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罗布泊_消逝的仙湖.ppt
73页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神秘的罗布泊,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出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无损,水、汽油都非常充足彭家木是三十多岁以上的中国人 熟悉的名字他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科学事业1980年6月17日,率队在新疆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途中,为寻找水源而迷途殉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新疆自治区领导、有关部队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先后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寻找,因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寻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判定已遇难殉职至今20年来,彭加木同志的奉献精神,一直激励着中科院新疆分院和全中国科学院各族科技人员和全体职工为我国科技事业努力拼搏,为新疆的开发和振兴,付出着勤奋的努力和默默地奉献。
余纯顺 (1951.12-1996.6.13), 上海人,生于1951中12月,大学本科, 1988年7月1日开始孤身徒步全中国的旅行、探险之举 行程巳达4万多公里,足迹踏遍23个省市自治区巳访问过33个少数民族发表游记40余万字沿途拍摄照片8千余幅,为沿途人们作了150余场题为“壮心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尤其是完成了 人类首次孤身徒步川藏、青藏、 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 征服“世界第三极”的壮举, 1996年6月13日在即将完成徒步 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的壮举时, 不幸在罗布泊西遇难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身强力壮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呢?,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难过、悲痛的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本文作者吴刚,当代报告文学作家,写有《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的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作者及文体,检查预习:,注音: 和煦 干涸 吞噬 裸露 戈壁 骞 咫尺 肋骨 萧瑟 庇护所 无垠 yín释义: 和煦 干涸 吞噬 浑然一体 沧海桑田,xù,shì,,hé,luǒ,gē,qiān,zhǐ,lèi,温暖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吞食;并吞完整、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sè,bì,以前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证明?,,,,,牛马成群 绿林环绕 河流清澈,热闹繁华 万顷绿地 金黄麦浪,河水丰盈 碧波荡漾 胡杨丛生,像座仙湖,罗布泊的“泊”字,张骞《汉书西域传》,《西域水道记》,斯文·赫定 《亚洲腹地探险8年》,过去,绿林环绕,牛羊成群,湖水清澈,草木丰茂,牛羊欢歌,林边牧歌,鸟儿款款飞,碧波荡漾,水如明镜,蓝天白云,,,花草摇曳,,,过去的罗布泊,充满生机 广阔美丽 环境怡人 生命绿洲人间仙湖,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证明?,,,现在,沙化扩张,戈壁滩,无草、无溪 无飞鸟,令人恐怖,干涸,作者亲眼所见,胡杨林为证,死寂的荒漠,盐碱遍地 漫天戈壁,凝固的生命,枯木哭泣,永恒的眺望,枯死的胡杨林,裸露的荒漠如人裸露的肋骨!!!,余辉中的昔日河床,盐碱之痛,广袤却无人迹、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的罗布泊,动物的遗骸,最后的泉眼,现在的罗布泊,寸草不生 不见飞鸟 令人恐怖 死寂的荒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过去:充满生机 广阔美丽 生命绿洲 人间仙湖,现在:寸草不生 不见飞鸟 令人恐怖 死寂的荒漠,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 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四盲—,盲目,增,耕地用水,建,水库截水,130座,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泵站抽水,400处,,死湖 干湖,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评:“盲目”一词,写出人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眼光狭隘,不顾整体利益,滥用资源的悲剧连用了四个“盲目”,以排比的句式,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了阅读思考,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导致罗布泊消逝这一悲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忧患意识,“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拓展延伸:,文章第23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请发表自己的看法引水入湖:A从博斯腾湖引水疏通塔里木河全程B西调渤海之水C引天山之水,开放大西海、孔雀河上游的水库,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珍惜水资源,体味作者的忧患意识:,面对美丽罗布泊的消逝, 我从字里行间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这句运用 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 ”表现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拟人,挣扎与痛苦,2、“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手法,形象地描写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怎不令人痛心站在罗布泊边缘”一句,强化了目睹的惨状,也令人痛心而沉重拟人,反复,3、“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用 手法,“黄色沙地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实际写出了“我们”看到罗布泊变成了荒漠景象而内心痛苦、沉重的情感,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这样表达,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拟人,4、“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评: 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一个副词“又”,说明相同的悲剧在 重复,那么还知道有哪些悲剧在重 复?,青海湖,,月牙泉,,,东江大坝风景,东江大坝风景,,,东江湖景区介绍,位于资兴市内,水面面积达160平方公里,蓄水量81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洞庭湖湖周森林环绕,水质清洌,有湖心岛和半岛13个,岛上有山奇水秀,景色迷人,其中最大的岛──兜率岩,岛有有兜率寺,寺中有幽深奇特的大溶洞,洞中景态万千。
享有“东方瑞士“的美誉,国家森林公园——天鹅山坐落在东江湖畔春风吹绿江岸的小草 春意摇醒沉睡的山岗 空中回响时代的主音 田野飘来醉人的芳香 美丽的东江 我可爱的故乡 唱起那歌谣 悠悠扬扬 高楼托出绚丽的彩霞 大海洒满金色的阳光 姑娘绽开幸福的微笑 小火迸发出无穷的力量美丽的东江 我可爱的故乡 唱起那歌谣 悠悠扬扬,东江谣,,谁也没有想到,这么浑浊的一瓶水,竟然来自美丽的东江湖,2004年8月,受强台风“云娜”影响,乐清市北部山区的3个乡镇发生特大的泥石流灾害,专家指出,这种灾害固然与当地的地质条件有关,但当 地人民滥砍滥伐山区植被,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是诱发因素之一.,浙江部分地区:非法挖沙取土 数百亩农田被毁,四川一冶炼厂污水排泄,从罗布泊等环境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罗布泊之所以成为沙漠,是愚昧造成 的恶果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小结: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它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
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全文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一是对比;二是拟人,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三是运用数据客观说明结束语: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 明天,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罗布泊,如梦如幻的仙境已然消逝了;青海湖,像一朵正在凋零的花;月牙泉,似一颗将要陨落的明珠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我想,此时同学心中早已有了答案让我们呼唤理性的回归,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发出最深切的呼喊:让世界所有的湖成为永远的仙湖!,让明天更美好,,,爱护环境, 从现在做起! 再见!,,2013 0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