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医学统计试题.docx
48页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A卷)(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 学号: 电脑号: 试题号: 一、 单选题: 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1.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 A. 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E.标准误2. 测量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间断性资料E、分类资料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4.抽样的目的是:(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研究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 D、研究误差 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5. 下面哪个不是样本的指标( )A、`x B 、p C、r D、s E、s6.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A、正偏态分布资料 B、负偏态分布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 D、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 E.不对称分布的资料7.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 A μ1≠μ2 B μ1=μ2 C X1≠X2 D X1=X2 E X1=X28. 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 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 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 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 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 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9. 在假设检验时,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当拒绝H0时,则( )A. 增大了第一类错误B. 减小了第一类错误C. 增大了第二类错误D. 减小了第二类错误E. 以上都不正确10.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 )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11. 两个样本含量分别为20和30的样本作t检验, 自由度为: ( )A.50 B.49 C.25 D.24 E.4812.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 (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绝对数 E标化率13.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 )A行数×列数 B n-1 C N-k D(行数-1)(列数-1) E行数×列数-114.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A 构成比 B 相对比 C 绝对数 D 率 E变异系数15.欲比较两地死亡率,计算标准化率可以( )。
A.消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B.消除两地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C.消除两地各年龄组人口数不同的影响D.消除两地抽样误差不同的影响E. 以上都对16.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________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 )A T<5 B T>5 C T<1 D T>5 E 1 A. 随时间增加而增加B. 随时间增加而减小C. 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后来随时间增加而减小D. 不随时间改变E. 视具体情况而定22. 下列有关log-rank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的整体比较B.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某时间点的比较C.log-rank检验属生存曲线比较的参数法D.log-rank检验中,各组实际死亡数必等于理论死亡数E.log-rank检验的自由度为123.方差分析的目的: A、 比较均值 B、比较标准差 C、比较均方 D、比较离均差平方和 E、比较变异系数 24.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 SS 组内 A.各个总体方差相等 B.各个样本均数相等 C.各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D.各个总体均数相等 E.两样本方差相等 28.符合 t 检验的数值变量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不拒绝 H0 时 A. 第一类错误增大 B. 第二类错误增大 C. 第一类错误减少 D. 第二类错误减少 E. 第二类错误不变 29. 在作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已知 n1、n2 均小于 30、总体方差不齐且极度偏态的资料宜用 A.卡方检验 B. 秩和检验 C. t 检验 D. z检验 E. 方差分析30. 两小样本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 A. t 检验或秩和检验均可 B. 用秩和检验 C. 用 t 检验 D. 符合 t 检验还是秩和检验条件E.方差分析31. 由样本算得相关系数 r=0.88,说明A. 两变量之间有高度相关性B. r 来自高度相关的总体C. r 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为大于 0 的总体D. r 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不为 0 的总体E. 以上都不一定对32.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残差标准差反映A y变量的变异度B x 变量的变异程度C 扣除 x 影响后 y 的变异程度D 扣除 y的影响后 x 的变异程度E 回归系数 b 变异程度 33. 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R2越接近于1,说明A、相关系数越大 B、回归方程的显著程度越高 C、应变量的变异越大D、应变量的变异越小 E、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越大34. 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 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 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35.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分布 A. B. C. D. E. 36. 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 A. 95% B. 99% C. 50% D. 1% E. 100%37. 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A.μ+1.96σ B.μ-1.96σC.μ+2.58σ D.μ+1.64σE.μ-2.58σ38. 统计表的主要作用是 A. 便于形象描述和表达结果 B. 客观表达实验的原始数据 C. 减少论文篇幅 D. 容易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 E. 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和便于分析对比39. 高血压临床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考虑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血压的动态变化和改善情况,为了直观显示出两组血压平均变动情况,宜选用的统计图是 A.半对数图 B.线图 C.条图 D.直方图 E.百分条图40.在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中,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节省样本 B.提高分析效率 C.克服共线影响 D.减少异常值的影响 E.减少混杂的影响41.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 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 A. 简单相关系数 B .复相关系数 C. 偏回归系数 D. 回归均方 E. 决定系数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回归方程作方差分析,检验统计量F值反映的是 A.所有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性回归关系B.部分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性回归关系C.自变量与应变量间存在的线性回归关系是否较强D.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E.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43. 在多重回归分析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乘以一个常数,则 A. 偏回归系数不变、标准回归系数改变B. 偏回归系数改变、标准回归系数不变C.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不改变D.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改变E.偏回归系数和决定系数均改变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 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 A. 简单相关系数 B .复相关系数 C. 偏回归系数 D. 回归均方 E. 决定系数45. Log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