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教育】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叉子变奏曲》.docx
4页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叉子变奏曲》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抓住常见动物的特征,尝试用叉子以拼、摆、剪、画等多种方法制作小动物 2.善于利用废旧材料,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看到过各种动物、花卉,有用几何图形拼摆动物的经验 材料准备:自制螃蟹、蜻蜓各一个一次性叉子若干,各色废旧瓶盖,彩色纸,记号笔,双面胶,动物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物图片ppt,观察动物特征师:老师今天带了好多动物图片,看看,你喜欢哪个动物?它长得什么样子?头上有什么?身体是怎样的? 二、出示两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幼儿观察,引起创作兴趣幼儿观察后分别谈自己的感受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小动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激起幼儿动手制作的欲望)小结:叉子也可以制作各种小动物,比如图片里的小蜻蜓选用叉子拼摆出它的身体、翅膀,最后用小瓶盖代表眼睛也可以用笔在纸上画出眼睛,再剪下外形放在蜻蜓的头部做眼睛 师:这只小蜻蜓没有伙伴,它很孤单,怎样才能让它有更多的伙伴、朋友呢? 三、讨论用叉子拼动物的顺序 1.你想用叉子做什么?需要哪些材料? 2.小结:小朋友说得很好。
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动物,然后选择好叉子和辅助材料,再用记号笔画小动物的五官,剪出头部外形最后在彩纸上组合,并对动物外形比例进行调整 四、操作实践老师提出用叉子、彩纸的注意事项,老师重点指导叉子拼摆时候的比例,动物五官添画放置的位置幼儿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1.幼儿选用一种颜色的彩纸做拼摆图案的背景 2.幼儿选用叉子拼摆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者花卉 3.指导幼儿用彩色瓶盖或者记号笔装饰动物的五官、身体花纹等 五、展示作品 鼓励幼儿讲讲自己作品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幼儿园教案设计格式与要求 幼儿园教案设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一、活动名称 题目格式应为:x班xxxx活动设计:xxxxxxxxx(注明年龄段、活动设计的领域和名称) 活动名称要简洁明了,如果是综合活动、主题活动或半日活动,也要注明 二、设计意图 扼要阐述活动设计主题内容选材、生成的背景,对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等 三、活动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纲要的精神,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书写目标,可用“能”“会”“掌握”“学会”“明白”“懂得”等词语;目标不宜笼统,要具体明确,出现具体的经验,可操作,可衡量;目标数量不宜过多,重点呈现新的经验和需要重复的重要经验。
以2-3条为宜;目标应直接、明确呈现经验,不需要先呈现途径和方式,(如“通过……”或“在……过程中”,)还要避免直接叙事,不直接呈现经验,(如,“让幼儿做一个小小航海家”);目标的书写按照活动经验获得的相对先后顺序排列 四、活动准备 包括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物质准备包括围绕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支持其学习的活动环境、活动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称,有场地布置的教学活动,需画出场地布置示意图如需要幼儿用书,放在活动准备的最后一条材料也不宜过多过杂,要从目标和环节的实际需要出发 心理准备根本活动需要制定,如需要心理准备就写上 五、活动过程 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使课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和落实;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师幼互动 活动环节中应说明教师干什么,引导幼儿干什么,每一个环节一定要有幼儿,教师的言行以调动幼儿学习为目的 准备的材料应该环节中用上,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应在准备中有交代;任何自编自创的游戏、操节、纸工等,必须说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六、活动延伸 (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写这个环节) 根据具体活动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活动延伸;活动可向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及家庭中延伸;活动延伸可以包括重复强调和后续拓展两种类型;说明向哪里延伸、做什么和怎么做,可巩固什么经验或让幼儿得到什么新经验。
七、活动反思: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有效对策 其他注意事项: 活动设计中数字序号的运用级别顺序为“一”“二”“三”——“㈠”“㈡”“㈢”——“1”“2”“3”——“⑴”“⑵”“⑶”——“①”“②”“③”,一般使用“一”“二”“三”——“1”“2”“3”——“①”“②”“③”三级顺序即可;阿拉伯数字后面的标点用黑圆点,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不建议用自动编号 from sign 20211006224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