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心理学2.docx
6页1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叉重叠现象较为突出三门学科面对不同领域,有其各自研 究的目标、对象和侧重点不同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研究对象是学生和老师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变化,(研究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研究对象是运动员和教练 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研究心理因素 动机、个性、焦虑和 认知 对运动成绩的影响)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研究对象是大众研 究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三折的共同点在于: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 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等;研究的方法相同2 反应时间:指从刺激的出现到第一个反应开始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 反应的潜伏期简单反应时:对单一刺激做出第一个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复杂反应时 要求对不同刺激做出相应的不同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3 体育运动情境中学习目标定向者与成绩目标定向者在成就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因素学习木标定向成绩目标定向成功的定义提咼、进步与他人相比的高成绩参与的重要性努力、掌握与他人比较的高能力参与运动的动机健康、交际竞争、获得再认努力程度较咼较低自信心易提咼易波动、易受损注意力集中表现学习过程引起焦虑对困难或挫折的态度持之以恒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参与的兴趣和满意度较咼较低对成功的归因更相信努力相信努力,但更强调外在因素运动中的欺骗和不当行为不赞成倾向于认可对运动目的的看法努力、合作高地位、高名声、财富学习策略正反馈,进行深层加工策略负反馈、进行深层加工策略对运动成绩的关注更少、焦虑程度低更多、焦虑程度咼4 运动兴趣的分类:内容(物质和精神)兴趣;倾向性(直接和间接)兴趣;广泛性广泛和中心)兴趣;深度、范围和稳定性(有趣、乐趣和志趣)。
5 运动机能的种类: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直接性动机间接性动机6 Weiner 的归因模型内部外部稳定的不稳定的稳定的不稳定的可控的自己稳定的努力自己不稳定的努力他人稳定的努力他人不稳定的努力不可控的能力情绪、健康任务难度运气7 协变性原则:一个成功以失败的归因常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 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 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8 驱力理论:运动表现 P 是习惯 H 与驱力 D 的乘积,即 P=H*D 习惯是指完成运动 技能时个体所处的运动技能掌握阶段,或正确动作、错误动作表达的比例优势在技能学 习初期应尽量消除不必要的压力,使学生或运动员在比较低的唤醒水平条件下降低错误动 作的优势反应;在学习的后期可以通过提高唤醒水平来提高正确动作的优势反应,已达到 加快学习速度的木的9 倒 U 形假说:(耶克斯 — 多德森定律)由昏昏欲睡的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 临界点以前,随着唤醒水平的运动员表现也将随之向着好的方向改善当唤醒水平超过中 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方向发展,唤醒水平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的 逐渐恶化或成绩的下降。
中等唤醒水平时,运动技能表现更为稳定地唤醒运动参与者有着较为广阔的知觉范围,容易因缺乏主观努力或信息的选择不当 而受到更多无关刺激的干扰,从而降低运动表现中等唤醒水平,知觉的选择能力相应得 到提高,那些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被有效过滤,而与任务有关的信息则被较好地认知并处理, 使运动表现的成绩得到提高唤醒水平超过最佳区域,知觉的范围将逐步缩小,内、外信 息将不能被有效的感知,运动表现又会跌入下降的通道10 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运动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理论上的最佳机能区段,当 唤醒水平处以这一区段内时,运动员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最佳运动表现情绪归纳为:令人 愉快的和有工作能力的情绪,令人愉快的和工作能力差的情绪,不愉快的和有工作能力的 情绪,不愉快的和工作能力差的情绪)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赛前进入最佳赛前心理状态,并 且可以改善竞赛表现11 多为焦虑里理论:认知状态焦虑—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主观上所认知到 的对某种危险或威胁情境的担忧(消极引起)躯体状态焦虑—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 在的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或唤醒状态的情绪体验,由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所引的焦虑 状态自信心—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行为所抱有的能否取地成功的信 念。
12 标准化 POMS 分值进行标图,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呈冰山状,称为冰山 剖面图可以区分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紧张、抑郁、疲劳和慌乱消极情绪得分较高, 而精力较低在运动类型方面—相对封闭式的运动技能而言,赛前心境状态能更好的预测 开放式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在评价方式方面—在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平价行为结果时, 赛前心境状态能更好的预测行为结果13 渐进性放松训练概述:利用全身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辅以深呼吸和表象来调 控人们紧张情绪的一种训练方法自身训练概述—又称(自主 自律 自我和自发)训练, 第一部分包括(肢体沉重感、呼吸、腹部发暖、前额发凉、肢体发暖、心脏)训练;第二 部分运用表象,鼓励训练者想象能够让自己放松的情境,同时见注意力集中在胳膊和腿的 温暖感和沉重感上;第三部分是使用特殊主题来帮助诱发放松反应,运用自我暗示提示自 己身体确实已经放松14 气功放松法(动功和静功)在意识的主动控制下,通过调整姿势(调身)、调整呼 吸(调息)、调整意念(调心)而达到松 静 自然的放松状态15 生物反馈训练:利用仪器将与机体内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某些生物学信息选择行处 理,并与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给人们(即信息的反馈)16 系统脱敏训练概述: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习惯的技术。
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 慢的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 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17 模似训练: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 一种训练方法作用--提高(适应性、抗干扰能力、备战针对性、训练质量)18 Ellis的ABC基本原理:Ellis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核心内容是ABC理论认为 人的情绪并不是由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当事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诱发事情事件;b个体在遇到有发行事件后所产生的信念,即对这 见事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 相应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结果19 动作技能的概念:通过练习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20 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动作技能的学习从意识行 向无意识过度;运动技能的程序化;动作技能的自动化;能量消耗的节省化;觉察错误能 力的逐步提高21动作技能的分类:封闭性动作技能| 开放性动作技能环境变化部分可预测,如做钢 丝、驾车、下棋环境变化不可预测,如足 球、摔跤、篮球环境变化可预测,如体操、射 箭、跳远和打字不连续动作技能 系列性动作技能 连续动作技能有明显的开始和不连续动作结合在没有明显的开始和结结束,如射击、一起,如体操套路、束,如跑步、游泳、跟掷铁饼、罚球和三级跳远、跨栏、锤踪任务和驾车。
签名地策略性技能 高策略性技能动作的完成几乎不 需要复杂的认知与 决策,如田径、射击、 游泳动作的完成需要部分的 认知与决策,如武术、 滑雪、冰上项目动作的完成需要复杂的认 知与决策,如快速的球类项 目、拳击22 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这 种现象叫“高原现象”表现为练习曲线在某水平出现停滞不前,甚至有些下降,但经一段 时间的调整,曲线又继续上升23 产生高原现象可能的有一下几种原因:个体正从技能学习的一个阶段过渡,此阶段 个体将发展任务所需的新策略以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只有新策略完全形成并得以实施,技 能水平才会有所提高;有些技能的提高需要身体素质作保障,技能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再 要继续发展,必须对原有身体素质作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才可继续发展;随练习的进行, 练习者的兴趣降低,情绪厌倦,身体疲劳或疾病,也会影响到动作技能的发展;复杂技能 可能比简单技能更易出现高原现象在复杂技能中,单个动作的连接以及整体技能的程序 都较复杂,分解练习中的单个动作的执行时机、力度再整技能中都有不同的要求,整体练 习中的策略调整可能产生高原现象24 反馈:自然反馈—动作完成自然产生、不需要借用其他方式而产生的信息,是动作 的必然结果,不需要他人告知自然可以获得的。
视觉、听觉、触觉、本体觉,都属于自然 反馈的信息源追加反馈—动作执行后所获得的信息是凭借外力和外物对于动作结果所外 加的信息,如计时和评价结果不同类型的技能学习有不同的反馈要求,即刻的结果反馈 有利于复杂任务、开放性任务和不熟练任务的学习,而适当地延迟结果反馈较利于简单任务、封闭性任务和较熟练任务的学习25 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的影响正迁移--已经形成的技能对 新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负迁移---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妨 碍新技能的获得)26 体育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确定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及其作用和明确 化)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和途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依据体育课程的目标体 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依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的体育态 度;分析学生的认知—运动能力)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体育教学组织常见的心理学 分组形式,能力、兴趣、有伴分组;体育教学基本方法的心理学分析包括讲解法与示范法; 分解和完整练习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启发思维 言语暗示刺激 正误对比强化 单独 与减速练习 游戏法与赛法;体育学习方法的指导—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实施体育教学评价,据体育教学目标和测量收集资料27 体育优等生:进行指导,促进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形成自己的 特长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并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安排一直几名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他们负责指导,培养他们善 于帮助他人、同情弱者的意识和行为,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体育一般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力,争取更 大进步,要争对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指导体育差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通过努力后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体育学习的成功感和乐趣教育他们认识到参加体育学习和 锻炼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让他们从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体验到体育活动的 乐趣和益处,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8 个性倾向性的差异:体育动机的差异;体育兴趣的差异;体育态度的差异29 四种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的典型表现及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对照气质类型行为方式上表现咼级神经活动类型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以人交往,注意 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趣容易变换,具有外力向性强、平衡、灵活性 高(活泼型)粘液质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显得庄重,坚韧, 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具有内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