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工艺试题.docx
10页栏—号学信—名姓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临床上最多采用的修复体龈边缘的位置()A.龈缘之上2mm B.龈缘之上5mmC.与龈缘平齐 D.龈沟内 E.以上都不是2. 口腔固定修复体的修复原则()A. 正确地恢复牙齿及牙列的生理形态与功能B. 牙体预备时尽可能保存、保护患牙或基牙的牙体组织C. 修复体应保证组织健康D. 修复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E. 以上均是3. 固位力中最主要的力是()A. 摩擦力B. 约束力C. 约束反力D. 粘结力E. 粘固力4. 预备时,为减少对牙髓的损害,所采取的措施是() -A.水雾冷却-B.间歇切磨-C.短时切磨-D.减压切磨_E.以上都对5. 选择成品托盘的标准中错误的是()-A.托盘的大小、形态必须与牙弓大小、形态一致-B.托盘与牙弓内外侧有3〜4mm间隙-C.托盘边缘距粘膜反折线的距离越近越好-D.不能妨碍系带、唇、颊、舌及口底软组织的功能活动_ E.印模必须包括与修复有关的所有组织的功能活动6. 金属嵌体牙体预备的要求,哪项是错误的()-A.各轴壁互相平行-B.各轴壁可外展2°〜5°-C.可制备倒凹固位形-D.应制备洞斜面-E.洞底应位于牙本质上7. 金属嵌体牙体预备洞斜面的角度一般为()-A.15°-B.25°-C.45°[D.55°-E.60°8. 以下固位形中固位力最大的是()_ A.环抱固位形B. 钉洞固位形C. 沟固位形D. 洞固位形E. 以上均不是9. 关于技师对医师设计信息的反馈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技师通过仔细核查义齿设计单和模型后,如发现医师的设计有问题,应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B. 对于修复设计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可征求医师意见后取得合理修改C. 对于有严重设计缺陷的情况,技师可要求医师重新设计D. 技师有权自行设计和改变医师的设计E. 技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心10. 排龈线放置的位置,通常在游离龈与牙冠颈部之间的颈部肩台下方约()A. 0.3mmB. 0.5mmC. lmmD. 2mmE. 3mm11. 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印模后要求立即灌注模型,是因为印模材料()A. 吸水收缩B. 失水收缩C. 失水膨胀D. 与模型不易分离E. 易出气泡12. 在灌注模型时,若发现上颌后腭印模过长应()A. 重新取模B. 继续灌注C. 用石膏或蜡支持过长的印模D. 用手术刀切去上颌腭后部过分长的印模材料E. 灌注时,注意石膏不用灌满13. 工作模型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牙体缺损的修复设计B. 制作牙体缺损的修复体C. 牙列缺损的修复设计D. 用于记录正畸病人矫治过程E. 牙列缺失的修复设计14•灌注石膏模型时,为确保模型不出现气泡,应先将少量石膏放于印模何处()A. 上颌腭顶,下颌颊侧B. 上颌颊侧,下颌舌侧C. 上颌腭顶,下颌舌侧D. 上颌颊侧,下颌颊侧E. 任何位置均可15.关于修整模型“U”型说法错误的是()A.底部应与颌平面平行栏—号学信—名姓B. 基牙(或患牙)颈缘到模型底部的厚度为7〜8mmC. “U”型模型仅有牙列部分_ D.唇(颊)、舌颈宽度一致-E.以上都不对16. 分割模型操作(、[A.用0.2mm薄的“U”型石膏分离锯-B.分割前画标记线,沿标记线锯开-C.锯开线应平直无波浪曲:D.各锯缝要互相平行-E.以上都是17. 间接法制取熔模的优点,除(、-A.操作方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B.减少了患者的就诊的时间和不适感_ C.技术操作难度相对直接法减低-D.便于建立正确的邻接关系,便于边缘修整-E.增加了取印模、制备工作模型等中间环节18. 间接法制作固定修复体蜡熔模,在代型表面涂分离剂的作用是(、-A.补偿铸造合金的硬固收缩,保证修复体完成后能顺利就位-B.保护石膏代型在操作过程中不被损坏:C.使制作完成的蜡型能顺利从代型上取下-D.给粘固剂预留一定的间隙,以使修复体粘固时不至于升高颌面-E.以上都不是19. 制作蜡熔模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于制作熔模的蜡应按要求使用嵌体蜡或铸造专用蜡-B.铸造蜡或嵌体蜡不能受污染-C.加蜡时温度不宜过高-D.避免熔模局部过薄或出现菲边_ E.熔模表面可用喷灯喷光20. 熔模制作中出现的边缘不密合的原因,除了(、3. 简述口腔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与应用。
10分)4. 简述金属嵌体牙体预备的基本特点10分)5.何为可卸代型?制作可卸代型的目的是什么? (10分)6.简述涂布间隙涂料的意义、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10分)A. 牙体预备时未而完全消除倒凹B. 间隙涂料涂布过厚C. 铸造蜡材料冷凝后收缩D. 熔模边缘过薄,取出后变形E. 间隙涂料涂布过薄二.简答题1. 口腔固定修复体的种类有哪些? (10分)2. 口腔固定修复体的修复原则是什么? (10分)息生栏信考息生栏信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