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无音乐伴奏的舞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王哥
  • 文档编号:30590270
  • 上传时间:2018-01-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无音乐伴奏的舞蹈摘要: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随着时代的进步,编创者思维方式的拓展,舞蹈艺术走向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舞蹈剧目打破了从开始到结尾都用音乐的传统,出现了在作品中无音乐、无伴奏的现象在舞蹈作品中,恰当运用无音乐伴奏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为作品创造出了意境美,而且让作品有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其更加具有灵性,从而也使得舞蹈作品更加人性化 关键词:舞蹈艺术;音乐伴奏;想象力 舞蹈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动作行为出现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无声的表达,通过肢体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它作为一门艺术的象征,它运用规范化、有组织、有节奏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任何艺术作品的追求都是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编刨者思维方式的拓展,舞蹈作品打破了从开始到结尾都用音乐的传统模式,出现了在舞蹈作品中音乐休止、无伴奏的状态,让观众的想象力空间得到无限的发挥,使舞蹈得以个性化的发展本文拟从以下几 个方面对无音乐伴奏舞蹈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无音乐伴奏舞蹈 舞蹈就是一种无声的音乐,它在用它特有的肢体语言向人们诉说着情感和故事,折射出人情、人性和人生的真谛,展示其精湛、无穷的艺术魅力。

      舞蹈艺术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著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情感世界,包括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从而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说到底,舞蹈是人体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而心灵动态又是社会动态的真实写照舞蹈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属于视觉范畴,有形而无声所谓无音乐伴奏舞蹈,就是在舞蹈作品中,没有音乐的出现,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无音乐伴奏舞蹈老子曾经写道:“听之不闻而蕴涵至和,“道生万物” , “有生于无” ,无声之至乐“善始且善成” ,是一切有声之乐的本源 ” (一)无音乐伴奏舞蹈的概述 在舞蹈作品中,恰当运用无音乐伴奏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为作品创造出了意境美,而且让作品有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发挥想象力感受最理想的音乐所谓理想的音乐,即“此乐无声,无为而自然,朴素而虚静,至美至善,不会由美变丑,是永恒的音乐美,绝对的音乐美,即至乐无声” 舞蹈通过舞蹈语言和整体的舞蹈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优秀的审美艺象应当具有比艺术形象本身更加深广隽永的内涵,这种内涵蕴藏在艺术形象内,只有凭借欣赏者的细心体察、玩味、感悟、领会,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艺术意蕴是优秀舞蹈艺象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一般来讲,艺术意蕴还不完全是由舞蹈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比主题思想更加形而上的东西,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超越言象之外、自然含蓄、天机妙悟、悠然神会、绵绵不尽、余味无穷的哲理和诗情,它也是优秀舞蹈艺象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1.无音乐伴奏舞蹈的内涵 “舞蹈是表现人的情感的一种艺术;而人的感情则是有客观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舞蹈所表现的情感则是那种用语言和歌声所不足以表达的情感 ”无音乐伴奏舞蹈的内涵,既是引起观众的共鸣,具有一种传情达意、 “以此物幽彼物”和寄托“隐含意念”的比喻和寓意的功能同时,它是舞蹈中前面一系列动作所要表达的“结果” ,也是后面某些动作所要表达的“原因” ,为舞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无音乐伴奏舞蹈的特点 舞蹈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肢体艺术在舞蹈作品中音乐的休止、无伴奏的运用,形成一种“节奏”的对比和内心的冲击,为作品创造出“意境美” 。

      舞蹈能使音乐获得某种可能的视觉印象,给音乐作出可见的解释并不是一切不同特点的东西都可以相互弥补比如一些无声的物体,像桌子、椅子等等,音乐不能够和它们发生什么有机联系 二、无音乐伴奏对舞蹈表现的作用 舞蹈综合了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空间也就是舞蹈作为视觉艺术的一面,以人体为物质载体,立体地呈现对空间的占有与运用;而时间则意味着舞蹈必须“表现着一个连续的、进行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舞蹈才有可能实现其艺术的生命历程 (一)无音乐伴奏在舞蹈作品的应用与范例 无音乐伴奏舞蹈的应用在舞蹈作品中,恰当运用无音乐伴奏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为作品创造出了意境美,而且让作品有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其更加具有灵性,从而也使得舞蹈作品更加人性化音乐的休止、无伴奏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能形成一种“节奏”的对比和内心的冲击,更能够深刻地表达感情引起观众的共鸣,具有一种传情达意、 “以此物幽彼物”和寄托“隐含意念”的比喻和寓意的功能同时,它是舞蹈中前面一系列动作所要表达的“结果” ,也是后面某些动作所要表达的“原因” ,为舞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舞蹈编排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这种无声的艺术,那将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1.无音乐伴奏为舞蹈创造出新的意境美 “意境”来自于文学艺术中的专业术语,是作者得于心、观众会于意的产物着名舞蹈家贾作光很精辟地论述了这个观点:“意境就是景与情的交融,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意完善结合 ”从审美欣赏角度来看,艺术意境的创造是靠审美创作者和审美欣赏者共同完成的在无音乐伴奏的状况之下,作品给予编导和表演者更大的创造意境的平台在无声的环境中,舞者对作品的控制力来自于内心真实感受,舞者内心的音响带动他的肢体语言牵动了欣赏者的情绪,制造出作品用音乐无法表达的意境想要这种若有似无的意境能够更充分地展现在舞蹈作品里,我们不能单纯只靠音乐与舞蹈一成不变的组合,更多的是需要音乐与舞蹈的多元化结合,不仅仅在作品中注重流动的音乐与舞蹈结合,同时也注重音乐休止、无伴奏手法在舞蹈中的运用,给作品营造高境界的“意境美”   例如:贾作光的《海浪》在舞蹈动作的处理上,开端是以静止的形式出现,演员背向观众,坐在平台上,伏腰低头,慢慢地张开双臂,像要把整个大海拥抱起来,这里没有音乐当音乐慢慢响起,一只只海燕在海面上飞舞,让人感觉一种浩大的气势,忽而海燕展翅,忽而波浪起伏,这两种形象互相配合而且有机地连接起来,赋予了整个舞蹈诗的意境。

      2.无音乐伴奏为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无音乐伴奏的运用,在整个舞蹈欣赏的过程中,改变了观众被动欣赏的心态,而是给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后面有声的部分 例如:作品《读梁祝》中,编导在这部 6 分 20 秒的作品中,在剧目的开端整整 1 分 30 秒没有使用任何音乐这 1 分 30 秒所占的是全剧时间的 1/4 左右,给人唯一感觉就是寂静,舞台上灯光昏暗,只看到一人在捧书夜读, 周围的一切都很平静,正是这种安静衬托出他不安逸的思绪,从而带动观众的情绪时起时伏正是由于这里的“静” ,才能使欣赏者用心去探究表演者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情绪;作品一开始就给了表演者和欣赏者无限的遐想当音乐响起时,舞者的表演进入了另一个阶段,观众的情绪也为之一振,随即进入另一个想象的空间,去探索新的韵味在这样的情景下,观众和舞者都已完全沉浸到作品中 此作品的编者抓住了观众善于想象的特点,来引导观众对这一时段无声作品的兴趣不减虽然是无声的,但是笔者相信每一位用“心”的观众都会知道此时的无声是相对的,其实在每个不同的欣赏者心中都赋予了它不同的声响、不同的乐音,这样的音乐才是最有意义、最美妙动听的音乐。

      3.无音乐伴奏让舞蹈艺术更加人性化 无音乐伴奏舞蹈使人们在欣赏时容易进入角色,用心感受舞蹈,感受舞者的喜、怒、哀、乐,加深舞蹈内涵,使舞蹈艺术更加人性化 例如:舞蹈作品《我心中的世界》 ,主要是表现一个盲女心中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剧目的开头无音乐伴奏,一个看不见东西的人,周围的世界即使再喧闹,对她来说依旧是寂静的,编导用一个安静的环境来反映盲女的生活状态,给这一剧目定下了哀伤的基调音乐响起,盲女尽情享受着自己心中所想的世界,原本以为自己也能感受到和其他人一样的快乐可音乐再次消失了,盲女又陷入了绝望当中,她要面对的依旧只是那黑暗无声的世界剧目的尾声没有了音乐,没有了任何声音,也没有了女孩的笑容,只剩下内心永远的落寞这个剧目的音乐编排巧妙恰当,前后呼应,使得剧目的整个情节生动感人,人们在欣赏时容易进入角色,和女孩一起感受人生的坎坷与无奈 “静”在舞蹈作品中运用得恰如其分,赋予作品更深的人性化内涵 4.无音乐伴奏使作品更具灵性 无音乐伴奏是对欣赏者听觉疲劳的一种解放,这样的解放客观上促使了欣赏者对后面的作品产生强烈的关注欲望,也就在另一个层面加大了作品的灵性给予作品更强的生命力 例如:舞蹈剧目《出走》 ,青年编导万玛尖措把蒙古族传统舞蹈语汇与现代舞相结合,体现了他对新民间舞的认识和探索,在这部作品中编导应用了音乐这一要素作为他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

      表演者跳到中段时音乐戛然而止,但舞蹈里节奏律动仍在继续音乐停了似乎也预示着舞蹈的停止,但是恰好相反,编导正是以这时的休止给欣赏者一个缓和的倾听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π郎驼咛?觉疲劳的一种解放,这样的解放客观上促使了欣赏者对后面的作品产生强烈的关注欲望,也就在另一个层面加大了此作品的灵性我们欣赏舞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木然地去面对这一切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是,音乐影响情感的方式很特殊,音乐突然袭击我们,它比其他任何艺术更快、更强烈地影响我们的心情只有经过戛然而止,才能感受到突然袭击;只有经过无声的舞蹈,才能感受到有声的强烈一切含蓄的思考与表达都可能在无声中获得更深层的领悟,赋予作品灵性 5.无音乐伴奏赋予舞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 无音乐伴奏虽然为舞蹈作品表演增添了意境美、灵性美、赋予舞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为作品创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一定的时候能够达到更理想的艺术境界,但是由于舞蹈提供给欣赏者的欣赏途径是“视觉、听觉”双重通道,所以这两种感觉应该在作品中达到和谐的状态,不能顾此失彼,脱离音乐讲舞蹈,打破舞蹈的审美规律我们所说的无音乐伴奏的出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只有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这一艺术表现手段,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不能说因为觉得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好或是追求另类,在整个舞蹈作品当中通篇使用,或在不适当的时候随意使用,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破坏作品的完整性以及作品的和谐美感情到深处,无声为妙时,巧用“无声胜有声” ,起到点睛的作用,真正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发挥得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 (二)无音乐伴奏舞蹈在舞蹈作品中适可而止 音乐和舞蹈是一对相互配合的统一体,这一点是无需置疑的,所以一曲好的音乐能够使舞蹈语汇凝练、集中并富于情感,能够提示舞蹈动作及情感的内涵,使舞蹈的思想性和动作性更加丰富舞蹈音乐不仅能给舞蹈以长度、节奏和速度,也能给舞蹈以情感的提示,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才能塑造出完整的舞蹈形象所以说在舞蹈作品中,舞蹈和音乐共同担负着表现思想内容、刻画人物形象的任务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音乐的内涵和思想更加活跃起来,给人以音乐形象的流动美之感 在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品中,音乐起着辅助的作用,音乐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的主题和氛围,一个舞蹈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内容或者情绪,就应该运用什么样的音乐在舞蹈中音乐是为动作而存在的,而不是动作为了音乐这个问题可以分两部分来说: 1.编导可以先构思作品,先立意,确定要表现的内容,再来构思结构和编排具体的内容,然后请作曲家根据舞蹈作品的内容情绪,构思、创作与之相符合的音乐。

      2.舞蹈编导先选定一个好的音乐,受音乐的感染,在音乐的基础上编排出漂亮的舞蹈这就需要很好的把握住音乐的风格,发挥想象,运用编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