其它武术流派,在教学过程中,他常常能推陈出新,不断融会到自己的武学体系中 1961年3月27日,李小龙进入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心理学系哲学科,开始学习中西哲学,研究老子、庄子、尼采和萨特的思想1960年5月,李小龙在给师弟张学健的信中虽已方案1961年进入大学,但“尚未决定选读何科〞,并已开始自立,已清醒地意识到跳舞只是一种消闲娱乐,“相对起来,还是读书实际得多,因为个人的将来完全取决于学识〞〔6〕P21。
至于为何选择主攻哲学,李小龙认为:“武术和哲学看来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但是我认为国术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似乎应有它的道理而国术的内涵局部,现在已经日渐晦暗我想,国术应有一套完整的道理才对,我希望把哲学精神融进国术里去所以,我坚持读哲学〞〔7〕P273,另外李小龙还认为自己读哲学与自己童年的好勇斗狠有关,“我常问自己,胜了又怎么样?人们总会把荣誉看得那么重要,然而什么样的‘战胜’才是荣耀的?于是,以我的发问精神,导师认为主修哲学最适合我他曾对我说,哲学会告诉你为什么活着〞〔8〕P25 1962年4月,在木村武之的帮助下,李小龙的“振藩国术馆〞在西雅图唐人街挂牌成立,自此,李小龙辞掉了打工生涯,而专心致力于中国武术的普及工作现在随着我的武学境界的加深与提高,我亦开始感觉到外国人也可以接受中国武术,只是中国武术不肯接受外国人罢了……打破传统体制与观念束缚的任务可能将落在我的肩上,所以目前我会首先把这家‘振藩国术馆’办好,然后再使其像开枝散叶般在美国遍设分馆当然这可能要用10年或20年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并需付出很大的代价,但现在武术已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局部,只要能到达目的,我也就在所不惜了〞〔9〕P36。
他的武馆开展极快,名声鹊起,以至于把奥克兰的华裔武术家严镜海都吸引过来,成为他的弟子,严镜海无私地把他的健身法传给李小龙,并对他在美国的开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63年初,在严镜海的帮助下,李小龙开始了武术表演的旅程,名声进一步提升不久,李小龙接到美国政府的征兵通知书,于是他回香港探亲,并进一步练拳、充电,并用相机摄下恩师叶问的练功照,以便回美练习、研究之用8月,李小龙赶回美国,参加征兵体检,因不合格而未能入伍同年,他撰写完成?根本中国拳法?,对自己所掌握的中国武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为日后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在我这一生中,最大的收获,我认为并不是武道上或电影表演上,而是娶得了一位好妻子她为人很贤惠并能处处迁就我,重要的是在我困难的时候她鼓励我并给予我信心是她使我不平凡〞〔10〕P48-491964年8月13日,李小龙和女友、具有英国和瑞士血统、正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医学系读书的美国姑娘琳达正式结婚,一个中西结合的家庭组合而成,琳达的安静、贤惠给李小龙以坚强的后盾 3寻求自我的振藩拳道阶段 李小龙考察后认为西雅图是一个比拟保守的地方,而加州是一个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奥克兰更适合武术事业的开展,因此,在严镜海的帮助下,他毫不犹豫地在奥克兰办起了振藩国术馆,并于1964年8月3日正式开课。
在严镜海的推荐下,1964年8月李小龙作为嘉宾参加了在加州长堤举行的“国际空手道锦标大赛〞,并表演了“中线重拳〞、“闭目粘手〞、“寸劲拳〞等振藩功夫,使人耳目一新,获得极大的成功,结交了“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久、“菲律宾魔杖大师〞伊鲁山度等,与他们的交流、学习,大大开阔了李小龙的眼界 李小龙坚持教授外国人中国功夫,这种悖逆古训的做法引起了在美华人的不满1964年12月底或1965年1月初〔11〕,矛盾开始激化,他不得不在奥克兰振藩国术馆内接受了旧金山传统武术界代表黄泽文的挑战李小龙以咏春拳的技法迎战,虽然最终取胜了,但离李小龙的想象差得太远,他根本不满意自己的表现 “奥克兰比武事件〞引起了李小龙思想上的大震动,促使李小龙开始反省传统武术,从而逐渐地跳出传统武术的圈子,开始下决心突破咏春拳的框架而寻求自我的武术,由此,李小龙的武术进入到了振藩拳道阶段 1965年5月,由于电视剧?陈查礼之子?和?青蜂侠?的拍摄工作迟迟没有动静,李小龙一家三口回到香港在香港的四个月,李小龙除练功外,就是看书、买书、思考和撰写武学笔记,并在老子哲学的根底上提出了“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武道哲学理念。
四个月的休整与锻炼、思考,李小龙的武学思想进一步成熟,李小龙咏春拳的成分越来越少,“不要管套路〞、“抛弃传统〞、“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无形〞、“东方武术九成九都是花巧不适用的〞成为李小龙的口头禅,他不断地宣扬自己的武学主张:“配合自己的特点加以改进,乃施运简单技术的窍门但假设要将简单技术的真正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必须具备‘用拳如腿击般劲猛,踢腿似出手般灵巧’的条件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不受对手类型、身材或战术的牵制,且能在举手投足之间,消解复杂来袭,撕破敌人防御,并抓紧瞬间即逝的致胜破绽〞〔12〕P60 李小龙对以往自己所学的繁杂东西进行了清理、改革与简化,他曾对严镜海说:“在雕刻塑像的时候,你不能在雕塑上添加东西,而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把一些非本质的东西凿掉,直到创作的真实性毫无障碍地呈现出来为止因此,和其它风格的功夫相比,掌握与练习我的搏斗术系统并不意味着增加更多的非本质的东西,而是不断去减少那些非本质的东西,或者说在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再进行消化与吸收功夫就是这样一个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过程〞〔13〕P60,就这样,“李小龙在早期振藩功夫的根底上,逐渐构建起了一种以改进的咏春拳、西洋拳击及西洋剑术原理、原那么和经典技艺为中心,以交叉训练和全接触实战训练为根本特征,踢、打、摔、拿技艺全面,立战、地战整体融合的全新搏斗体系——振藩拳道〞,同时还“形成了他独特的腿击术和在此根底上形成的全接触搏击的踢拳体系〞,“堪称今日世界MMA无限制综合搏击的先驱性成功实践和革命性启蒙〞〔14〕。
4截拳道时期 1967年2月5日,洛杉矶“振藩国术馆〞成立,副馆长兼助教为伊鲁山度在这段时间内,机遇开始向李小龙倾斜 1966年6月,李小龙获得时机拍摄自己进入美国影视界的处女作——26集的?青蜂侠?在这部电视剧中,李小龙扮演男主角“青蜂侠〞的助手兼司机“加藤〞该片自1966年9月9日在美国直播直至1967年7月14日停播由于李小龙的出色表现加之耳目一新的真功夫,求学者纷沓而至顺应这种潮流,?黑带?杂志派人在洛杉矶振藩国术馆采访了李小龙,并于1967年10月号、11月号分两期长篇连载?“加藤〞的功夫?专访文章面对记者的采访,李小龙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武学思想,在11月号?黑带?连载文章中,李小龙更是首次在媒体上公开了自己独创的武学体系,正式公布其名称为“JEET KUNG DO〞,同时阐释其为“The Way of Intercepting Fist〞〔15〕走向个性之路的截拳道强调“武术因人而异〞,讲究“简单、直接、非传统〞,认为截拳道的修习就如同雕刻一尊雕像,不是不断地增加,而是不断地减少、不断地抛弃不必要的东西,所有这些标志着李小龙武学思想的成熟此时,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