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雨yù雪霏霏”,还是“雨yǔ雪霏霏”.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王哥
  • 文档编号:30709278
  • 上传时间:2018-01-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雨 yù 雪霏霏”,还是“雨 yǔ 雪霏霏”人教版高一必修 2 教材选登了《诗经?小雅?采薇》 ,其中最后一节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2016 年 2 月 19 日那一期节目中,点评“昔我往者,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句时, “雨”的读音出现了分歧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著名历史学者、北京历史大学历史博士蒙曼认为“雨”应读 yǔ,理由是与前面的杨柳对仗,杨柳是名词,那么雨雪相对应应理解为名词而身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汉语言文学博士后郦波却坚决认为此处“雨”应读 yù,理由是从意境的角度来理解的话,当时应该是“下着大雪” 到底读什么呢?课文下方“霏霏”的注释是:雪花飞舞的样子;教学参考书中说“雨雪霏霏”描绘的是雪花飘舞的样子即是说,诗中并无雨景,只有雪景因此,此处不能读“雨(yǔ)雪霏霏” ,应读“雨(yù)雪霏霏” ,也即将雨单纯地理解为了“下”之义 专家们意见不一,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必须有自己的看法,不能人云亦云于是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雨” ,甲骨文字形,像下雨状。

      “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为下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雨,水从云下也 ”显然,这就是“雨”字的最初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中, “雨(yǔ) ”的注释是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yù) ”的注释为:〈书〉下(雨、雪等) 显然,前者为名词,后者作动词 “雨(yǔ)雪”指雨和雪两种自然景象并存的状态,而“雨(yù)雪”仅指下雪 上海人民出版社《辞海》2184 页明确解释为:一为名词,读作yǔ;二为动词,读作 yù,下雨义 由此看来,单看“雨雪”这个词,两种读音都讲得通,既可指雨和雪,也可指下着雨,下着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确定它的读音,我们少不了要瞻前顾后 后面有“霏霏”一词,因此要明白雨雪的意思,必须先清楚“霏霏”词义, “霏霏”一?~在《辞海》中解释为“形容雨雪之密,雨雪盛貌” 可见霏霏既可形容雨,也可形容雪,而且都是表明雨雪的密和盛,因此此处,雨雪作为名词被霏霏形容是完全符合语法的,因此读作 yǔ 也无可厚非 再有,从修辞角度来看, 《诗经》是很讲究对偶的所谓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前面有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与后面一句恰好形成对偶句,整句“昔”对“今” , “往”对“来” , “依依”对“霏霏” ,相对应的是“杨柳”对“雨雪” 杨柳为名词,相对应的雨雪也应为名词,从这个角度来说,雨必须读作yǔ,与后面的“霏霏”好形成主谓结构有人说,又有雨又有雪,不合逻辑,根据自然规律,雨和雪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比如自古就有“雨雪交加”这个词,雨雪交加,可见又有密的雨,又有密的雪,更加衬托了主人公内心的悲伤与凄凉而教材中将整句话理解为“雪花飘舞的样子” ,这与“霏霏”的本义是偏离的 还有,从词义角度来看, “雨”的本义是“下雨” ,不是“下” ,教材认为“雨雪”就是“下雪” ,这与“雨”的本义也是相违背的 最后,从语法角度来看,将“雨”理解为活用词,说是“雨”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下” ,这理解就更离谱了,因为照这样理解,那么“雪”应该也活用为动词“下雪” ,如果不活用为动词, “雪”为名词,那么后面的“霏霏”就必须为副词,而“霏霏”本身是形容词,因此将“雨”理解为“下” ,与后面的“霏霏”就不能搭配了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此处的“雨”读作 yǔ 更恰当,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三中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