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作为信息产业的传媒业.doc
9页论作为信息产业的传媒业 内容提要:信息产业分为信息商品和信息技术两大局部传媒业是信息产业的龙头和核心信息产业对信息的挑选是低强度的仅以喉舌和宣传为己任的传媒,对信息的挑选是高强度的,传播的信息是不完好的信息的完好性与信息量的大小,以及信息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成正比信息越完好,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就越强我国的传媒业只有作为信息产业发挥作用,才能形成信息丰富、灵通,决策及时、有效的经济建立环境,才能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立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新闻实行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组成局部,从按宣传口径办传媒逐步过渡到依法从事传媒业和信息产业势在必行只要坚持依法办传媒,逐步减少对宣传纪律和宣传口径的依赖,我国传媒业可以担负起信息产业所应担负的重任 关键词:新闻学传媒业信息产业信息挑选传媒管理 传媒业历来被称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业不仅仅是喉舌,还是信息产业的龙头和核心局部怎样认识作为信息产业的传媒业,怎样赋予开展传媒业的广阔空间,是本文要着重讨论的问题把传媒业放在信息产业下面来研究、来建立,以谋求更大一点的自由度来开展传媒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传媒业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市场经济对信息的大量需求 市场经济与信息有着天然的联络,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一样信息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根底作用的根本手段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市场竞争要求供需双方得到的信息都是比拟完好的,假设供应方得到的信息是完好的,而消费方是不完好的,就容易造成供方垄断,引起抬价;反之,假设消费方得到的信息是完好的,而供方不完好,就易造成产品不能适销对路〞〔1〕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的完好性至关重要 “从宏观方面看,信息既是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根据,又是重要的调控手段之一政府必须获取信息、掌握信息、分析信息,并通过信息发布来引导经济活动走向良性开展,以防止经济开展的盲目性〞〔2〕“从微观活动来看,企业只有根据国内外的市场需求信息来组织消费和经营,才能在剧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开展〞〔3〕 从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一个公民来说,缺少足够的信息,他什么决策也不敢做我国如今大力鼓励开展民营企业,尤其鼓励民营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但“资本是胆小鬼〞,一个地区的情况不为外界所熟悉,有利情况有哪些,不利情况有哪些,让人心中无数,就没有人敢下投资的决心如今,传媒界为配合正在进展的西部大开发,搞了许多关于西部的专题报道,包括由中央电视台开设的西部频道,其目的之一,是为企业家们送去更多的信息。
我国居民银行存款已经超过八亿元以上,国家很希望老百姓把存款用于购置股票,加速开展经济但是,假如没有非常优越的信息环境,股民数量很难增长 一个手持很多股票的股民,非常关注经济和社会开展对于一个买有纺织股票的股民,某棉区的丰收,某化纤厂的投产,某纺织厂的着火,某国限制我国纺织品的进口,都会牵动他的喜忧,他还随时可能购置别的股票,就要关心和比拟其他各行业的情况而且不但关心经济新闻,还关注政治新闻邓小平南巡讲话使香港股市猛涨就是一个见证〔4〕 可以说,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越高,它的信息流通量就越大日本是世界上每千人拥有日报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信息量的增长仍然很快据日本官方资料,以1979年为100,到1989年,日本电子媒介的信息量为3233,增长31倍多,印刷媒介信息量为231,增长1倍多〞〔5〕在大中华经济圈中,有人将大陆、台湾、香港的各自的优势作了比照,其中谈到香港有信息和资金的优势香港弹丸之地,有报纸60多家,且各报多达几十个版因此仅就新闻媒介提供的信息就浩如烟海还有其他各种媒介和渠道提供的信息可见,市场经济越开展,信息产业就要越兴旺兴旺的标志是信息量不断增长 信息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开展市场经济,必须大幅度增加信息传播。
人们只有充分理解国内外各种信息,才能及时调整和标准自己的行为,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一句话,为了支持庞大的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产业 到底何谓信息产业呢?它包含那些内容呢?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开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产业的内涵不断地充实,其外延也在不断地扩展 对信息产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 广义信息产业的观点,以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的分类体系为代表,但其范围大到几乎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按照广义的信息产业的概念,世界上会有一半的人从事与信息有关的工作 目前我们大多是用狭义的信息产业的概念,以便于对实际的问题进展讨论 “信息科学家P.G.Zurkki认为:信息产业不是简单的效劳业它是既包括信息内容,又包括信息的传输过程和传输手段的信息效劳业它拥有支持信息消费、传播、发行的设施、技术、市场以及某些属于非市场活动性质的流通环节〞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AILA〕认为:信息产业是依靠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创新手段,制造和提供信息产品、信息效劳的消费活动组合〞 “我国数量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家乌家培教授认为:信息产业是为产业效劳的产业,是从事信息产品和效劳的消费、信息系统的建立、信息技术装备的制造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内部机构的总体。
〞〔6〕 以上不管哪种定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明确地把传播信息产品的传媒业当作信息产业的一局部可见,那种把信息产业只理解为制造信息技术、设备,而不包括信息产品和信息效劳的观点,是错误的在上述两项中,信息设备和器件只是技术、手段,信息产品和内容才是目的 ?日本产业标准分类?对于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确周鸿铎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一书中说:“狭义信息产业的观点,以日本对信息产业构造的划分为代表根据?日本产业标准分类?的提法,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以下两类第一,信息技术产业它是消费信息技术产品、提供信息劳动资料的产业第二,信息商品化产业详细包括:报道业、出版业、数据库业、咨询业、代理人业、教育业、教养业等〞〔7〕 ?日本产业标准分类?提到的信息产业,有名称的共有八种,其中以报道业为首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报道业给社会提供的信息无疑是最多的,其他各业固然也会提供一些信息,但它无不以报道业提供的信息为运作的基矗以数据库业为例,无在我国还是在国外,凡面向全社会、用处最广泛的大型数据库都是媒体建立的所谓大型数据库,即是载体内所有信息的全面储藏〞〔8〕例如英国路透社、日本经济新闻的大型数据库,都是向全世界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效劳的。
传媒自身或跨传媒间建立起大型数据库,进一步进步新闻信息量,借助网络特有的搜索系统,为读者即时提供有用信息,是实现传媒业的产业功能的重要环节2001年7月,新华社效法路透社建起了大型数据库新华社目前在信息效劳方面主要有新华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社等,但是根本是处于低端的信息效劳,像高端的信息效劳如财经资讯、金融交易效劳、企业解决方案等增值效劳根本没有,而在世界著名的路透集团,95%的收入都来自这一方面〞〔9〕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信息产品传媒化是传媒产业的根本,是实现信息为社会效劳的最重要途径大力开展信息产业,为全社会提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高质量的信息效劳,是政府与企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更是加速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 将传媒业作为信息产业来建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不只是要研究传媒业与意识形态相联络的喉舌性质,还要重视研究传媒业的信息产业特性 传媒业是信息产业的一局部,是第三产业的一种在世界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早在1993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开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将报刊经营列入第三产业,这是报业产业化改革的一个转折标志新闻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极其重要的成组成局部,它属于第三产业。
那么至少在行业开展上,我们是可以,并且应该把新闻传播业作为一种信息产业来研究、来建立不这样认识,我国的信息业就无法赶上兴旺国家的程度而没有与兴旺国家相媲美的信息业、新闻传播业,我们就无法形成信息丰富、灵通,决策及时、有效的经济建立环境 我国有着庞大的传媒队伍,传媒业从规模上来讲,简直是世所罕见报纸有2000多种,杂志有8000多种,播送电台有1400多座,电视台的数目堪称大得惊人,1994年我国就已经有了“官方〞批准建立的电视台3125家〔还不包括各地未经批准而私自建立的数以万计的有线电视台、站〕,它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25倍,英国的260多倍,超过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巴基斯坦这11国的电视台的总和〔2606家〕〞〔10〕但是,它们提供的信息量并不大,因为其中大量的信息是不完好的,或者是重复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有必要谈谈何谓信息和信息量的问题美国科学家申农最早提出“信息量〞这一概念,他认为:“信息量指的是对信息确定程度的量度〞〔11〕申农还提出“信息就是用来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的东西〞(12),那么信息对消除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上的不确定性的程度,那么是衡量某一信息的信息量大小的主要指标,假如可以消除人们对同类或相关事物的不确定性程度高的信息,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就大,反之就校可见信息量的大小,并不是单纯地统计媒体发表的消息的数量。
作为信息产业,它所提供的信息囊括各种事物,包括国内、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领域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是尽可能反映事物原貌的完好的信息假如说它对信息也需要有所挑选,那就是挑选掉反对和违犯宪法和法律的信息除此以外,不能根据任何其他理由再加以筛眩因此它对信息的挑选是低强度的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以及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因此仅仅从某一个角度来考虑该不该向社会提供某一信息是不够的,可能一条信息对甲无所谓,而对乙特别重要比方说,我国媒介的受众只知道古巴顶住美国的经济封锁,坚持自力更生获得辉煌成就,却不知道这个以产糖出名的国家,如今连居民食用糖都实行配给制度这个消息对于主张“对友好国家报好消息,对不友好国家报坏消息〞的人是绝不赞成报道的,但对企业家和商家来说,可能是一条重要信息又如,一场重大的煤矿事故的信息,对于只醉心于宣传大好形势的人来说,是不愿意报道的,但关注反腐败斗争的人,会希望将它公之于众,因为过去的经历证明,这样的事故大多与腐败联络在一起与此同时,重大事故的公开报道,可能会给经济技术工作者以某种启示,最终导致一项新的创造或新的防范措施的诞生。
因此,只有提供各方面的大量信息,才能尽量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才能满足社会的多元需要这也是当今世界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报纸多达几十版,甚至上百版的原因之一当然,提供的信息量大了,就要求,也必然促成新闻自由度的进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但是经济信息,而且包括政治信息,只要擅长利用,都可能转化为财富报载江苏一位企业家,看到南朝鲜指导人访问北京受到高规格的接待的新闻后,意识到中韩建交在即,进而意识到与南朝鲜隔海相望的山东省烟台市,很可能将是韩国投资较多的城市,于是第二天,他就直奔该市,购置了几百亩地皮,果然,一段时间以后,该市房地产价格猛涨,他的企业获利很大1992年6月某日,深圳只是有传言,陈云要来深圳视察,就使深圳股市上涨15点〔13〕因为人们知道,这为老政治家能支持特区建立是多么不容易和多么重要这些足以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众特别需要进步信息量 然而,信息量的大小与信息的完好性,以及信息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成正比信息越完好,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就越强;反过来,信息越不完好,信息量就越小,信息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就越弱仅以喉舌和宣传为己任的传媒,对信息的挑选是高强度的。
在报道一个事物时,有些信息即使很有价值,只要不符合宣传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