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136233214
  • 上传时间:2020-06-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正 比 例 的 意 义》教 学 设 计课题名称:《正比例的意义》(六年级数学)教材简解:《正比例的意义》是小数新教材第12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知识,认识了常见数量关系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在单元共安排了三道例题和一个练习,其中讲正比例的是前两个例题学生理解了正比例的意义以后,再探索第三个例题(反比例的意义)就容易多了因此第一课时《正比例意义》的教学最为重要,教材主要安排了例1、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三的1、2题等内容目标预设: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量的特点,并能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难点:能跟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设计理念:1、重视构建基础,培养学习兴趣我从游戏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将两种相关联的量提前认知,有利于分散难点2、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是我本课追求的基本理念3、发展数学意识,体现数学价值重视探索正比例形成的来龙去脉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在学习与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现数学价值设计思路:本课我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从简单的计分比较入手,探索理解“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意义;接着采用自学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办法学习正比例意义;然后让学生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在用文字表示正比例关系基础上探索出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再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运用知识;最后了解学习情况,便于本节课的教学依据“游戏导入——探究新知(自学、合作、交流)——巩固应用——总结反思——检查效果”这一基本模式设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下学习,以求在和谐的合作氛围下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初步感知1、游戏激趣:同学们,平时你们两个同学在一起玩游戏,决定谁先玩,一般用什么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玩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好不好?先听老师说游戏规则,游戏时同桌为一组,一边进行游戏,一边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自己赢的次数,比一比哪位同学最聪明,最有智慧。

      时间30秒,做好准备,游戏预备──开始!2、互动填表:好,时间到,谁来说说你赢了几次?我来了解一下,有赢2次的吗?3次的呢?有赢__次的吗?请同学们注意,赢1次我们就记5分(出示课件)下面请大家算一算你可以得多少分?谁愿意说?(随机在电脑上打入数据)赢的次数1……得分5……(学生没说的次数,教师以提问的形式问:(1)如果赢了x次,该得几分呢?(2)如果得了y分,那么赢了几次?)3、交流发现:同学们,你们看,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回答)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张表,看看表中有哪两个量?引导:赢的次数是1,得分是5,当赢的次数是2时,得分是____赢的次数变成6时,得分就成了____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次数扩大多少倍,得分也随着扩大多少倍)我们再反过来观察:赢的次数是8,得分是____?次数是4,得分是__?次数是2,得分是____?你又发现了什么呢?(次数缩小多少倍,得分也随着缩小多少倍)4、教师小结:也就是说得分随着赢的次数的变化而变化,像这样的两个量我们把它叫做相关联的量板书( 两种相关联的量) 二、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课件出示例1):例1: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123456……路程/千米80160240320400480……1、过渡延伸:生活中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的例子很多,比如例1的两个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相机交流):生a:是相关联的量,时间扩大,路程也跟着扩大;师:你是怎么观察表中的数据发现的?生b:是相关联的量,时间缩小;路程也跟着缩小;师:那么,你又是怎么观察表中的数据发现的?连起来引导思考,相机引导进一步观察并板书(同扩同缩)2、自学例1:请同学们自学书62页例1一直看到猫博士说的话那里完成电脑屏幕上的三个问题(1)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2)分别求出它们的比值;(3)你发现什么?  3、全班交流:先交流以上三点后,再继续交流:比值80表示什么?比较这些比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它们都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并且比值都是一样的说明: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都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板书:比值不变),比值不变也可以说成什么不变?路程与世间的比值不变,也就是什么不变(速度不变),课件出示:=速度(一定)4.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和计算,我们对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有两点发现:第一点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也就是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第二点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

      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的量课件出示: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结论中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精密相联的成正比例”和“是成正比例的量”都是对两种量关系的表述形式就如同某两个人是同学关系,或互称同学一样5.巩固交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请阅读课本第62页的一段文字,各自默读,边读边画再指名读提问:你能读懂吗?在这题中,哪个量和哪个量是成正比例的量?同桌互相说一说为什么时间和路程是成正比例的量,并在全班交流6、“小试牛刀”:完成“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学生自由读题2)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把表格填写完整3)学生根据表中数据,先尝试独立完成表格下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和同桌交流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总价和数量是相关联的量,总价:数量=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5)让学生根据课件上的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7、比较概括: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相同点提问: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2)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总是一定的;(3)两种量都成正比例。

      8、字母表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1)自学公式:教师先问,你能用更简捷的式子来表示正比例关系吗?请自学书本63页上面2)组织交流:谈话,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k(一定)(3)相机总结:这是正比例关系式表达式,对这个式子要这样理解: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比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x和y成正比例4)互动质疑: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想一想:构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三、巩固内化 提高认识  1、独立填空:  自来水每吨2.5元,小红家各月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和()是相关联的量,小红家各月的水费和用水的数吨的()相同,所以()和()成正比例2、再议游戏:同学们,刚才我们游戏中的赢的次数和得分是成正比例的量吗?为什么? 3、做“练一练”  (1)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重点说成正比例的原因4、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与面  (2)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3)东东与爸爸的年龄差一定,东东和爸爸的年龄。

        (4)总天数和星期个数  四、全课总结 交流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五、当堂检测 了解效果(练习十三1、2题)(1)(放轻音乐)学生练习,师巡视 (2)评价交流,了解效果附板书设计:正比例的意义↗同扩同缩两个相关联的量↘比值不变用字母表示:=k(一定)y与x成正比例正比例的意义(2010-04-15 08:15:47)转载▼标签:教育教学内容:国标苏教六年级数学P62-63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的1-3题教材简介:教材通过表中数据,首先让学生充分观察,分析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并且是相互关联的变量其次引导学生探索这两种变量变化的规律,并用数量关系式揭示其规律,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最后学生逐步认识成正比例量的特点,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目标预设:1.经历具体实例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2.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养成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3.探索生活现象中的数学知识,增强发现数学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两种量是否相关联和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设计理念: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把简单的数学知识教复杂,而课堂简约化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收获,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深刻而简约的体验,从而体现数学课的本质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思路: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首先由数量关系的导入作为新知的切入点,其次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来理解并掌握正比例的意义作为新知的增长点,最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等问题作为新知的延伸点力求新知的切入点、增长点和延伸点这三点能构成数学课认知冲突的主线教学过程:一、链接新知选择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1)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80千米(2)苹果每千克6.5元(3)妈妈买6千克苹果(4)小张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2小时(5)小红每分钟打字120个提问:解决的问题用了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式?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第五个条件不能与上面的条件发生联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单价数量=总价,路程时间=速度这两个数量关系式,理解单价和数量、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五个条件与上面的任何一个条件不是相关联的量二、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

      出示例1表格和自学内容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量的量?(2)时间发生变化时,路程怎样变化(时间是原来的几倍,路程也是原来的几倍;时间是原来的几分之几,路程也是原来的几分之几)?(3)与2小时、4小时、6小时相对应的路程各是多少千米?分别求出各组路程和时间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4)比值“80”是三种量中的哪一种量?这种量有没有变化,你能写出数量关系式吗?2.讨论交流1)小组讨论自学内容2)全班交流自学内容设计意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猜您喜欢
      《杨氏之子》教材分析.doc 第十章羧酸幻灯片资料.ppt 五年级语文下册 探索海底世界教案 教科版.doc 2012高中地理 4.3 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湘教版选修3.doc 【备考2014】2013高考地理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人口与环境.doc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学设计.doc 《校园安全教育课》教学教案.doc 2012高考英语考前冲刺Ⅱ专题18 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doc 《林海雪原》名著阅读导学案.doc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湖南省2011-2012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理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公输》教案 新人教版.doc 第十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第一节遗传物质的物质基础资料教程.ppt 三年级数学下册 耕地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doc 高中英语《Frinds老友记》第5季中英文对照完整剧本503 The One Hundredth素材.doc 浙江省2012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阅读理解(46).doc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 一次函数》小节与思考复习(1)(无答案) 苏科版.doc 《模仿小动物跳》教案.doc 五年级语文上册 清平乐 村居 3教案 苏教版.doc 江西省九江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