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doc
4页新教材适用·北师大版数学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理解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重点 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地掌握和应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我们学习了等式,并掌握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大家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在等式的两边都 (或 )同一个 ,等式仍然成立 可用符号表示为: 若,则 等式的基本性质二:在等式的两边都 同一个 (或 )同一个 ,等式仍然成立 可用符号表示为: 若,则 ,或 2、不等式与等式只有一字之差,那么它们的性质是否也有相似之处呢? 二、探究新知:(一)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推导1、自主学习: 2 < 3 2 < 3 2 < 3 2+3 3+3 2×5 3×5 2÷5 3÷5 2+5 3+5 2× 3× 2÷ 3÷ 2+8 3+8 2×(-1) 3×(-1) 2÷(-1) 3÷(-1)2-3 3-3 2×(-5) 3×(-5) 2÷(-5) 3÷(-5) 2×() 3×()2÷() 3÷()2-5 3-5 2-8 3-8 2、合作交流: 做完上面的填空,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再举几例试一试,还有类似的结论吗?与同学交流,归纳上题的结论,我们便得到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不等式的两边都 (或 )同一个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可用符号表示为: 若>,则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二:不等式的两边都 (或 )同一个 ,不等号的方向 可用符号表示为: 若>,>0,则 ,或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三:不等式的两边都 (或 )同一个 ,不等号的方向 可用符号表示为: 若>,<0,则 ,或 思考:在上节课中,我们知道周长为l的圆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和,且有>存在,你能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释吗?3、例题学习例1、将下列不等式化成“>”或“<”的形式:(1)-5>-1; (2)-2>3; (3)3<-9 三、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式子的正误. (1)如果a<b,那么a+c<b+c ; ( ) (2)如果a<b,那么a-c<b-c ; ( ) (3)如果a<b,那么ac<bc ; ( ) (4)如果a<b,且c≠0,那么> ( ) 2、将下列不等式化成“>”或“<”的形式: (1)-1>2 ; (2)-< ; (3)≤3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1、将下列不等式化成“>a”或“<a”的形式. (1)3-1>27 ; (2)->5 ; (3)5<4-6 。
2、已知>,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吗? (1)-6<-6; (2)3<3; (3)-2<-2 3、设>,用“<”或“>”号填空.(1)+1 +1; (2)-3 b-3; (3)3 3;(4) ; (5)- -; (6)- -. 4、设>b.用“<”或“>”号填空.(1)-3 -3; (2) ; (3)-4 -4; (4)5 5;(5)当>0, 0时,>0; (6)当>0, 0时,<0;(7)当<0, 0时,>0; (8)当<0, 0时,<0. 5、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是,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对调,得到的两位数大于原来的两位数,那么与哪个大哪个小? 6、认真思考: (1)比较与-的大小; (2)比较2与2+的大小; (3)比较与2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