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无“十二五”创新.docx
16页十二五” 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兴无煤矿“十二五”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八f・ —1—前言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难 得发展机遇分析形势和自身的条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 八大精神和省委政府讲话精神,在福山国际能源集团百万 吨级、现代型、国际化、能源化大集团旗帜引领下,以安 全发展为基础,以转型发展为突破,以和谐发展为追求, 坚持“两化管理”,强化考核落实,抓住“四个按钮”, 推进矿井技改建设,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改善环境,努 力打造优质炼焦煤生产加工示范基地,为“十二五”建设 “平安、富康、绿色、开放、文化、和谐”的新兴无的发 展方向和目标为贯彻我公司的战略思想,保障战略规划的实施,以 科学技术为重要支撑,实现煤炭的的高效、安全、洁净开 发和利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煤炭工业“十二 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安全总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 划原则,明确“十二五”科技工作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工 作:即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以体 系建设为保障,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全面实施科教兴企 战略加大创新投入,强化创新管理,造就创新人才,完 善激励机制,密切企校合作,开展国际交流,增强持续创 新能力,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推动集团公司生产力的快速 发展。
一、技术发展现状<一)煤炭生产技术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兴无公 司”)1928 年建矿,距今已有 80 多年的历史,其间煤矿性 质几经变更,1956 年为公私合营,1958 年转为县营,1990 年到1995年进行了年生产能力 60万吨技改,成为了柳林县 最具实力,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最大县营煤矿,2002 年 6 月由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出资,买断全部国有资产改制 为民营企业,2008 年 7 月在香港实现境外成功上市,成为 了首钢福山资源集团中国区管理中心标志性企业兴无公 司“六证”齐全,机构完善合理,运行科学高效目前拥 有资产 25.6 亿元,井田面积 11.63 平方公里,有职工 1600 余人,其中有研究生一人,大专毕业生 103 人,中专毕业生 341 人,高、中、初级项目技术人员有 162 人,整体上职工 队伍素质较高,业务技术实力雄厚矿井经 2018 年技改年 生产能力达到了 175 万吨,坑口配套洗煤厂年生产能力达到 了 90 万吨,矿井可采 4#、5#、6#、8#、9#、10# 六层煤, 现主要生产 4#、5#主焦煤和七级洗精煤,通过了 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 ISO14000 环境体系认证,注册了“雄 冠牌”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省环境行为评价“绿色”企 业,是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国家“安全高 效矿井”,山西省“管理优秀企业”、“安全生产先进企 业”、是山西省百强企业,吕梁市十强企业。
兴无公司主要采用斜井开拓,布置三个进风井和一个 专用回风立井,三个进风井即主斜井、副斜井、人行斜 井,采用 +760 水平开采,副斜井井底车场布置中央变电所 和中央水泵房及电机车修理车间等,主斜井井底布置主煤 仓,矿井分为两个采煤区,即二采区和三采区,二采区主 采 4# 煤层,开拓 4 条下山,两条进风,两条回风,沿下山 两翼布置走向长壁式综采工作面;三采区主采 5#煤层,开 拓了三条下山,两条进风,一条回风,沿下山布置走向长 壁式综采工作面 4#、5#煤层各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均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安 装支撑掩护式支架,电磁调速电牵引采煤机 4#、5#煤层 各布置两个综掘工作面,均采用综掘机落煤,采用“锚杆 + 锚索+W型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二)煤炭安全技术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布置三个进风斜井和一个专 用回风立井回风立井安装2X450kw的两台主扇4#、5# 煤层分别独立通风, 4#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用“二进二回” U 形通风系统, 5#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用“ U+L 形”通风系 统,4 个综掘工作面均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各变电所、硐 室等均采用独立通风<三)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坑口配套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a的选煤厂,主要设备从澳大利亚、美国等多个国家进口,洗选流程为:原煤选 前准备,脱泥混合入选,有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 选,煤泥二次分选、一次浮选,尾煤浓缩压滤,生产工艺 达国家一流标准。
<四)矿山机电技术 主井工业场地建有一座 110KV 变电站,分别引自青龙 110KV 变电所和穆村 110KV 变电所,两回路分列运行,一 回路工作,一回路带电备用地面共设有三个变电所,满 足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生活设施的供电需求矿井井下电 压为10KV,下井高压4趟井下共有三个变电所,即中央 主变电所、二采区变电所及三采区变电所,均采用双回路 供电变电所内均安设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隔爆型 干式变压器及矿用隔爆低压馈电开关等各采掘工作面及 配电点均实现了独立供电,综掘工作面实现了“三专两闭 锁”和“双电源自动切换”<六)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面,近几年兴无发展较快,投入也 多,取得的成果也初见成效,但在高效快捷使用方面还不 全面,不深入,更主要的是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 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因此在这方面加大适用与开发力度, 以科技应用开发手段推动企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是今后 的努力方向在充分引进并吸收当今先进信息化技术基础上,加大 实用技术研发能力,为企业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全面升级做出品牌效益,全面加强信息化工作,制定了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和《信息化标准化 集》,数字化矿山建设全面展开,“测管控制”一体化步 伐明显加快。
运用 OA 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简化两级 机关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各系统运转贴近基层实 际,提高了重大决策的执行力<七)瓦斯利用技术我矿属于高瓦斯矿井,瓦斯储量超过615.36Mm3,矿井煤 层瓦斯储量比较丰富,我矿为了将瓦斯利用起来,积极响 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与政策,大力推进瓦斯综合利用工作, 变害为宝,保障煤矿安全,节约利用能源,保护生态环 境,我矿现将煤矿井下抽出来的瓦斯,全部予以利用,目 前,主要是利用瓦斯发电和取暖目前,矿井在前元庄地面建立瓦斯抽放泵站 2 座和瓦斯 发电厂一座,发电厂共装有型号为IFC6,功率为500KW的 发电机组10台,装机总容量5000KWh,矿井2018年共抽 放纯瓦斯量 3452.312 万 m3, 2018 年共抽放纯瓦 斯量 3724.6744万m3,其中92%瓦斯用于发电,8%瓦斯用于风机 房、抽放泵站、工业广场区域内的取暖, 2018 年发电量 3463.8MKW, 2018年发电量 3273.6MKW通过抽出的瓦斯进行综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更 为主要的是利用瓦斯抽放系统进行抽放瓦斯,使得煤矿瓦 斯抽放由被动变为主动,达到“以抽保用,以用促抽”的 良性循环,为企业、国家、社会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真正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稳定 的生产。
<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公司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落实 “人才强企”战略,把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人才的作用放在技 术创新工作的首位,建立了技术创新体制、技术创新人才建 设,重视产学研合作,还有相关的激励机制措施二、主要技术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公司“十一五”期间实现了 175万吨的大发展的目标,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煤炭工业是传统基础产业,技术 和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在资源勘探、开发开采,安全生 产、加工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公司制定了今后五年的 发展规划,到 2018年科技贡献率要达到65%,因此我们面 临着许多的问题,主要有:煤矿自然条件差,地质灾害危险多 地质条件复杂,导致自然灾变危害多,容易引发重大 事故,给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困难煤矿机械化程度低,先进安全技术装备不足机械化程度较低,且监控系统装备不完善,尚未实现 网络化管理,部分设备功能落后尚未建立综采集控监测 系统,地质信息检测系统及皮带监控系统,电气设备超期 服役煤矿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差,管理落后煤矿用人过多,农民轮换工等从业人员构成煤炭生产 一线主体,整体文化水平低,素质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和能力,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职业危害严重煤矿现患尘肺病人数及死亡人数每年在增长,另外, 煤矿的其它职业危害,如噪声、震动等也相当严重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大量存在因为煤矿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开采条件的多变性,而 且存在着瓦斯、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的存在 增加了矿井的不安全度加上煤矿作业空间十分狭小,照 明条件差,大量隐患存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和井下 各个场所,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因此, 煤矿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苛刻的作业条件,形成了大量的危 险源和事故隐患煤矿安全生产的科技发展需求<1)充分调动公司广大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力量,建立 适合公司科技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体系;整合社会资源,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这是今后兴无科技工作 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2)加强煤矿安全的基础课题研究,摸清灾害的致灾 机理、发生演化过程,攻克主要灾害防灾抗灾和救灾的重 大理论问题及重大技术难题<3)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性应用技术进行攻关研 究,为控制重特大事故提供有效的技术<4)加强对生产技术进步所出现的新的技术难题进行 攻关研究三、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科技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 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围绕行业科技发展实 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 提高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为主攻方向,科学谋划,前 瞻布局,加强统筹,凝聚目标,不断完善行业自主创新体 系,开展煤炭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建设科技示 范项目,培育科技领军人才,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由要 素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发展思路汇集,总结分析与整合近十年来科技成果资源,建立 科技创新控制与管理有效机制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开展好科技创新基础课题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以企 业投入为主,开展好先进技术应用研究、建立科技创新及 重点关键技术研究示范项目项目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 力技术支撑,为企业现代化建设、提高生产力水平提供技 术保障<三)发展目标 以煤矿主要灾害为对象,提高煤矿防灾抗灾能力和企 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为重点,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为目的,构建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和技术保障机制为煤矿灾害治理长效机制的基本形成、煤矿事故的有效控制、职业危害显著降低、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全面提高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保证1、煤矿灾害的监测预警方面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是防治事故发生的关键,加强对煤 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监测预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煤 矿安全工作的重点<1)瓦斯煤尘爆炸动态监测、预警技术应用研究<2)煤矿采掘工作面、采空区,老窑破坏区自然火灾 连续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3)呼吸性粉尘浓度和沉积煤尘强度监测技术与防治 技术的研究<4)以矿井通风,预防瓦斯及防治水灾害为主线的安 全管理数字化三维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5)推广总线式实时监控制技术,促进信息化技术在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中的应用,提高监测监控技术水平,为 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完善全矿井综合 数字化模拟三维监控系统。
2、灾害事故的防治方面根据煤矿灾害存在和发生的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必 要和准确的技术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需要对以下重点难点 问题进行科技攻关<1)瓦斯灾害易发区判识系统和防治综合技术的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