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2010-201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学分认定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8页山东省潍坊市三县2010-201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学分认定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本卷共30小题,每题1.5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含有的元素都是生物体所必需的B.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碳元素C.H1N1病毒和桃树共有的元素有C、H、O、N、PD.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3.下图是某双链DNA片段及其控制合成的一段多肽链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转录的模板是乙链 B.上图所示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细胞质基质中C.转录形成的mRNA片段中至少有18个核糖核苷酸6个密码子D.若箭头所指碱基对被替换,则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不会改变4.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C.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5.“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下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也会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减少大气中CO2C.生物群落内部碳传递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6.人体细胞中,由T、C、U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A.3种 B.6种 C. 4种 D. 5种7.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A.都能进行细胞分裂,都存在细胞周期B.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内都有转录和翻译过程C.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D.三者都有细胞壁,细胞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8.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
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B.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C.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hm]9.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A.每个植物细胞都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植物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C.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10.神经冲动在神经中枢内的可能传导途径是A.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B.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11.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 A.人的胰岛素和雄性激素 B.质粒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动物的肌糖原和抗原 D.植物的纤维素和维生素12.下列各项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四分体 B.双链DNA分子 C.染色体组 D.非同源染色体13.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肠腺分泌肠肽酶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D.受精作用的完成14.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C.B到C的变化过程可能是因为天敌捕食成功率增加的结果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15.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 D.随机交配16.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其主要原因是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C.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17.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体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18. 如下图所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一次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19.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最可能是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B.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D.1分子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形成1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1、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1C.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D.甲细胞的中心体复制,发出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2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错误的是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④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⑥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A.②⑥ B.④⑤ C.③⑤ D.①④2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抑制膜上载体的活动不影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 B.电镜下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以用于吸收光能 D.酵母菌和结核杆菌都含有DNA、RNA和核糖体24.异体器官移植手术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D.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25.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c所代表的结构物质及基因重组可能发生的时期是 A.DNA 甲时期 B.染色体 丙时期 C.染色体 乙时期 D.DNA 丁时期 26.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有些病毒基因能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C.癌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快、分裂周期更长 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27.人口调查中,发现某种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低,则可初步判断该病属于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Y染色体遗传2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29.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的是A.根的向地性 B.茎的向光性 C.除草剂的应用 D.顶端优势30.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俗称屎壳郎)提高了“生活品味”,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B.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C.该蜣螂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蜣螂与普通蜣螂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高二模块学分认定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Ⅱ卷(选择题 共55分)题 号3132333435Ⅱ卷合计得 分31.(11分)下图甲表示某动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图乙是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Y代表 ,三分子化合物a经 可形成三肽2)C2为 ,能发生C1→C2过程的场所有 3)细胞中C2→A 过程遵循的原则是 ,研究A2合成与分泌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4)图乙根尖分为a、b、c、d四部分,它们的形成是细胞 的结果,其中 (用字母表示)区域细胞最可能产生新基因5)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很难找到连续分裂的图像,其原因是 。
图乙中④结构称为 ,若将图乙中放大部分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 32.(11分)下图甲表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图乙为有关的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回答:(1)图甲反映的是 分裂过程中核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过程,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用 段(用字母表示)表示2)图甲中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此过程中染色体的重要变化是 3)图乙中A处于图甲中的 段(用字母表示),此时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 = ,A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4) 图乙中B表示的是 分裂,细胞名称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