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24页2019人教新版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所钻深度12Km,只占地球半径的1/526人类试图用钻井的方法来了解地球内部,但是人类钻井最深处才12,345米,相比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km来说,差距太远,还远不能了解我们地球的内部思考:还有什么方法来研究地球内部呢?依据是什么?1.1.地震波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地震波地震波 分类特点地面感觉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同点纵波(P波)横波(S波)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表格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上下颠簸,破坏性小水平晃动,威力大,是造成地面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较快较慢固体液体气体固体思考思考01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觉到上下晃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先上下晃动再左右晃动;因为纵波的速度大于横波02 地震在海洋中发生时,坐在船上的渔民是感觉到上下晃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只有上下晃动;因为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态中传播,而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2 2.地球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借助于地震波,科学家们画出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曲线图。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观察横纵坐标,说明横波和纵波在图示虚线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纵波传播速度在此处急剧降低由13.3千米/秒突然降为8.1千米/秒纵波传播速度在此处突然增加横波传播速度在此处突然增加横波传播速度由7.3千米/秒突然消失2.2.地球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 借助于地震波,科学家们画出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曲线图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界面上下的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科学家将这两个界面确定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由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出若干个圈层2900千米17千米 地壳 地幔:上地幔、下地幔 地核:外核、内核2.2.地球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地幔:熔融状态外核:液态内核:固态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2.2.地球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壳定义:定义: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厚度:厚度: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最厚达70千米大洋地壳,薄,平均厚度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39-41km最厚的地方达70千米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知识窗 地壳最厚的地方是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的是一座圆椎形的死火山,海拔6310米,由于离赤道近,顶峰距地心的厚度为6384.10千米,而珠穆朗玛峰与地心的距离仅为6381.95千米,比软博拉索山少2.05千米。
地壳最厚的地方 世界上地壳最薄的地方在哪里呢?可能也有人会说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1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然而科学家通过对地球的引力波动的测量发现,距离南美洲圭亚那1600千米、大西洋南部靠近南极洲的地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裂谷,其底部的地壳厚度仅为1.5千米,那才是地壳最薄的地方,也被认为是离地心最近的地方地壳最薄的地方2.2.地球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地幔地幔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地幔: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2 900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2.2.地球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地幔地幔结合教材思考:(1)什么是软流层?(2)什么是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温度很高,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球板块的运动与之相关软流层和岩石圈示意图软流层软流层岩石圈: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2.2.地球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地核地核地核:地球核心部分,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厚度约3400km特点: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地核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内核是密度极大的固态金属球,外核呈液态。
外核呈液态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内核外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0202地球固体表面以上的各个圈层,称为外部圈层外部圈层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1.1.大气圈大气圈定义: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作用:笼罩着地球,使地球上温度变化和缓提供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氧气大气圈中的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2 2.水圈水圈定义: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湖沼河流地下水冰川有多种存在形式3.3.生物圈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是最活跃最活跃的圈层4 4.圈层相互作用圈层相互作用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地幔内核外核水圈岩石大气圈地壳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小结:地球的外部圈层小结: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示意圈 层组 成 特 征相互关系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大气圈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减少流星体撞击和紫外线伤害,保护地球生命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水圈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组成,海洋是其主体水圈里的水处于循环运动中,连续不规则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存在于其他圈层中,是最活跃的圈层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地震波分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内部圈层的划分地壳地幔地核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1.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A.纵波B.横波C.纵波和横波D.无法判断2.莫霍界面大约位于该地地下:()A.5Km处 B.17Km处 C.33Km处 D.2900Km处课堂课堂练习练习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大气圈,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2)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_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3)当地震波运动至莫霍界面处时,纵波与横波的波速都会_,莫霍界 面 以 上 的 部 分 称 之 为 地 壳,请 据 图 分 析 陆 地 部 分 地 壳 厚 度 的 特 点_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增加山地、高原地壳厚度厚,平原或谷地地壳薄(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厚)。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