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西方三种生态自然观比较.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6374874
  • 上传时间:2021-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西方三种生态自然观比较摘要:林奈生态思想、天人合一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都是中西方思想家关于人、自然、社会关系的理解与诠释,三种生态自然观具有明显差异:林奈的帝国式自然观把自然描述为机械式经济系统,人类与自然是主人与仆人之间的人格化经济关系,上帝同时创造了人类与自然,但在等级制度上,上帝高于人类,人类高于自然,人类应该根据上帝的授权合法统治掌控自然,以最大限度从经济学角度合理利用自然;天人合一自然观则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个生命生态自然统一体,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融入自然、服务自然、服从自然、统一于自然,人类与自然地位平等,不存在经济关系,没有任何利害冲突,高度和谐,永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自然为客观自在物质世界,人类思维为主观自为精神世界,主张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而不同,有机联系,空间运动,时间变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思想;林奈;天人合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市场不断扩容,使得全球经济进入了快车道人类现代文明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早已超过人类历史几百万年的总和,但若辩证历史地看问题,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劳动的异化和人类文明自身又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反作用力和毒副产品,例如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代谢断裂、生态危机、饥饿贫困、阶级斗争、战争灾难等。

      如今全球经济发展基本模式依然是资源消耗型,生态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如何摆脱当前的现实生态困境,是摆在人类面前既古老又崭新的两难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希冀从古今中外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和当今现实生活实践中寻找更为合理的理想答案笔者致力于将西方近代林奈生态思想与东方传统伦理思想影响下的天人合一生态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对比,对三者的自然观差异性深入剖析,探寻导致三者自然观相异的因素与根源,研究它们对于当今世界生态环境理论的重大影响,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参照范式 一、西方林奈生态思想 1866年,德国著名博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了“生态学”一词131年前,被誉为“现代分类学之父”的博物学家林奈于1735年出版了《自然的经济体系》一书这部“神学目的论”的论著中所阐发的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学思想,被后人称为“帝国式生态思想”书中描绘了一幅动物、植物、矿生物相互联系、协同合作的静态的生态画面――所有生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都有其固定的食物,如羚羊吃某一种草,而犀牛则吃另一种草,捕食者既不会吃光所有的被捕食者,也不会因为没有可捕食的猎物或植物而饿死;同时,被捕食者在其生存范围内适量繁殖,以保持该种群的延续,但也不会因繁衍过度而泛滥成灾。

      每一种生物都有最适合的生态位置,如若某时某种生物从其生态位置消失,便立即会有他种生物自动填补,绝不会因此而使错综复杂的生物链断裂,整个生物界秩序井然,座无虚席林奈惊讶于上帝巧夺天工的创造力和堪称完美的安排他认为,一切动物、植物及矿生物都是上帝精心设计的结果,上帝创造了人和一切生物,而后又指派人替上帝照顾和管理其他生物在他的眼中,世界按照力学原理像钟表一样机械而精准地运转着,资源的分配恰当合理林奈在他的著作《植物种志》中,将植物按照性器官的数目进行分类,建立了动植物双名命名法,将植物界按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科学分类,改变了之前植物分类中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混乱现象,统一了植物的分类标准,大大方便了科学研究,即使是业余爱好者也能很方便地辨认植物的种类林奈的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而在分类的实质内容上则是采用比林奈更为科学的达尔文的亲缘关系分类方法在林奈的人为分类方法中,他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生态思想,他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而他只是上帝的记录者 二、东方传统伦理思想影响下“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中国伦理思想的诞生以西周伦理思想的建立为标志,它的形成有两大基础,一是农业自然经济的高度分散和君主统治的权力集中,二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宗法制度。

      与西方国家由原始社会进人文明社会进程所不同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开放局面,形成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伦理思想,这几乎囊括了中国全部的伦理思想,包括“道德作用”“道德修养、道德本原”“义利之辩、人性观”等方面中国伦理思想从一开始就面向“人性”和“人道”,它将道德观、宇宙观和认识论合而为一,建立了“宇宙伦理模式”,即“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易传》中写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天人合一”是《易传》对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作出的最突出贡献天人合一”思想也散见于儒家思想的著作中,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庄子・齐物论》则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北宋张载说:“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在中国自然式风景园林的营造历史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自然式风景园林从根本上有别于欧洲规则式园林布局欧洲的勒诺特尔规则式园林,如宏伟的法国凡尔赛宫苑,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其历史渊源,园林设计气势恢宏,特别讲究中轴对称,强调几何图案美景,以意大利台地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

      而中国园林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以非规则自然式园林为主要艺术特征,园林建筑与周围的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交相辉映,是蕴含诗情画意文人情趣的写意山水园林它秉承“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回归自然,溶于自然”的生态理念,彰显出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独特艺术魅力园林总体布局模拟天上星宿图案,并由简单地模仿发展为自觉地对应;园林形制顺其自然、无拘无束、能因山就水,顺势布局,由此刻意地打造山水美景人间仙境,祈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意念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曾盛赞中国的圆明园是出于世界东方民族神仙般的奇妙幻想,用几百年时间构造出来的最伟大的艺术创造,而这样的设计布局也体现了中国生态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意境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学术界至今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理论仍然持有争议,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尚在科学建构之中,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却无可争议,它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随处可见,尽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特定语境下是主要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批判确切提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是美国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他在《历史视野中的马克思的生态学》一文和与布雷特・克拉克合著的《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生态学》一文中阐述了马克思在生态学上的“真知灼见”。

      福斯特注意到马克思在论述关于“劳动”与”自然”的关系时,曾强调劳动者离不开“劳动的自然条件,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山的丰富程度等,劳动是代谢交换的一部分”,代谢包括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质循环、土壤营养循环等,而今还提出了碳循环前生态学”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颂扬达尔文的进化论时,将达尔文所取得的科学成就称赞为对林奈“神学目的论”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以人为维度,指出了环境问题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的密切联系,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聚在各大中心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们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恩格斯在《乌培河谷来信》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中,揭露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在工业文明时期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如工业废弃物随处乱扔和四处散发着恶臭的黑水池塘和脏水河流他在分析了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在阐述人、自然、社会的三维关系时,恩格斯指出:“我们一天天地学会了更加正确地去理解自然规律,学会了去认识在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这种事情发生得愈多,人们愈会重新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 四、三种生态思想的自然观比较 林奈的西方生态思想自然观与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自然观虽然都有神仙上帝的神学宗教色彩,但在形式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自然观则是最彻底的无神论林奈生态思想主张“帝国式自然观”的命题,他在描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阐述了人类是奉上帝之命凌驾于自然之上,居高临下,挥斥方遒林奈生态思想对自然的经济体系排序如下:上帝第一,人类第二,自然第三而中国“天人合一”生态思想自然观则主张人与自然地位对等,应当相互尊重,相互敬畏天人合一”生态思想自然观的地位排序是:自然第一,人类亦是第一,自然与人类合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自然观主张无神论,指出自然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自然决定人类,人类反作用于自然。

      林奈生态思想的“帝国式自然观”来源于神学基督教教义,认为造物主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世界是按照力学原理组装起来的精密机械,齿轮、发条、螺丝、零件咬合紧密,整个世界都是理性和数字的王国大自然的运行机制是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循环往复的机械过程,如同钟表每十二个小时又回到先前的起点一般,正像林奈在《自然的经济体系》中所描写的:水从海洋、湖泊中蒸发了,又变成雨雪的形式重新回到海洋、湖泊中在神学基督教教义思想影响下的西方生态思想自然观,提出“神学目的论”,而在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却是绝对对立的,是主客体相互割裂的“二元论”观点正像恩格斯对这一“神学目的论”批判时所指出的那样:上帝创造猫是为了吃老鼠,上帝创造老鼠是为了给猫吃神学目的论者普遍认为,人类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上帝同时创造了人和一切生物,人类代替上帝统管其他生物,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是大自然的实际统治者,人类拥有对自然物的绝对占有权和绝对支配权,大自然在人类面前,只能被动地处于被掠夺、被侵占、被利用、被工具化的地位林奈生态思想帝国式自然观认为,在造物主上帝面前,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而人与自然之间是不平等的,伦理和道德只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而并不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

      在价值论上,林奈生态思想帝国式自然观主张,自然对人有经济价值,而没有自然本身的内在价值这也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主流思想而相对于中国伦理思想影响下的主流生态价值观,则呈现出另一种意蕴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自然观主张“既爱人,也爱自然”,既不强调人要制天,也不强调天要制人;既不强调以人合天,也不强调以天合人,而是充分承认天与人的物质差异性,从理论上以给予天与人同等价值和同等尊严,给予各自不同的生存和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它将本体论与认识性相结合天人合一”生态思想自然观明确地视天与人同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主张“万物平等”,但这也不同于西方近代另一种浪漫主义作家梭罗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生态思想自然观主张的不是“一团和气”的“合”,而是在承认天、地、人有物质差异基础上的“合”,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人合一”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兼顾“天”与“人”相互尊重,互不侵犯,和谐共存、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自然观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易经》中说,“人道”取自“天道”,天和人各有其道,即各有各的规律可循宋儒程朱以“天理”为本,坚持“顺从自然,顺势而为”天人合一”生态思想自然观在表述人与自然关系时,突出了“德”的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