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与检验.docx
5页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与检验 【摘要】火灾痕迹物能够证明火灾过程中真实情况的一切痕迹和物证,是明确火灾发生原因,完善预防火灾手段和在火灾过程中自救措施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和检验三个方面来讨论,大致了解火灾大致发生过程和火灾痕迹物证的取证过程 【关键词】火灾痕迹物证;发现;提取;检验 引言 认定火灾原因对于预防火灾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火灾痕迹物证是认定火灾原因并具有法律依据,提供客观事实的重要的依据与证明[1]所以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和检验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和检验方面也有了更为完善的科学技术和内容检验 1.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 1.1什么是火灾痕迹物证 火灾痕迹物证是依据火灾现场所留下来的痕迹与物证,从而推断出起火原因、起火时间、起火点和火势蔓延速度和范围的,具有法律效用的客观存在的依据与证明是火灾调查人员沿着起火势蔓延路线,在火灾后现场所找到的痕迹和物证[2] 1.2如何发现火灾痕迹物证 相对于火灾现场,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的现场都是相对保留完整的。
可以就地取证,并且发现的过程也是相对直观和简单当火灾发生的时候,人们首先会抢救可以抢救的财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事故现场火灾扑灭后,许多物证和痕迹都在火灾中被燃烧殆尽,不留痕迹即便是有,在扑灭火灾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一般火灾痕迹物按形态可分为三种,即固态、液态和气态[3]其中固态是火灾痕迹物证中最常见的由于大部分物证在充分燃烧过后或者及时的被扑灭,也不会具有原来的形状和外表火灾调查员在发现火灾痕迹物证的一定要十分的细心对于可疑的物品要小心拿去,不要造成对火灾痕迹物证的二次破坏一些火灾痕迹物证燃烧后会发出一些气味,火灾调查员在提取物证的时候一定要通过辨别空气中特殊气味找到火灾痕迹物证但大部分火灾痕迹物证在火灾的过程中和其他物质融合在一块,无法分辨火灾调查员在不确认的情况下一定要送去检验,不放过任何机会 2.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 在提取较为坚固的火灾痕迹物证,在拍照后火灾调查员可以直接用手拿取如果发现类似纵火工具或引发火灾的关键物品时,则一定要带上白色手套,保持物证的原始完整,不要在提取的过程中遭受到二次破坏或二次污染。
如果是贵重物品,要取得相关负责人的同意并且搬好相关手续如果是实物物证,那么火灾调查员要做好相关的现场笔录,包括与参照物距离,朝向,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拍摄实物 提取液体的火灾痕迹物证时要用干净的取样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用需要取证的液体清洗两遍取样瓶,然后装取液体火灾痕迹物证后密封如果液体中药棉织物木屑这样的固体也应该放入取样瓶中一并带走 对于气体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要用专门的气体收集器来取证如果条件不允许是,也可以用注射器抽取一部分气体后密封保存 所有的火灾痕迹物证都要仔细包装,并做好相关的勘察笔录,在包装上标注好物证名称、提取地点、提取位置、提取时间和提取人完毕后,将火灾现场暂时封存,以便需要二次取证将需要检验的物证尽办好相关手续,送去检验 3.火灾痕迹物证的检验 3.1化学分析检验 火灾痕迹物证的化学分析主要是要判别该物证到底是什么东西,什么物质,是否具有危险性;也可以从这些物质推断出当时火场的温度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化学分析一般是采用一定的化学分析仪器对于相关物证的物质进行化学分析,包括该物证是否是易燃物,稳定性如何,在怎样的环境里会被燃烧等等。
3.2物理分析检验 物理分析检验主要是通过金相分析、生检测、碳化导电测量和力学性能测定四种放来来分析火灾痕迹物证的物理特性 3.3其他分析检验方法 除以上两种常见的分析方法,还有直观分析分析法、法医鉴定和模拟实验法这三种较为常见也是非常具有科学数据和依据的方法来辅助火灾调查员找到起火的原因和起火的过程其中因为模拟实验是人为进行有目的的实验,并不具备火灾的客观性,所以在法律面前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能被当做直接火灾痕迹物证[4] 此外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等你技术也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在火灾痕迹物证的检验过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帮助火灾调查人更好更全面更精细的分析火灾痕迹物证的 结论 火灾痕迹物证是收集证据的一项法律过程,所以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和程序,保证火灾痕迹物证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如此,才能为预防火灾事业做出法律意义上的依据,才能是作为客观事实存在所借鉴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闵家森. 浅谈火灾痕迹与物证在火灾原因调查中的重要作用[J]. 科技资讯,2011,07:36+38. [2]李佳. 浅议火灾痕迹物证[J]. 才智,2011,26:5. [3]李云波. 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与检验[J]. 安防科技,2011,09:18-20. [4]吴波. 常见火灾痕迹物证的证明作用及其意义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5,05:235.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