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方法之精读的策略【精品文档】.doc
14页读书方法之精读的策略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精读通俗易懂的将就是仔细的读,要求能很全面的了解内容,那么有什么策略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读书呢?下面大家一起跟小编来看一下吧一、浏览全书浏览全书是精读的前奏,其目的在于大致了解阅读物的主要内容浏览范围包括封面信息、内容提要、目录、序言和后记每本书都有其主题和重点,浏览就是要抓住重点,弄清结构,以形成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精读奠定基础1.查看封面信息拿到一本书,首先看的就是它的封面,封面上一般有三个方面的信息十分重要,分别是书名、作者、出版单位1)书名书籍的名称,往往可以较为具体地讲到这本书的内容一般地说,书名有虚实两种虚的,往往采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暗示全书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如《红与黑》等;实的,常直接运用与书中内容有必然联系的事件、人物、地点等,如《包法利夫人》、《水浒传》等不管是哪一种,作者在决定书名时,都是经过一番精心推敲,反复考虑的所以,阅读者可以通过书籍的名称,了解作者的寓意,从而把握住书名所蕴含的意义2)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在对书的名称进行一番思索后,接下来应该了解作者的情况。
如果阅读时所遇到的是熟悉的作者,从前读过他的作品,那么对其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等方面就比较熟悉,现在又读他的作品犹如与老友相逢晤谈如果是首次阅读他的作品,就像结识一位新朋友一样,应抱着认识的态度去了解3)出版单位读书首先应看出版单位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一部书的内容与出版单位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回答是肯定的好的阅读者应该能够根据出版单位来判定书籍内容所属的学科领域一般来说,我们国内的出版单位都有出版的侧重点如文学出版社、文艺出版社等出版单位所出版的书籍侧重于文学和艺术;教育出版社侧重于大、中、小学教育书籍的出版;古籍出版社则侧重于古代各种史料的出版;科学技术出版社则侧重于科技各领域书籍的出版等所以,阅读者可以根据出版社初步判断书籍的内容2.查阅内容提要和目录内容提要,即指概括全书的主要内容,提炼全书的主旨,指明全书的主要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简洁文字内容提要虽然从篇幅上说,往往只有三言两语,但可以帮助阅读者判断该书内容上的取舍如果从提要上发现该书与自己关系不大或是自己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就可以不必阅读;如果认为只需要泛泛地了解,那就可以粗略浏览;如果认为其中某一方面的知识是自己目前需要了解的,就要有针对性地重点阅读这一部分内容。
假如读完内容提要还不能判断该书的阅读价值,就需要阅读目录目录是全书内容的纲目,比起内容提要来,更具体更详尽,包含着更大的信息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说学问是知识的储蓄,倒不如说是在书海中找到所需知识的本领,而目录正是寻求学问的入门之径阅读目录有三种好处第一,目录是书中知识的高度提炼和浓缩,具有极强的概括性,通过阅读目录能提纲挈领地了解全书的主旨和各部分内容第二,阅读目录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结构布局,清楚地了解全书与各章节以及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能体察作者写作该书的思想和行文脉络第三,根据目录,可以从客观表达和主观需要两方面来判断该书的价值从客观表达方面来说,书中介绍的知识,哪些是主要和重点部分,哪些是次要和粗略部分,都会在目录中得以体现;从主观需要来说,阅读者可以从目录中寻求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样,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就可以更好地进行选择,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内容和自己急需了解的章节上3.查阅序言和后记一般的书籍都有序言,但不同的书籍往往有不同的说法,可称为序、序文、编者的话、出版说明等序言有的是编者所作,有的是请知名人士代写,有的是出版单位代作其作用是介绍该书适应的阅读对象、书籍的主要内容、写作目的、编写体例等。
所以,在正式进入阅读过程之前,需要先阅读序言具体说来,阅读序言有这样几点作用:其一,了解该书的读者对象,判断是否适合自己阅读;其二,了解作者写作的缘由、背景和目的,以理解全书的主旨;其三,了解该书的主要内容,以抓住重点和难点;其四,部分序言(主要是指非该书作者所写的序言,如出版说明、译者的话等)往往包含着对全书内容的概括性评价,便于阅读者了解该书的优缺点二、扫读一章扫读一章是真正介人一本书的实质内容的开始扫读全章时,重点要抓住关键词、摘要、标题、讨论、图表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一章的起首段和结尾段也是扫读的重点,因为这两端文字一般均是概括性的信息,而扫读的价值就在于,把握住全章的概括性内容,比如,主题、重点、逻辑结构等三、逐节详读把握住全章的概括性内容之后,就要将全章分成若干节,对各节逐一详读逐节详读是精读的关键一步,它分为四个步骤:提问、细读、思考、复述1.提问对一节内容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引导进一步的细读试着将标题转换成问题如,标题是学习的时间分配,可转换成问题怎样分配学习时间?提出一个个问题可以促使自己寻找答案细读前的提问有两个重要性第一,由标题转化来的问题给了阅读者一个阅读的目的,可帮助阅读者了解作者的思路。
第二,提问帮助阅读者在细读中筛选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重要信息即资料中能回答问题的信息,次要信息即资料中不能回答问题的信息2.细读细读是精读的关键阶段,精读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一阶段的收获细读一定不要贪多求快,须仔仔细细从认真真地读,一个字,一句话,乃至一个标点都不要轻易放过,一定要把其中的准确含义琢磨清楚,然后通过思索把作者的观点和文中的实质内容抓出来细读时,要注意两个工作:圈点划线,边注眉批1)圈点划线划线既可以对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以加强阅读效果,也能为日后温习提供记忆线索,因为温习时,未必有时间再读全文,但只须瞥一下划线部分就可记起内容的概略很多人读书时圈点划线,却不知道为什么划线,在什么情形下划线划线必须配合前文,联系自己提出的问题,从文句中找答案跟随着作者在行文中对事理的陈述,随时留意与答案有关的字句,并在出现的地方作一点记号(但不要划线),等一段文字看完了,确定哪一句话最能代表答案时,再划线将它标记清楚划线使你重新阅读一遍文字,从而加强记忆划线在精不在多很多阅读者读第一句话就开始划线,结果满页全是各色线这样做只是自我安慰,表示自己已经读过了这种划线非但没有效果,反而遮盖了要点。
谈到划线技巧,还须注意两点第一,重要而必须精读的书,尽量自己购买,属于自己的书才可圈点划线借来的书不能随便划线,最好用笔记本来代替如果读的是期刊上的论文,最好复印下来,然后在影印本上圈点划线第二,划线用笔要选择一般划线多用红笔,旨在与印刷的黑字相区别以引起注意笔样不宜太粗以免浸盖文字很多学生喜欢用彩色粗笔在文字上涂抹,以代替划线,此法损及文字的清晰度,甚至再读时有伤视力,不宜采用2)边注眉批细读的一种常用技巧是在书页边缘写边注、作眉批边注眉批切忌抄书,文字也不宜多边注眉批为的是引起思考,可把原来标题的叙述句,改成简略的问句比如,某节的标题是社会变迁与婚姻问题当看到这个标题时,先不要立即读下去因为一读下去就容易被作者所牵引,使自己变得被动这时候最好在标题旁边空白处,把原标题转化为数个问题,如:何谓社会变迁?为何变迁?何谓婚姻问题?社会变迁与婚姻问题有何关系?写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自觉地提出个人的看法,同时也期待此书作者的答案这样做等于是阅读者跟作者对话,对作者而言是一种考验,对阅读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有了问题和个人的看法,即开始以寻找答案的心态阅读阅读之后可能有几种情况发生:一是作者的见解与你的看法相似,这时你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得意感觉,并提高阅读的兴趣与信心;二是作者的见解远远超越你的见解,欣赏赞佩之余,你的思想观念也会受到启发;三是作者的见解平淡无奇,或内容陈述有错误,这时你就可给他一定的批评。
3.思考阅读时,对阅读内容难免有怀疑的地方对这些疑点加以标示与处理,也是精读时应该注意的方面阅读时遇到疑点,首先应把问题标记出来,此后,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求解①查阅书末索引看看在同书的其他章节内是否有详细解释书末的索引有名词与人名索引等多种上述两种索引分别将同一名词或同一人名在本书内出现的地方(页码)都列在一起假如索引中只列出你发现问题处的一个页码,那就确定本书内找不到另外的解释②与他人一起探讨譬如,阅读的时间是在老师讲解之前,则须对怀疑的地方特别注意,也许经讲授之后,疑问自然消失,如果不能消除怀疑,就需要与他人一同探讨③利用参考资料寻找答案比如到图书馆,查阅同类性质或性质相近的其它专著此外,还可以借助词典、百科全书之类的资料,去寻找答案除借助外部资料进行思考外,阅读者还可以联系自己头脑中的资料进行联想思考一些阅读者在读书时总是一口气读下去,从不停歇但当他们合上书时,书里的一切,无论是事物、形象,还是思路、脉络,似乎一下子全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好的阅读者则不然,他们在阅读时能充分地展开联想,将阅读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概念、原理与感性的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在读书时经常会停顿,一会儿把目光从书上挪开,一会儿又把目光重新挪回到书上。
看似他们经常走神,其实他们正在展开心骛八极,神游万刃地联想由于丰富的联想,对阅读材料的思维加工自然也要深刻得多这同时也促使他们进一步乃至大大地提高阅读效果所以,阅读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只是读纸面上的内容,更要充分启动思维,展开多方位的联想,这样才能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那么,阅读该从哪些方面展开联想呢?①要善于联想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将我们从书本上看到的概念转变成具体的表象如我们在《社会发展史》中读到:人类的祖先通过劳动改造了自身我们就可以想到人类祖先的劳动意味着狩猎、摘取果实、捕捞鱼虾等,改造自身想到人体的直立,双手从行走中解放出来等②要联想以往学过的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理解如阅读物理教材,在学习磁场时,把它与前一章学过的电场联系起来,两者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对新概念的理解十分有利,同时也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可谓一举两得③要注意在抽象的概念、原理和形象的图形、物体间展开联想如学解析几何,对于y=ax+b这个直线方程要随时把它和它的图像联系起来,如:什么是这条直线的斜率,什么是截距,在什么情况下过原点,在什么情况下与y轴平行,等等对于Ax2+Bxy+Cy2+Dx+Ey+F=0这个曲线方程,则更应把它和图像联系起来认识,如:什么情况下为椭圆、双曲红或抛物线,其准线方程、焦点坐标各是什么等。
丰富的联想是思维活跃的一个重要表现,只有在阅读时展开更多、更丰富的联想,才能更有效地增强阅读效果4.复述复述是对阅读物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在基本读懂的基础上,阅读者须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读过的内容准确叙述出来复述具有调节的作用,它可以帮助阅读者将分散零碎的资料整理成系统的知识在一节读完之后,必须合上书本,自问自答进行一个完整的复述可以借助节中的关键词、重要的图表及公式等列出一个简单的复述提纲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复述应该达到如下标准①能清楚了解本节的主题是什么②能看出作者从哪几个层面来分析讨论这个主题③能认识到每个层面中有哪些重要观念(要点所在)④能对本节的讨论作出概要的结论四、小结一章一章通常就是一个大主题详读的单元是节,但各节读完之后,印象仍是分散的所以阅读一章完毕,必须小结小结时,可以采用摘录笔记,摘录一章中重要的概括性的原始材料比如,可摘录问题的论证和结论,也可摘录主要问题、中心思想、重要公式图表、实验程序和方法等小结一章有两个价值第一,小结是对一章的主体脉络的再次温习,可以帮助阅读者记忆这一章的内容第二,再次回忆这一章的内容时,小结是一个相当有效的线索五、总结全书阅读一本书就是循环执行第二步到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