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著作权法重点:著作权人及其权利.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29211882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97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著作权法释义著作权人及其权利第九条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释义】本条规定了著作权的主体一、著作权人的种类著作权人,即著作权权利义务的承受者,又称著作权主体著作权法第九条原规定:“著 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现该条 修改为:“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据此,著作权人包括创作作品的作者和未参加作品创作而承受著作权的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依照民法通则,公民、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权利的主体著作权是一种民事权 利,公民、法人自然也可以成为著作权人法人可以成为著作权主体,法国、日本、俄国、意 大利、波兰等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有规定如俄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四条规定,法人依据本法典 规定的条件和范围享有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更是明确规定法人可以是著作权人国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在某种情况下,国家可以成为著作权人意大利作者权法对此曾 有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为:由国家、省、市镇创作并承担经费和以其名义发表的作品,作者 权归国家、省、市镇所有在我国,国家成为著作权人通常有四种情况:第一,公民、法人将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赠给国家,国家即为著作权人。

      第二,作者不明的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 权利收归国有第三,非集体所有制组织的公民死亡时既无继承人又无受遗赠人的,著作权中 的财产权利归国家所有第四,法人终止,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人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 归国家所有二、著作权人的不同含义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属于作者,作者是该人身权的主体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未转让时,作者又是该财产权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就是完全的著作 权人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分离于作者,作者将该财产权转让后,权利的承受人即是著作权中 财产权利的主体,通常也称其为著作权人作者将著作权中的部分财产权利转让他人的,他人 即是享有部分财产权的著作权人作者将著作权中的全部财产权利转让他人的,他人即是享有 全部财产权的著作权人著作权人是公民的,其死亡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转移给权利承受人著作权人是法人 的,法人变更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可以转移给权利承受人;法人终止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利转移给权利承受人在这几种情况下,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承受人也称为著作权人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一)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二)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三) 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四)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五) 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 者多份的权利;(六) 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七) 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 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八) 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九) 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 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 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 的作品的权利;(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 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 有关规定获得报酬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 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0法律教育网【释义】本条是对著作权内容的规定 本条作了修改,对著作权的具体内容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著作权内容是指著作权人对作品拥有什么权利著作权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精神权利, 即本法所称的人身权,与作者的身份密切相关,专属作者本人,一般情况下不能转让;另一类是 经济权利,即本法所称的财产权,是作者利用其作品获益的权利,可以授权许可他人使用,也 可以转让。

      人身权与财产权密切相关,然而又可以相互独立财产权转让后,作者仍有人身权 受转让的著作权人一般只有财产权而无人身权一、人身权民法上讲的人身权,是指与人身密切相连但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分为人格权和身份 权两个方面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本身所应有的权利,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 肖像权、名誉权等;身份权是基于血缘关系或某种法律事实而产生的权利,如荣誉权、家庭关系 中的亲权、监护权等著作权法属于知识产权,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可以按照民法上的人身权理 解,但并不完全等同于民法上的人身权在著作权内容立法上,有两种立法例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国家认为著作权包括人身权与 财产权,英美法系国家认为著作权仅为财产权,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按一般人格权由普通法保护, 在著作权法上并不规定人身权我国采用大陆法系的做法,著作权包括人身权与财产权两部分 我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属于继承的范围也就是说,著作权分为人身权与 财产权,财产权可以继承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四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 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其中“署名”、“发表”的权利为人身权本条规定了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四项权利,一般认为,均属人身 权。

      从外国的著作权法看,人身权并不限于这四项有些国家还规定了表明作者身份权、作品 的收回权表明作者身份权是指,要求被承认为作品作者的权利作品收回权是指,作者有权 在作了适当赔偿损失的前提下收回已经发表的作品收回权被认为是赋予作者的一个极端的权 利,只有在保护精神权利比较典型的国家才能见到,如法国、德国、意大利规定了收回权在世界各国著作权法中,全部规定上述六项人身权的并不多见法国规定了全部的六项权 利,大多数国家只是规定其中的四项或者五项伯尔尼公约只是明确规定了作品的身份权和保 护作品完整权两项精神权利,即使在作者转让了经济权利之后仍然享有在作品著作权转让后, 必要时作者仍有权声明自己是作品的作者,反对对作品进行任何有损于作者荣誉和声望的歪曲、 阉割和其他改动对于其他几项精神权利,公约没有提及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四项权利一)发表权发表权是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还包括决定以何种形式发表和在 何时何地发表的权利所谓“公之于众”是指向作者以外的公众公布,而不是作者把自己的作 品提供给家属、亲友,或向某些专家请教是否公之于众并不取决于听众或者观众的数量,很 多情况下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意向与提供作品的方式。

      向公众发表演讲,听众可能很少,也属于 发表;将作品提供给亲属、亲友,可能观者很多,也不是发表发表权是决定是否发表的权利, 作者只要作出发表或者不发表的决定即是在行使发表权,并不是说作者必须自力亲为去发表作 品才叫行使发表权0法律教育网以复制、发行等方式使用作品,必然要发表作品因此,有人认为,发表权属于财产权, 或者兼具人身权与财产权两种性质的确,发表权与作品的使用密切相关,不发表作品而首次 以复制、发行等方式使用作品是不可能的但是,与财产权同时行使并不表明本身就是财产权 发表权的重点在于是否公之于众如果作者单独行使发表权而不行使具体的财产权,很难说此 发表行为是行使财产权利,如在公众集会上发表演讲,留下遗言其作品在其死亡后可以公之于 世等著作权法在规定发表权时,在很多情况下作了不同于其他人身权的处理如规定了其他 三项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却规定发表权与作者的财产权一样,其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 加死亡后五十年这样规定是从有利于作品的传播出发的,而不是因为发表权是财产权二)署名权署名权是指作者表明自己作者的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作者有权署名, 也有权不署名;有权署真名,也有权署假名(笔名)。

      作者也有权禁止他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作者署名,在一般情况下是为了表明作者身份因此,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是署名权的 应有之义有时作者不署名,或署根本无法表露身份的假名,其目的在于不表明作者身份因 此,不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也是署名权的应有之义在发生侵权的情况下,比如他人将作品 冒充自己的作品,作者有权表明自己的作者身份即使在作者发表作品时不愿表明作者身份而 没有署名,或者署了根本无法表明自己作者身份的假名的情况下,作者也有权通过其他的证据 来证明自己的作者身份因此,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署名权,实际上也包括了有些国家规定的 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三)修改权修改权是指作者有权对其作品进行修改或者授权他人进行修改修改与否, 怎么修改以及是否授权他人修改,都应根据作者的意愿,不应强制修改作品与改编作品不同 这里讲的修改,是对作品内容作局部的变更以及文字、用语的修正改编是指在不改变作品基 本内容的情况下,将作品由一种类型改变成另一种类型(如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或者不改 变原作品类型而改变其体裁(如将科学专著改写成科普读物)四作品的修改之所以必要,一是因为要更好地反映作者的意志,二是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 人的思想、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作者也需要对某些作品作出符合实际的修改。

      作者不但享有作 品产生的权益,也对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和责任负责因此,作者应有修改权,也只有作者才 有修改权作者可以自己修改,也可以授权他人修改授权他人修改,是作者行使修改权,并 不是他人行使修改权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赋予他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修改作 品,如依照本法规定,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这是考虑到报社、期刊 社出版报纸、期刊的特殊的版面要求的需要(对图书出版者并未赋予此项权利)从实质上讲, 修改权仍然属于作者,因为他人只能在法定范围内作文字性修改、删节,不能改变作品的基本 内容和形式修改作品,包括修改未发表的作品和修改已发表的作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 修改作品,在此阶段,一般来说作者可以任意修改作品作品发表之后,作者也可以修改作品, 但是,其修改权的行使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作者行使修改权不能损害他人利益, 或者应当尽可能地减少作品使用者的负担如对图书的修改,应当在图书再版时进行四)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作者保护其作品的内容、观点、形式等不受歪 曲、篡改的权利作者有权保护其作品不被他人丑化,不被他人作违背其思想的删除、增添或 者其他损害性的变动。

      这项权利的意义在于保护作者的名誉、声望以及维护作品的完整性0法律教育网保护作品完整权与修改权是互相联系的,侵犯修改权往往也侵犯了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在著作权立法上,将两者规定成一条的也不少见但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两者的侧重点不 同修改权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志,保护作品完整权主要是从维护作者的尊严和人格出 发,防止他人对作品进行歪曲性处理以损害作者的声誉因此,修改权维护作者的意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