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单元测试题试题.doc
13页2019-2020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单元测试题试题一、填一填共16分,每空1分1. ( )元1分1分 ( )元2.在〇里填上>、<或=2.45元 2.54元 3.50元 3.5 元 0.48元 1.3元 2 m2 100dm2 20m 2km 56×23 24×56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架飞机每分飞行21( )(2)小红身高135( )(3)小华家住房面积是98( )(4)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 )4. 2米=( )厘米 700分米2=( )米2 3000厘米2=( )分米2 2米2=( )厘米2二、计算共36分)1、直接写出得数12分)9-1.24= 20×50= 4.8-1.9=20×45= 95-69= 6000+40=80-18= 43+34= 158-49=50×80= 8×125= 11.5+2.7=2、用竖式计算。
12分) 24×11 43×26 10-3.23、用递等式计算12分) 25+25×14 840÷4 ×3 312×(300-296)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 1.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3.正方形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00厘米 )4. 是轴对称图形 )5.50×80的积末尾有3个0 )四、选择题12分,每空2分)1、一包方便面2.80 元横线上的数读作:( )①二点八 ②二点八十 ③二点八零2、38与23的积可能是( )①863 ②874 ③5943、一张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有24( )①分米 ②平方米 ③平方厘米 ④平方分米4、用4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①4 ②8 ③105、在一块长24米,宽4米的铁皮上,剪一块最大的正方形铁皮,那么它的边长是( )米。
①24 ② 4 ③6五、画一画6分)先把图形Α向右平移3格,得到图形Β,再画出图形Β的对称轴图形六、解决问题共20分,第1、2题各6分,第3题8分)1.小明在森林食品店里用5元钱买了两瓶矿泉水,每瓶1.80元,售货员应找回他多少元?2.一辆卡车给商店运来10箱苹果汁和12箱橘子汁,每箱24瓶,一共运来多少瓶饮料?3.李红家的客厅长6米,宽4米1)她家的客厅面积是多少?(2)如果用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的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附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2019-2020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学习情况分析及复习策略资料何静宜 刘伟杰 徐彩云 结合平时的教学及单元测试的情况,对本学期各单元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不当之处,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第一单元 《除法》本单元学生主要存在问题:1、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的速度和正确率还要提高2、形成定势思维,把整除当作有余数除法计算例如80÷8=9……83、对于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感到困惑,特别是不能正确识别单位名称复习策略:(1) 坚持练习 ( )里最大能填几该练习能锻炼学生更快想到适用的口诀,提高试商速度,是计算有余数出发的基础和关键。
2)给出算式,很快地判断出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有没有余数,利用乘法口诀是比较迅速的办法8÷2= 56÷7= 9÷2= 58÷7=(3)促进验算习惯的养成学生已养成了一定的验算习惯,但还不稳定,有时有偷懒的思想,导致计算的错误因此,在堂上计算时强调验算,包括独立验算、找伙伴验算等,既要检查余数是否比除数小,还要检查除数乘商再加上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4)创设情景,关注解题策略,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以下这题学生存在困惑:39名同学去旅游,每辆车限乘4人,至少要几辆车?该题出现关键词“至少”,学生在计算出余数后,还要进一步思考,要求更高面对这些题目,要求使学生不要急着作答,先对问题进行思考,每辆车最多乘坐4人,当剩下的人数不够4人时,也要用1辆车针对上述情况,设想多做以下题目:①每6个同学分成一个数学小组,41个同学至少需要分成几个数学小组?②9月份有30天,是( )星期零( )天5)评价应贯穿于复习课的始终,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创设较大的“评价空间”,不应只问学生“对不对”、“一样不一样”,可在学生解答完一道题后,教师不马上予以评价,而是请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做得怎么样?哪儿好?哪儿做得不好?要体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和“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的教学理念。
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根据单元检测情况可知,同学们要在文字题或图文题中分析出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有困难复习阶段,我们不打算通过多量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而是计划多让学生“说”: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理清数量关系如:P95总复习的第13题:第一种笔记本每包8本,32元;第二种笔记本每本5元哪种笔记本便宜?包含知识:①比多少,用减法②求第一种平均每本多少钱?学生要能理清这些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而学生如果理清了这些数量关系,运算顺序也就解决了:5-32=5-4=1(元)另一方面,要做到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能自己解决的同学有时间、空间独立完成,而有困难的同学也能在交流中得到优生的启发从文字题切入第二单元的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运算顺序;再渗透一定量的计算题,提高计算的熟练能力第三单元 《方向与路线》在上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了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学生能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方向但部分学生对于方向位置的相对性没有完全理解例如测验卷上的第一大题的后两题分别是少年宫在医院的( )面,在学校的( )面。
学校在商店的( )面,在医院的( )面要让学生在填空前先确定观察的位置,否则,学生容易把方向弄反因此,复习时,要提供多种情景图让学生多说,多交流对于某一建筑物的具体位置运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进行练习:如54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象棋的棋盘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方向此外,进行校内定向越野活动,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方向感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学生在认识百以内的数的基础上,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并通过整个学期后面的学习,尤其是《加减法》单元,使学生对于万以内数的认、读、写已经非常熟练,培养了一定的数感主要存在问题:(1) 万以内数的顺序如找规律,填一填:①388,389, , ,392,393 ②3260,3270, ,3290, ,3310 ③ ,4000, , ,3997, 特别是第③种题型,部分学生往往出错因此,要通过拨珠、数数(尤其面对学困生)等活动理解哪一位满十,它的前一位就会有变化此外,比较几个数的大小也需要加强练习,掌握方法以下这两种题型能让学生进行多次数的大小比较。
①675 576 657 567( )>( )>( )>( )②3021 3210 3012 3201( )<( )<( )<( ) 第五单元 《测量》这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学生学得比较好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建立1毫米、1分米的概念;能感受1千米的概念;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相对薄弱的是对1分米=10厘米的理解,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比较少接触到分米,并且它是在认识厘米与米后穿插的此外,认识5个长度单位后,要选择合理的长度单位,学生反而感到困惑例如:课桌高约7( )等因此在复习中要针对性地再开展测量活动,尤其是用厘米、分米、米作单位的一些物品的测量,如黑板、门、鞋子、跳绳、羽毛球拍等;还可以开展“剪一剪”的剪纸条活动,要求学生按照规定长度剪纸条至于单位的使用,要创设具体情景加以强化例如,改正用错的长度单位:淘气的床长2分米( ) 1毫米长的牙刷( )4米厚的笔记本 ( ) 学校离我家大约90厘米( ) 第六、八单元 《加与减》综合学生平时的作业、单元的检测等情况,对学生这两个单元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分以下几部分进行分析:1.口算题:能正确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如10+30、1000+4000、600-500等,正确率达到100%。
对于进位的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法口算,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如:30+80、500+600等,正确率达到99%对于退位的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减法口算,中下生掌握得一般,如:110-50、2400-1600等,正确率达到94.3%主要存在问题:对于一年级百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学生掌握还不够牢固,如:87-39等,正确率只是达到92.5%,中下生有一小部分都是等于58或52,这种情况,主要是中下生忘记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借1,在个位上加上10再减,有些又忘记在计算十位时,忘记了要先减去十位上借给个位的1;对于整百整十数减去整百整十数、或减去整十数的退位减法,如:610-330、720-90等这种情况,学生的正确率只是达到93%,这说明学生的口算能力还有待提高复习策略争取每节课利用3分钟时间给学生进行听算练习,(要求:两人一小组,对于听算有错的同学,另一个同学应告诉他错的地方,应该如何改正),课外,要求家长与学生的听算、口算练习,这样坚持下去,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2.笔算题:(1)竖式计算部分学生对于不进位的加法计算,(如:134+245等)掌握得最好,都能正确列出竖式并进行计算,正确率达到99%。
但在不连续进位加和连续进位加(如:169+624、346+975等)中,有个别中下生在计算时忘记加上进位1,正确率为97.1%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如:987-234等)正确率也是99%主要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