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湘东六校2018—2019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联考生物试卷.pdf
17页湖南省湘东六校2019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分值: 100 分时量: 90 分钟姓名: _考号: _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B番茄从营养液中吸收磷元素,可用于合成ADP和 tRNA C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其中O元素是最基本元素D鉴别不同生物可以采用的物质有蛋白质、DNA 、RNA和核苷酸1.B【解析】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故A错脂肪使苏丹III变橘黄色,故C错核苷酸无种间差异性,故D错2结核杆菌是能在人体细胞内增殖的寄生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细胞和人体细胞(除成熟的红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B. 结核杆菌和人体细胞主要的遗传物都是是DNA ,体现了生物的统一性C. 结核杆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结核杆菌和人体细胞都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2.A【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故A错3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B.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C. 制备细胞膜需要既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各种细胞器的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3.B【解析】吞噬细胞吞噬病菌是因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4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转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B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腔内加工C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4B 【解析】 由图可知,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和包装后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A正确;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粗加工的,这一过程没有囊泡运输,而内质网将该蛋白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的,B错误;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属于胞吐作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流动性,C正确;据图分析可知,细胞膜上糖蛋白(膜蛋白)的形成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D正确5下列有关实验及结论分析合理的是A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B在研究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C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D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 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5B 【解析】 由于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存在酶活性相等的两个不同温度,所以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不能判断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A错误;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所以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 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故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 B正确;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C 错误;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而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 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D错误6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溶液比乙溶液浓度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较多B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C曲线乙充分体现了原生质层是一层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选择透过性膜D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 点上升, b 点左移6D 【解析】 植物细胞在甲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量均高于乙溶液,所以甲溶液浓度高于乙溶液, A正确;,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的失水量先大于0 后小于 0,说明发生了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 B正确;曲线乙是因为植物细胞主动吸收了乙溶液中的溶质,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增大,说明原生质层是一层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选择透过性膜,C正确;乙溶液浓度增大,细胞失水量增加,质壁分离复原的时间延长,应a 点上升, b 点右移。
D错误7关于新陈代谢与酶、ATP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与激素及载体蛋白等一样,酶起到催化作用后并不失活B酶、 ATP 都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C洋葱根尖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等D细胞中的ATP和 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7D【解析】载体蛋白和酶起作用后不失活,激素一旦发挥作用就会分解失活,A错误;酶的合成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 ATP的合成和水解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不同物种细胞代谢不同,相应的酶不同,ATP是一切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因此不同物种中ATP无差异, D正确;故选 D8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过程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不会可粒体中进行进行C.过程可能产生H ,不可能消耗 H D.过程可能产生ATP ,也有可能不产生ATP 8. C【解析】过程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只能在细胞基质中进行,故B正确过程若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则可能产生H ,若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可能消耗H ,故 C错误。
9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 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 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B当 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 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C若 A植物在第 5 min 时光照突然降低,C5/C3的值将增加D30 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9.D【解析】据图可知B 植物在低浓度CO2时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B植物固定CO2的能力较A植物强, A错误; CO2浓度约为0.8 mmol/L 时, A、B两植物曲线相交,表明密闭小室中被植物吸收的CO2相等, 而光合作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植物吸收CO2的量,B 错误;光照突然减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 的量减少, C3还原生成C5的量减少,消耗的 C3的也量减少,而CO2的固定量在短时间内不变,因此从总体上C5的量减少 C3的量增加,C错误 30 分钟后 A、B 植物不再吸收CO2,此时表明A、B 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分别等于各自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 D正确;10图 1 是一个细胞周期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变化曲线图, 图 2 是根据细胞核DNA含量不同,将大量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统计每组的细胞数而绘制的柱形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中 ef 段的染色体数是cd 段的一半B图 2 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C图 2 中乙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 中的 ab 段D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 的甲组细胞10B 【解析】图1 中 cd 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ef 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cd 段 2倍, A错误;图 2 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 4C ,包括间期 DNA复制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其中只有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图 2 中甲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 中的 ab 段,乙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 中的 bc段, C错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中期,为图2 的丙组部分细胞,D错误;故选B11将雄性蝗虫某个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有DNA链都用32P 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B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C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D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11. B【解析】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A 错误;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即都含32P,B 正确;如果是有丝分裂,DNA 复制二次,则子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有四种,且所在细胞具有偶然性,C 错误;如果是减数分裂,DNA 只复制一次,每条染色体都含32P,所以子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一种情况,即每条染色体都含32P,D 错误。
故选: B1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DNA聚合酶和 RNA聚合酶表现出较强的活性B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C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D细胞癌变由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12D 【解析】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DNA聚合酶和 RNA聚合酶活性很强,A正确;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但不一定是显性突变, D错误故选D 13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 比例的有()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A BC D13B【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子一代等位基因分离,无论雌雄个体均产生比例相同的两种配子,但雌雄配子数量不同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14某白花传粉植物红花(E)对黄花( e)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 d)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且当花粉含DE基因时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因而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用植株DdEe自交产生F1,用黄花矮茎植株对F1红花高茎植株授粉得F2,理论上 F2 植株的表现型之比为()A7;5:5: 3 B 1:1:1:1 C4;2:2: 1 D 2:1;2:1 14.A【解析】用植株DdEe 自交,雌配子为DE :De: dE:de1:1: 1:1,雄配子De:dE:de 1: 1:1,则产生的后代中红花高茎植株基因型及其为DDEe、DdEE、+DdEe,即 DDEe: DdEE:DdEe1:1:3,则其产生的雌配子DE:De:dE:de7:5:5:3,因此与黄花矮茎植株ddee杂交,后代DdEe:Ddee:ddEe:ddee7:5: 5:3,即理论上F2植株的表现型之比为7:5:5:3。
故选: A15.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红眼雌蝇与红眼雄蝇单对交配,子代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可以确定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B若子代红眼果蝇的雌、雄比为2:1 ,则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C若子代红眼果蝇的雌、雄比为1:2 ,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D可以确定亲本中红眼雌蝇和红眼雄蝇均为杂合子15C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或 X、Y染色体的同源区,A错误;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子代红眼果蝇的雌、雄比为 2:1 ,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或者X、Y染色体的同源区,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子代红眼果蝇的雌、雄比为1:2 ,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 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控制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雄果蝇(XAY)不是杂合子,D错误;16在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