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研究所2007年研究生就业工作总结.docx
6页力学研究所2007年研究生就业工作总结人事教育处一、基本情况2007年我所共有86名学生进行了毕业注册,包括16名定向培养研究生和70名非定向培养研究生截至2007年10月24日,共有73名学生已答辩毕业,其中69名学生已派遣就业,还有4名学生尚未派遣,落实去向率为94.5%.69名已派遣学生中,8名为定向培养研究生,61名为非定向统招统分研究生其中包括30名博士研究生和31名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地区分布上,61名非定向统招统分研究生共有35人留在北京,约占57.4%,9人出国,约占14.8%,3人去上海,约占4.9%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中,企业为16人,约占51.6%;科研单位为7人约占22.6%;出国为6人,约占19.4%;党政机关为1人,约占3.2%;升学考博为1人,约占3.2%,详见下图:3%19%3%企业科研单位出国党政机关升学52%23%博士研究生就业去向中,高校和科研单位(包括5人受聘力学所)都是9人,约各占30%;去企业为4人,约占13.3%;出国和做博士后均为3人,约各占10%;党政机关为2人,约占6.7%,详见下图:13%30%10%10%7%30%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出国博士后党政机关二、存在的问题1、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和就业流程不熟悉,也不够重视。
大部分毕业生对于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流程不了解,比如对于进京指标的问题、户档留所的问题、派遣工作的时间性问题都不清楚,一方面可能对学生本人的就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我所的派遣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在07年4月12日,我所曾邀请研究生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晋连教授到我所进行了关于就业政策、流程的讲座,针对毕业生就业派遣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说明,但当时只有很少的毕业生参加6月份研究生部还组织了最近几年留所的研究生和应届毕业生进行关于答辩和就业技巧的座谈会,也只有3名毕业生参加这也说明了我所毕业生在对派遣的流程和政策不熟悉的情况下依然不够重视2、毕业生就业观念未转变,就业地区绝大部分集中在北京、出国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甚至有些同学宁愿呆在北京暂时不就业,也不愿意去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3、就业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形势,如户档分离、户档申请留所由于这些新情况并没有相关制度或管理规定对其进行规范,目前也暂时无法明确对于毕业生本人以及研究所派遣工作的利弊4、就业诚信问题越发凸显因为各种原因,在与用人单位达成口头协议甚至在签订了三方协议之后毁约的毕业生日渐增多由于就业诚信涉及到研究所的相关信誉,将来有可能会对毕业生的派遣工作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5、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忽视就业安全毕业生在某些相关程序和法律手续上未事先与就业单位充分沟通,如学位证的发放周期、答辩日期的不确定性、户口档案的存留问题等,导致自身利益受损6、没有形成科学院毕业生的品牌效应就业单位对科学院的学生尚未了解,甚至在某些方面设了人为的限制三、今后的改进措施1、加强多方面多途径的就业宣传,让毕业生能充分了解就业政策、就业流程、就业技巧和相关法律,帮助他们更顺利地落实工作和保护自身利益2、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帮助毕业生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就业诚信3、加强毕业答辩和派遣工作的沟通与交流,主动出击,协助毕业生的安排好派遣流程和时间4、对于新的就业形势,加强自身学习,与院就业指导中心加强联系,尽可能保障毕业生的权益5、加强对外宣传,通过多种途径打响科学院毕业生的品牌度,形成招生-培养-派遣的良性循环二七年×月×日扩展阅读:四川大学药学院2009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总结药学院2009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总结一、2009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博12人,占硕士毕业生人数的10%表一:就业去向就业去向一次性就业总数出国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医疗单位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数134(包括读博人数12人)4636+1223476占毕业总人数比例(%)94.37(截止2008.11.20.)2.824.2333.8016.2033.104.232009届药学院毕业研究生142人,其中博士22人,硕士120人。
硕士攻从表一总体上看,2009年华西药学院研究生就业状况和2008年相当毕业生人数和2008年人数也相当,到目前为止,142名毕业生中明确的有134名就业,目前情况判断,研究生就业率应该和去年相当分析就业去向,今年和去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新的特征和去年一样企业单位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占到就业比例的33.10%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和去年基本持平,但是今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医疗单位的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在总人数相当的情况下,由去年的14名增加到今年的23名可见,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和规范,临床药师及药剂师需求人数在增加,也为药学专业创造了新的就业途径但同时看到2009年研究生就业面临了一些问题,在今年11月中旬有7名学生虽已就业但还没有确定其就业去向,确定有一名学生还没有就业同时,前往学校、医药等事业性单位的人数比前几年有所增多表二:地域流向分析地域四川(主要为成都)上海天津重庆人数64586比例(%)45.073.525.634.北京其他国外合计34531342.1131.702.1194.37分析表二地域流向看出:四川地区主要是成都地区,是成都地区生源和非成都地区生源的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区之一。
经济发达地区,比如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也是毕业生流向较为集中的地区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这些城市在制药企业的规模和条件方面都比较好,所需求的职位大多是研发和生产和管理等,发展的空间比较大,所给薪酬较高,能够吸引毕业生去其次,毕业生在就业流向上还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业地与生源地有较强的关联性,因为每年招生来源主要是四川地区所占比例最大,毕业后都想方设法回到当地或附近城市,这也是四川地区就业人数居多的原因再次,许多农村来的毕业生都会选择到大城市就业而北方城市和西部等省会城市一方面来的单位少,另一方面这些地方的发展空间和宣传力度及影响力都不如南方城市,所以毕业生去的很少表三:与相关学院及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分析(以就业处2009年8月27日就业率统计为准)化学学院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平均化学工程学院就业率(%)总计(%)环境科学10091.8210090.7410091.28就业率(%)硕士生10094.4410092.86100博士生10010010090.00100总计(%)10097.2210091.421平均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硕士生10010095.6510010099.11博士生10010010010050.0092.3110010098.261007585.09总计(%)87.8880.7786.8478.79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就业率(%)硕士生博士生90.325075.0010084.8578.8910078.43总计(%)92.6891.849672.7372.73平均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生药学硕士生86.1184.8410075100100博士生91.6790.00100华西药学院就业率(%)平均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事管理学86.4491.6787.32从表四中看出:我们学院与相关学院如化学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相关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来看仅次于化学学院,排在第二位。
博士和硕士的平均就业率分别为91.67%和86.44%,总评为87.32%尽管2009年遭遇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就业都受到影响,但对制药行业来说药学专业的毕业生仍然是今年就业市场的十大热门专业之一二、2009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一)、09年9月初学校召开了2009年就业指导工作会议后,我院09届全体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就正式展开了综合各种信息,我们充分的认识到2008年的就业工作压力将会更大,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加大,特别是对于国内的很多生产出口企业,对于药学相关的企业公司虽影响并不是很直接,但是招聘单位会出于对当前情况的评估减少招聘数量也是在所难免,09届研究生就业工作较08年将更有挑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二)、十月份开始学院把主要工作放在对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的教育和宣传上,首先传达学校的就业指导思想要求同学在择业时能尽量充分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握用人单位的选择标准不能一味按自己要求去选择工作岗位和职位教育毕业生要量体裁衣,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主动出击,推荐自己学院研会还请来知名就业方面的专家给学院毕业生就就业方面的问题做具体的讲解和解答,使很多同学有了正确的定位。
三)、学院首先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为领导的由毕业班员参加的2009年就业工作指导小组在10月份完成统计毕业生信息、组织同学完成《毕业生推荐表》,同时还组织学生完成毕业生图像采集等工作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优缺点、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自己理想的单位,再针对单位的特点等来指导毕业生自荐信的书写四)、从2008年10月中旬开始,学院本着“学生就业,单位先行”的原则,就业工作指导小组就主动出击,广泛联络用人单位,联系“老客户”,开拓“新客户”,积极主动为用人单位安排宣讲会,为单位提供其推销单位的空间场所,做好用人单位的宣传报道及信息传递等工作同时保持就业信息宣传之路的畅通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之后,到2009年4月底,先后有近百家用人单位到我们学院联系和举办招聘会这其中代表性的制药企业有如深圳康哲、上海药明康德、北京诺华(中国)制药、成都科伦药业、太极集团、重庆药友、珠海丽珠、上海开拓者化学、天津凯莱英化学等公司等,“新老客户”都有二、就业指导工作过程及分析(一)、从10月-12月份,是各个企业和公司进行校园招聘的高峰期几乎每周都有1-2家单位来学院联系招聘,尽管这样,大多数毕业生还是在观望中,立即签约的人不多。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事先对来招聘的单位情况不够了解,加上来招聘的单位对感兴趣的毕业生面试后,一般都希望当场签协议书,这对于20来岁且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同学们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及时给这些毕业生做工作,指导他们打消顾虑,放心签约二)、从来的单位性质上看,这段时间的单位主要是外资和国企单位偏多一些,也有一些医院和高校,如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南开大学药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单位,他们都集中要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物化学三个专业的毕业生而工作方向主要是新药开发,药物分析和生物制药方面的职位特别是药物合成方面的毕业生更为抢手从这点可以看出外资或合资企业及国企等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和专业的选择,这些单位市场反应速度快,需求量大,但要求相对也高三)、很多同学在面试时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在面试时被淘汰另一方面表现了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求职技巧方面的不足,主动应对的信心不足,这是大多数毕业生,包括一些学生干部“落榜”的主要原因我们针对这些情况,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从低年级就要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的教育,并邀请一些企业的专业人士系统地进行培训,从而尽早帮助学生做好“应对就业”的准备。
三、2009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由于大多数研究生在用人单位来的这段时间也是准备论文答辩和课题后期的收尾工作,所以他们的时间很紧,有些还在外地出差,对来的用人单位背景情况了解不够多,推荐材料等准备也不够充分,有些单位就没有去参加宣讲会和投递简历这是前期造成研究生签约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二)、由于药学院研究生同学大多是四川籍学生,出于环境及人际等因素的考虑他们一般都不愿意离开四川,而四川的用人单位相对有限,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医药单位,所以,很多同学非四川不找的思想也严重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