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网格作图题历年真题(解析版)-中考数学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旭***
  • 文档编号:349409395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9.5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网格作图题历年真题1.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的顶点,,均在格点上.(1)的大小为__________(度);(2)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是边上任意一点.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把点逆时针旋转,点的对应点为.当最短时,请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点,并简要说明点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__________.【答案】     ;      见解析 【详解】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取格点,,连接交于点;取格点,,连接交延长线于点;取格点,连接交延长线于点,则点即为所求.详解:(1)∵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C=,BC=,AB=,∵ ∴ ∴Δ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故答案为90;(2)如图,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2.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的顶点A在格点上,B是小正方形边的中点,,,经过点A,B的圆的圆心在边AC上.(Ⅰ)线段AB的长等于_______________;(Ⅱ)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一个点P,使其满足,并简要说明点P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_____.【答案】     (Ⅰ);     (Ⅱ)如图,取圆与网格线的交点,连接与相交,得圆心;与网格线相交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并延长,与点的连线相交于点,连接,则点满足. 【分析】(Ⅰ)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的长(Ⅱ)先确定圆心,根据∠EAF=取格点E、F并连接可得EF为直径,与AC相交即可确定圆心的位置,先在BO上取点P,设点P满足条件,再根据点D为AB的中点,根据垂径定理得出ODAB,再结合已知条件,得出,设PC和DO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根据ASA可得,可得OA=OQ,从而确定点Q在圆上,所以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并延长,与点的连线相交于点,连接即可找到点P【详解】(Ⅰ)解:故答案为(Ⅱ)取圆与网格线的交点,连接,与相交于点O,∵∠EAF=,∴EF为直径,∵圆心在边AC上∴点O即为圆心∵与网格线的交点D是AB中点,连接OD则ODAB,连接OB,∵,OA=OB∴∠OAB=∠OBA=,∠DOA=∠DOB=,在BO上取点P ,并设点P满足条件,∵∵,∴∠APO=∠CPO=,设PC和DO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则∠DOA=∠DOB=∠POC=∠QOC=∴∠AOP=∠QOP=,∵OP=OP,   ∴    ∴OA=OQ,∴点Q在圆上,∴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并延长,与点的连线相交于点,连接,则点P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勾股定理、垂径定理、三角形的全等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解题时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对所作图形的要求,结合对应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的方法作图.3.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的顶点均落在格点上,点B在网格线上,且.(Ⅰ)线段的长等于___________;(Ⅱ)以为直径的半圆与边相交于点D,若分别为边上的动点,当取得最小值时,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点,并简要说明点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答案】(1);(2)见解析 【分析】(1)将AC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求解;(2)取格点M,N,连接MN,连接BD并延长,与MN相交于点;连接,与半圆相交于点E,连接BE,与AC相交于点P,连接并延长,与BC相交于点Q,则点P,Q即为所求.【详解】解:(Ⅰ)如图,在Rt△AEC中,CE=3,AE=2,则由勾股定理,得AC==;(Ⅱ)如图,取格点M,N,连接MN,连接BD并延长,与MN相交于点;连接,与半圆相交于点E,连接BE,与AC相交于点P,连接并延长,与BC相交于点Q,则点P,Q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勾股定理,轴对称-最短问题,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对称,根据垂线段最短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的顶点A,C均落在格点上,点B在网格线上.(Ⅰ)线段的长等于_____;(Ⅱ)以为直径的半圆的圆心为O,段上有一点P,满足,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点P,并简要说明点P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_____.【答案】          见解析 【分析】(Ⅰ)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Ⅱ)先将补成等腰三角形,然后构建全等三角形即可.【详解】解:(Ⅰ)∵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故答案为:;(Ⅱ)如图,取与网格线的交点D,则点D为BC中点,连接并延长,与半圆相交于点E,连接并延长,与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则OE为中位线,且,连接交于点G,连接并延长,与相交于点P,因为,则点P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杂作图能力,勾股定理,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掌握以上知识点并与已知图形结合是解决本题关键.5.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C,D均在格点上,点E,F分别为线段BC,DB上的动点,且BE=DF.(1)如图①所示,当BE=时,计算AE+AF的值等于____; (2)当AE+AF取最小值时,请在如图②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线段AE,AF,并简要说明点E和点F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答案】 【详解】试题分析:(Ⅰ)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E=;(Ⅱ)连接AD,AB.在答案图中易知BH =5,HP︰PB =HK︰BC =1︰4,则BP =4=AD,且∠CBH =∠ADB, BE =DF,所以△EBP ≌△FDA,故EP =AF,则E应为AP与BC交点时,AE+AF和最小.另一方面,DM =5,DG︰GM =DC︰MN =3︰2,则DG =3=AB,且∠GDF =∠ABE=90°, DF = BE,所以△FDG ≌△EBA,故GF = AE,则F应为AG与BD交点时,AE+AF和最小.因此,上图中的E,F两点即为所示求.考点: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即性质;最短距离问题.6.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E为格点,B,F为小正方形边的中点,C为AE,BF的延长线的交点.(Ⅰ)AE的长等于________;(Ⅱ)若点P段AC上,点Q段BC上,且满足AP=PQ=QB,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线段PQ,并简要说明点P,Q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AC与网格线相交,得到P,取格点M,连接AM,并延长与BC交予Q,连接PQ,则线段PQ即为所求. 【分析】(Ⅰ)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Ⅱ)取格点M,连接AM,并延长与BC交于Q,连接PQ,则线段PQ即为所求.【详解】(Ⅰ)、根据勾股定理(Ⅱ)如图,AC与网格线相交,得到P,取格点M,连接AM,并延长与BC交于Q,连接PQ,则线段PQ即为所求.7.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均在格点上.(1)的长等于 ;(2)在的内部有一点,满足,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点,并简要说明点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 .【答案】(1);(2)详见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2)如图,AC与网络线相交,得点D、E,取格点F,连结FB并延长,与网格线相交,得点M、N,连结DN、EM,DN与EM相交于点P,点P即为所求.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课件】绝对值++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2024秋新苏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1.2.1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x 【课件】平行线的概念+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公开课】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运动的描述+-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pptx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6.2第1课时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教学课件(2025秋).pptx 2024秋新苏教版数学1年级上册课件 第1单元 0~5的认识和加减法 练习2.pptx 2024秋新苏教版数学1年级上册课件 数学游戏分享 活动1 我和我的幼儿园.pptx 2024秋新统编版7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x 2024秋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6第6课 友谊之树常青 第2课时 交友的智慧.pptx 2024秋新沪粤版物理8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汽化和液化 第2课时.pptx 2024秋新沪粤版物理8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pptx 2024秋新沪粤版物理8年级上册课件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1课时.pptx 2024秋新统编版7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x 2024秋新统编版道法7年级上册课件 5.1走近老师.pptx 2024秋新统编版道法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2学习成就梦想.pptx 2024秋新苏教版数学1年级上册课件 期末复习 第2课时 数量关系.pptx 2024秋新统编版道法7年级上册课件 7.2共建美好集体.pptx 2024秋新沪粤版物理8年级上册课件 5.4 物质的1些物理属性.pptx 2024秋新苏教版数学1年级上册课件 第1单元 0~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 认识4和5.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