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下扬子地区区域地质概况.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60857464
  • 上传时间:2023-10-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9.3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下扬子地区区域地质概况下扬子地区是指扬子准地台在长江下游地段内的范围东和东北到海边,西和西北以郯庐 深断裂与华北板块为界,西南到江西九江与中扬子地区相连,南和东南以江绍深断裂与华夏 板块为界,跨越江、浙、皖、赣、沪四省一市,面积约22.5X lQ4km2 (图1)[12^ri1LB:U4:26'图1下扬子地区大地构造位置1. 构造演化下扬地区的构造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个阶段:①太古宙古陆块形成期由散布在赤 道附近区域众多的硅铝质(或花岗岩质)块体逐渐聚合成大小不等的古陆核②元古宙扬子板 块和南方古陆形成期中元古代江南俯冲、碰撞带的形成标志着扬子板块完成了南北的拼接 ③早古生代到早、中三叠世海相沉积期此时下扬子板块比较稳定加里东运动影响较小, 沉积厚度大(3Q- lm ),下扬子部分地区沉积厚度可达上万米④中生代印支、燕山 运动期南方大陆在印支期向华北板块俯冲拼接,碰撞拼接以后,海水全面退出,下扬子地 区从此进入陆相盆地的发展阶段,同时形成一套晚三叠世一侏罗纪的类前陆盆地相⑤新生 代喜马拉雅构造期随着亚欧大陆与印度次大陆的碰撞,以及西太平洋岛弧边缘海的出现 拉张为主一挤压为辅的交替改造、大型坳陷与断一坳复合型盆地叠加,现今的构造面貌基本 形成。

      2. 地层与沉积特征下扬子地区的构造古地理演化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震旦到奥陶纪的被动陆缘阶段, 加里东期前陆盆地阶段,晚泥盆世-中三叠世的稳定地台阶段,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挤压与火 山岩盆地阶段和晚白垩世以来的伸展运动与反转阶段(图 2)界古中下空上啪下8£鬣她性质上强老駁程EI芳甘 F^iM^EM^Kiei上邮堀改呂 盼曲岂.r®aenEsw-E前陆詩地界质泯•坍被动陆辣乱岩吏退岩 白豆质廉童中系统【岩性,描述 二[±[ 碳辰贡铝屋辞质贡舀豆中i上艇质丙言.下卸沥胄质的岩 系t[ "上k配细砖洛,下郎泥页君 _ ±:中下萩営 反吝再启-抚言"白云若 灰宕及白云吝图 2 下扬子地区主要地层(1) 震旦系:震旦系可划分为莲沱组、南沱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下扬子地区灯影组 主要分布在都昌一休宁、无为、江山一绍兴等地区,为陆棚、滨海和台地沉积,主要为碳酸 盐岩和硅质泥岩2) 寒武系:下扬子地区寒武系可划分为荷塘组/幕府山组、炮台山组和观音台组荷 塘组分布广,占据整个皖南和浙西地区,以硅质岩、黑色泥页岩和炭质页岩为主,为深水盆 地相沉积中、上寒武统炮台山组、观音台组分布范围相对局限,为开阔台地一局限台地相 沉积,以灰色白云岩、云质灰岩为主。

      3 )奥陶系:奥陶系进一步划分为苍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宝塔组、汤 山组、汤头组和五峰组其中,五峰组为灰黑、黑色泥岩,富含硅质、有机质和黄铁矿,为 深水盆地相沉积4) 志留系:志留系进一步划分为高家边组、坟头组和茅山组高家边组为浅灰一深灰 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砂岩,底部黑色泥岩发育,为浅海一半深海相沉积而坟头组、茅 山组为滨海相一泛滥平原相,细砂岩、粉砂质泥岩等5) 泥盆系:下扬子地区整体缺失中、下泥盆统,主要发育上泥盆统称为五通组,为 三角洲平原相岩性为灰色砂岩、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6) 石炭系:石炭系自下而上可划分为金陵组、高郦山组、和州组、黄龙组和船山组 金陵组主要发育深灰、灰黑色含生物屑灰岩,为开阔台地边缘相沉积高郦山组主要发育灰 色泥岩、灰黑色细砂岩,局部含煤,为泛滥平原沼泽相沉积和州组发育灰黑色泥质灰岩, 属于浅海陆棚相沉积,厚度小黄龙组主要发育浅灰、棕灰色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开阔台 地相沉积7) 二叠系:二叠系在下扬子地区分布较广,从下而上可以划分为栖霞组、孤峰组、龙 潭组和大隆组栖霞组在皖南地区主要发育深灰、灰黑色泥晶灰岩及粉砂质泥岩、灰质泥岩, 下部富含沥青,中、上部见硅质灰岩,属于开阔台地相沉积。

      孤峰组发育灰黑色泥岩,硅质、 灰质泥岩夹白云质灰岩为深水盆地相沉积龙潭组主要发育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和灰色 细砂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夹煤层,属于滨岸沼泽一三角洲相沉积龙潭组泥岩、泥灰岩及 煤层中均有裂缝、微裂缝分布,大隆组主要发育黑色泥岩,富含硅质,属于盆地一深水陆棚 相沉积3. 初步认识下扬子地区泥页岩虽然分布较广、厚度较大,但以下问题的存在对页岩气的生成、富集 和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地貌简单但风化严重在地形、地貌上,下扬子地区多为平原或丘陵,对页岩气地 质调查作和施工相对有利,但露头受到地表风化影响较大,获取页岩气的相关参数具有一定 困难2)构造极其复杂下扬子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质演化特点,特别是自印支运动以来,遭 受了比上扬子更强烈的后期改造,对古生界海相地层产生了巨大影响,逆冲、倒转构造发育, 地层关系极其复杂,页岩气地质调查和研究难度很大二叠系龙潭煤层、志留系下部泥岩层 等滑脱层的存在,使上、下古生界受后期构造影响的程度不同,上古生界变形强烈,下古生 界相对稳定埋深过大、热演化程度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古生界页岩气的富集3) 下古生界热演化程度过高下扬子地区海相泥页岩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整体过高,R0普遍超过1. 5%。

      特别是下寒武统,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R0为3.0%〜4.0%,最 高可达 6%,比北美目前进行工业开采的页岩地层的成熟度普遍偏高,也稍高于上扬子的有 机质的热演化程度,给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前景分析和勘探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4 )火山活动频繁燕山早、中期,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拼贴导致本区中、古生界发生 强烈变形,形成一系列紧闭、平卧褶皱和冲断推覆构造,并引起大面积火山喷发及岩体侵入 大规模的中酸性火山岩流、火山碎屑的覆盖和堆积使泥页岩的组成、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也 制约了页岩气的富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