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的发现》教案.doc
7页人教五下8 童年的发现【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素材】 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检测预习1、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的发现》2、检测字词预习:(课件展示)(1)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谁能读准以下词语:胚胎(pēitāi) 祸患(huòhuàn) 滑翔(huáxiáng) 双臂(shuāngbì) 天赋(tiānfù) 淘气(táoqì) 妨碍(fángài) 细胞(xìbāo) 繁殖(fánzhí) 岂止(qǐzhǐ) 痴迷(chīmí) 厘米(límǐ) 羞愧(xiūkuì) 幸亏(xìngkuī) 驱逐(qūzhú) 迫害(pòhài) 澄澈(chéngchè) 困窘(kùnjiǒng) 草履虫(cǎolǚchóng) 随心所欲(suíxīnsuǒyù) 运转(yùnzhuǎn)自如(zìrú) 绞尽脑汁(jiǎojìnnǎozhī) 情(qíng)不(bù)自(zì)禁(jīn)(2)看图理解词语:(课件展示)胚胎: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由卵受精后发育而成。
草履虫: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体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从背上看,形状像倒置的草鞋底3)根据大意猜词语:(课件展示)抵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听凭自己的意愿行事,想怎样就怎样——随心所欲形容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来用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一本正经水清见底——澄澈形容为难,感到难办——困窘(4)书写指导:“胚”的右边是“丕”不要少写一横;“岂”的下边是“己”,不是“已”;“亏”在书写时注意上横短,下横长3.紧扣重点,读中有悟“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课件展示)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4、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5、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课件展示)我的发现竞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格外高兴、得意……)带着这种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二、围绕“发现”,感受语言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请你默读3-12自然段,找找哪几句话能帮助你既简单又明白地说清“我”是怎样一步步发现这一规律的,把它们划下来。
交流概括板书:(课件展示)梦中飞行——老师解答——激发想象——发现规律2、在朗读中理解感悟,感受语言和写法课件展示)梦中飞行部分语句: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老师解答部分语句(分角色朗读) (课件展示)“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老师解释说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激发想象部分语句:(课件展示)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发现规律部分语句:(课件展示)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出发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
) 三、说话训练,设置疑问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课件展示)2、说说生活中自己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3、九岁的“我”为自己了不起的发现感到兴奋和激动当三年后再次想起自己的发现,“我”为什么会笑呢?这笑跟发现有什么关系?和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关系?同学们课后可以思考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再重点讨论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趣朗读 1、听写词语: 祸患 惩罚 滑翔 天赋 解答 渴望 推算 绞尽脑汁 2、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可以借助听写的词语想象过程二、了解笑因,感受成长1、(课件展示)“又过了三四年……”句段,引导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课件展示) (1)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课件展示)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三、结合课文,赏析作者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件展示)(敢于提问、大胆探索、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有着执著的精神……) 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四、联系生活,总结交流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体会,如:“发现童年的胡思乱想,异想天开也是一种发现、创造”“童年很美好,可以漫无边际的幻想”“我们也要培养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 五、布置作业 1.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重点写清发现了什么和发现的过程,恰当运用对话、心理、想象等描写方法课件展示) 2.收集同学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梦中飞行——老师解答——激发想象——发现规律富于想象 执着探索 幽默风趣【教学反思】本课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紧扣“发现”一词,自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即“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结果怎样?”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本文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真实可感,又极具情趣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评价,教学后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写法,写写自己的发现,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