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通用).doc
4页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场: 座位号:___________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锦屏高级中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1. 与600终边相同的角可表示为(k∈Z) ( )A.k360+220 B.k360+240 C.k360+60 D.k360+2602.在△ABC中,a=4,b=3,C=60,则△ABC的面积为 ( )A.3 B.3 C.6 D.63.把红、黑、白3张纸牌随机地分给甲、乙、丙3个人,每个人分得1张, 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乙分得红牌”是 ( )A.对立事件 B.两个不可能事件C.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D.两个概率不相等的事件4. 函数则f(f(-2020))= ( ).A. 1 B. -1 C. 2020 D. -20205.下列选项中,一定能得出直线m与平面α平行的是 ( )A.直线m在平面α外 B.直线m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平行C.平面α外的直线m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D.直线m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6.甲、乙、丙、丁四人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选拔赛,四人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如表:从这四人中选择一人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最佳人选是 ( )A.甲 B.乙 C.丙 D.丁7.已知△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3,其夹角的余弦值为,则其外接圆的半径R为( )A. B. C. D.8.从甲、乙、丙、丁、戊五个人中选取三人参加演讲比赛,甲、乙都当选的概率为( )A. B. C. D.9.平面α内有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且不为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 )A.平行 B.相交 C.平行或相交 D.可能重合10.在△ABC中,AB=3,BC=,AC=4,则AC边上的高为 ( )A. B. C. D.311.设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A.若l∥α,l∥β,则α∥β B.l∥α,l⊥β,则α⊥βC.若α⊥β,l⊥α,则l⊥β D.α⊥β,l∥α,则l⊥β12.在△ABC中,已知a2tan B=b2tan A,则△ABC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3.如图所示, P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为O,M为PB的中点,给出五个结论:①OM∥PD;②OM∥平面PCD;③OM∥平面PDA; ④OM∥平面PBA;⑤OM∥平面PB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14.已知扇形周长为6,面积为2,则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 )A.1 B.4 C.1或4 D.2或4题号1234567答案题号891011121314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5. 在△ABC中,a=3,b=4,c=6,则bccos A+accos B+abcos C的值是________16. 在某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随意放着编号为1,2,3,4,5的五本书,若某同学从中任意选出2本书,则选出的2本书编号相连的概率为________.17. 在△ABC中,边a,b的长是方程x2-5x+2=0的两个根,C=60,则c=________.18.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在平面α内,若AC与α所成的角为30, 则斜边上的中线CM与α所成的角为________.三.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19.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并分别记为x,y.(1)若记“x+y=5”为事件A,求事件A发生的概率;(2)若记“x2+y2≤10”为事件B,求事件B发生的概率.20. 在△ABC中,已知AB=2,AC=3,A=60.(1)求BC的长; (2)求sin C的值.2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求证:(1)DE∥平面AA1C1C; (2)BC1⊥AB1.22.共享单车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深受我市居民的喜爱.为调查某校大学生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从该校8000名学生中按年级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了100名同学进行调查,得到这100名同学每周使用共享单车的时间(单位:小时)如下表:(1)已知该校大一学生有2400人,求抽取的100名学生中大一学生的人数;(2)作出这些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3.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 C+c=b.(1)求角A的大小; (2)若a=1,b=,求c的值.ABCDPFE24.ABCDPFE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 // CD,CD = 2AB,AB⊥AD,E,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1) 证明:AB⊥PD; (2) 证明:平面BEF//平面P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