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探讨 - 金融管理.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16414550
  • 上传时间:2024-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7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探讨 - 金融管理 金融管理论文 本文是一篇金融管理论文,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办法,梳理国内外有关机构调研和盈余管理的文献资料,基于委托代理、噪声交易以及信息不对称三大理论,从而对机构投资者调研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展开机理分析并提出研究若,接着采用2022 年-2022 年我国 A 股上市公司 8994 个数据,利用被调研次数和参与调研的机构数这两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研究分析机构调研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程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作为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我国相关法律体系已逐步趋于完善,覆盖金融市场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机构投资者的调研活动是指利用直接沟通、 交流、会议、实地考察调研、业绩表明会等方式与企业管理层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的行为,同时也是投资机构以及分析师获取被投资企业信息、挖掘开展潜力并为之做出合理定价、投资决策的方式根据 2022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管理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应当使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分析师等去到公司实际经营地进行实地调研,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2022 年国务院公布的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的意见提出机构投资者是能起到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的时隔两年,2022 年 8 月,深交所对机构调研活动的准那么进行细化,要求上市公司要详细记录并披露调研访谈情况2022 年,深圳交易所在其网站上设立“投资者关系〞栏目,要求上市公司公示披露投资者调研活动等情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由此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标准性的要求,从法律层面标准投资机构的义务,也为标准相关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提供了框架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会计伎俩来干涉企业实际活动从而操纵公司盈余、虚假报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行为盈余管理导致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出现不对称问题,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开展操纵应计工程和真实活动都是管理层盈余管理的行为两者区别在于,应计工程的盈余管理是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来掩饰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而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操纵公司的经营决策或者投资时间等来起到粉饰业绩及财务状况的效果无论是哪种盈余管理,都将歪曲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和业绩,都不利于公司实现长期健康开展及价值提升,损害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第二节  研究意义在理论层面,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机构投资者发挥外部治理作用时,主要关注在持股特征的角度,鲜有文献研究机构调研特征。

      此外,国内外学者尚未就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达成共识,存在两种相反的结论一种认为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利益的驱使下对被投资公司管理层施加压力,从而刺激管理层产生盈余管理的行为,无法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另一种认为机构投资者为了保障投资收益,有理由有动机去监督公司管理层因此,本文以机构调研活动为切入点,选取我国沪深 A 股 2022-2022 年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机构调研对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行为是否存在抑制效应,为我国机构投资者发挥外部治理作用提供证据支持在实践层面,近年来我国证监会提出了逐步开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机构持股比例不断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的制度框架、市场条件等与国际兴旺市场相比拟还存在差距,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监管,在有形的手发挥监督管理功能的同时,也需要发挥资本市场这一无形的手的力量,所以我国的机构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此外,自从深圳交易所公布信息披露制度以来,其对信息披露所产生的作用还没有得到系统的检验本文从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能否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这一角度检验这一制度的有效性,探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为激励当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外部治理,拓宽投资者信息互动渠道提供倡议支持。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第一节  文献综述一、机构投资者调研的文献综述机构投资者调研提高信息效率,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精度高敬忠等〔2022〕从企业盈余预测准确性入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管理层盈余预测的准确性那么越高,同时这种准确性在基金类机构持股的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谭松涛和崔小勇〔2022〕研究证实分析师前往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能够使其盈余预测的结果更加精准贾琬娇等〔2022〕研究发现进行过调研的分析师相比未进行的预测精度提升Cheng 等〔2022〕认为机构或分析师的调研能够使其预测上市公司盈余水平的精确性得到提高程小可等〔2022〕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当上市公司被机构投资者调研的频率越高,管理层就越容易采取含糊方式预测公司利润,并且对于买方机构,卖方的调研活动更易引起管理层采用这种方式杨楠和洪剑峭〔2022〕认为在盈余信息波动大的公司,机构调研的盈余预测的准确性更高机构投资者调研可以发挥外部治理的作用国外学者 Kimbrough〔2022〕研究发现当公司发布盈余公告后进行投资者 会议,此时的 调研会议有利于打消信息不对称李刚和张海燕〔2022〕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辨认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目的并起到监督作用,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开展。

      薄仙慧和吴联生〔2022〕研究非国有企业盈余调节问题,发现此类型公司接受机构调研后盈余管理程度降低李艳丽等〔2022〕研究得出结论,机构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层管理人员的在职消费现象,到达一定外部治理的效果齐鲁光和韩传模〔2022〕认为尽管高管权力集中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可能性较低,但是机构投资者能刺激其现金分红,抑制高管权力集中导致的代理问题李争光等〔2022〕认为投机型的投资者交易频繁,关注短期收益,其可能增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程度,而投资型的投资者长期持有股票,关注长期收益,这类机构或能发挥外部治理作用梅洁和张明泽〔2022〕研究以证券、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发现其可以发挥外部治理的作用王珊〔2022〕认为机构调研行为能抑制盈余管理并且在声誉好的机构中,这种抑制作用更明显高昊宇等〔2022〕认为机构投资者能显著抑制股票价格暴涨暴跌现象王晓艳和温东子〔2022〕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能扩大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提升企业绩效,长期持股的机构更愿意加入公司的经营决策,更显著地提高公司绩效第二节  相关理论根底一、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公司治理以及信息披露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其中最为驰名的案例是美国的二手车市场,也称柠檬市场,此案例认为由于买卖双方拥有的信息量不一致而导致交易无法完成。

      由于市场中各个参与主体获取信息方式、信息分析能力的不同,带来了不同市场主体掌握的信息量不同,由此导致信息不对称现象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成心隐瞒对自身有利的信息从而诱导信息劣势方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投资决策,出现“逆向选择〞现象,此时资本市场无法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在交易契约签订后,由于资金供应方不足充沛的信息,无法发挥有效的监督功能,资金的需求方将资金投资于高风险工程,表现为“道德风险〞作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对话桥梁,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高,分析解读信息能力强,具有监督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操纵的能力,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概率机构分析师为了提升研究报告的准确性,会聘用专业人员区分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并且当持有的股份越多、持股期限越长时,除了定期披露的财报,往往会通过与被投资企业管理层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察看实际运营情况、出席股东大会等方式来获得真实信息,以此来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此类信息不对称第三章 机构投资者调研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 12第一节  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现状 .................................. 12一、制度导向细致化 ........................... 12二、调研机构多样化 .................................. 13第四章 机构调研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设计 .......................... 18每一节  样本选取 ......................................... 18第二节  主要变量测度 ............................... 18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23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3第二节  相关性检验 ......................................... 24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5-1 报告了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包括样本数、平均值、规范差以及最大值最小值等情况。

      对于解释变量,机构调研频率〔total〕最小值 1,最大值 534,表明不同上市公司被机构投资者调研的次数差别较大,平均值是 6.0285,规范差是 9.7918,说明被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存在汇集化特征,一局部公司被调研的时机远多于其他公司机构调研程度〔totalagency〕最小值是 1,最大值是 1357,表明参与调研的机构数差别变化较大,平均值是 36.3970,规范差是 60.4253,同样说明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存在一定的汇集性参与的券商机构数〔security〕最大值 134,最小值 12 金融管理论文 0,规范差 11.7343,参与的保险机构数〔insurance〕最大值 47,最小值 0,表明不同的上市公司受券商或保险调研的情况差别较大,这也与上文我国机构投资者多样化的趋势背景相一致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第一节  研究结论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办法,梳理国内外有关机构调研和盈余管理的文献资料,基于委托代理、噪声交易以及信息不对称三大理论,从而对机构投资者调研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展开机理分析并提出研究若,接着采用2022 年-2022 年我国 A 股上市公司 8994 个数据,利用被调研次数和参与调研的机构数这两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研究分析机构调研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程度。

      基于实证结果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机构投资者调研频率与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调研次数增多,公司盈余管理活动受到抑制这主要是由于机构投资者投资规模大、数据信息搜集能力强且其分析师分析数据经验丰盛,受自身投资收益的驱动,会定期分析被投资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财务状况,对公司高管尽职情况进行监督因此,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起到外部治理的作用,其调研活动可以显著抑制管理层操纵盈余的行为2.机构调研程度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负相关,随着参与调研的机构数量越多,则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接触交流就越频繁,就越有利于获得价值信息,能够减少管理层粉饰报表或只披露利好信息而掩盖不利信息情况的发生,起到外部监督治理的作用,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3.将机构投资者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组回归,回归分析均为负相关关系,说明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都能够利用调研行为来监督上市公司并抑制公司盈余管理,且相对于券商型机构投资者,保险型机构的这种抑制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