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昆明市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doc
19页2021年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全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30题,共8页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50分)1. 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这启示我们( )A. 青春是任性的,要张扬个性 B. 青春是宝贵的,要珍惜青春C. 青春是短暂的,要尽情享受 D. 青春是烦恼的,要自我调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珍惜青春B:李大钊的话表明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是人生画卷中最美的篇章,青春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青春,创造美好人生,B说法正确;A:青春要遵守规则,不能任性和张扬个性,A错误;C:尽情享受是挥霍青春的错误做法;D:说法与题干无关,用排除;故本题选B2. “做更好的自己”是中学时代的成长课题对此,我们要( )①学会接纳自己,扬长避短 ②主动改正缺点,完善自己③否定轻视他人,唯我独尊 ④正确认识自己,激发潜能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做更好的自己。
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需要主动改正缺点;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要欣赏和接纳自己,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③错误;故本题选D3. 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②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打破师生平等地位③可以矫正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④使教育惩戒有章可循,有效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教育惩戒的认识①③④:教育惩戒权立法有利于促进教师严格规范管理学生,有利于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可以矫正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使教育惩戒有章可循,有效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该举措并不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也不会打破师生平等地位,②错误;故本题选C4. 有人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也有人说,“友谊的小船该翻就翻”。
对这两句话,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要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④真正的友谊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存在的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呵护友谊①②③:有人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说明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友谊的小船该翻就翻”是指友谊要讲原则,当朋友误入歧途,应予规劝,①②③说法正确;④:“绝对不存在”的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实际,应排除;故本题选A5. 下列名言警句能体现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是( )①人心齐,泰山移②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④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集体的关系①: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另一方面,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人心齐,泰山移意思是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
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符合题意;②: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指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强调集体对个人的作用,②符合题意;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为做事情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的,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无关,应排除;④:诗句意思是千人同心同德就能发挥千人力量,万人离心离德则抵不上一个人的作用,强调集体团结的作用,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 “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从我做起,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A.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B. 平等对待,一视同仁C. 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D. 以貌取人,区别对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ABC: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ABC说法正确;D:以貌取人,区别对待是没有做到平等对待他人,D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增加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专章,努力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该法的修订通过,体现的法律特征是( )A. 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 B.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8. 该法的修订通过,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行使( )A. 决定权 B. 立法权 C. 任免权 D. 监督权9. 该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将其送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这属于( )A. 家庭保护 B. 政府保护 C. 学校保护 D. 网络保护【答案】7. B 8. B 9. B【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法律特征B: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法律的制定,说明法律特征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说法正确;A:说法是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不是法律的特征,应排除;CD:说法是法律特征,但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本题选B2.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职权B: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权力机关在行使立法权,B说法正确;ACD:说法是全国人大的职权,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本题选B3.本题考查特殊保护ABCD:题干中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将其送入学校接受义务”其行为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体现政府保护政府保护是指有各级政府对未成年人的各项权益进行保护B符合题意,ACD说法与题干中的行为主体不符;故本题选B刑法修正案(十一)针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问题作出如下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是( )①年龄大小 ②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刑事违法性 ④应受刑罚处罚性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11. 降低刑责年龄,目是( )①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②能更好发挥法律的示警功能和威慑作用③能在一定程度上警戒未成年人遵守法律 ④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10. C 11. A【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犯罪的特征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缺一不可,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特征,②③④说法正确;①:年龄大小不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①错误;故本题选C2.本题考查降低刑责年龄的目的①②③:降低刑责年龄,能在一定程度上警戒未成年人遵守法律,能更好发挥法律的示警功能和威慑作用,彰显法治权威,给未成年人以强大的法律震慑力,也能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从根本上解决”的说法太绝对,应排除;故本题选A。
12. 李某捡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赵某谎报险情,拨打报警李某和赵某的行为分别属于( )A. 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C.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ABCD:李某捡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是民事违法行为赵某谎报险情,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是行政违法行为,C符合题意;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 “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表明( )A. 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割的 B. 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C. 权利和义务可以相互取代 D. 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权利义务关系B:“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表明权利义务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B符合题意;ACD:错误,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不能相互取代,也不是完全对等的,ACD错误;故本题选B14.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的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该图说明(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③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国家机关的组成①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图片可知,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说法正确,但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本题选C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编纂民法典的决定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经过多轮公开征求意见,对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体现了( )①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民法典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宪法更加严格 ④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6. 民法典首次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强化对公民人格尊严的维护。
这表明( )A. 我国法律高度重视对人格权的保护B. 人格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C. 民法典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D. 民法典能从根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