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我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思路及对策.doc
7页浅谈我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思路及对策靳彩英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乂将进入•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城 市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密不可分,必须统一规划、协 同建设、综合管理,要坚持公益性、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住建部建城 [2012】166号文《关于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 要求:将城市园林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 重耍内容,推动园林绿化从重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从单一功能向复 合功能转变,从重建设向建管并重、管养并重转变,促进城市生态、 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一、园林绿化概况我市在“十一五”初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在这一期 间也是金坛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的吋期,城市规模迅速扩 张,城市框架快速拉开园林绿化以城市快速发展为契机,以绿地系 统规划为建设依据,以创建为抓手,着力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绿地系 统结构,打造“两环、三片、四楔、多绿化廊道”环网状的绿地结构 框架,营造一个生态宜居的城市在2004〜2011年期间,政府加大了对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一 是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在老城区新建(改造)了春风公园、金沙公园、 愚池公园、南洲公园和华罗庚公园等5座公园,规模达185.6公顷, 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了滨河广场、青年广场、翔 峰绿地、望华绿地等各类游园绿地,满足了市民出行300〜500米就 可进入一处休憩的绿色空间的需求;二是按照生态为先的原则,建设 了下塘河、金花河、电胜河等河道景观绿化以及东…环、东二环、华 阳路、丹阳门路、华城中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绿化,使城市绿地系统结 构得到了完善,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三是在城市外围 实施了省道、县道绿色通道工程,在道路两侧建设了平均宽度达20〜 50米左右的绿化带。
这些生态防护绿地,大量种植适生的乡土树种, 因地制宜,沿河沿道,高低错落,绿量丰富,实现了 “城乡一体、连 接成网、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效果,形成了 “省道县道景观通道、 道口路口园林窗口 ”的鲜明特色,成为金坛园林绿化对外展示的亮点通过多年对绿地系统的构建,金坛市上一轮绿地系统规划冃标已 经实现,并呈现出了明显的效果: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加快了城市 生态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城市居民及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共存,推动 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吋,在全市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先后取 得了 “江苏省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国家园林城 市”及“江苏省人居环境(节约型园林建设)范例奖”等荣誉称号二. 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去年,常州市部署了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高“城镇绿化 覆盖率”指标实施方案根据常州市总体目标,2015年前我市所有 建制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大丁 35%,且城镇绿化覆盖率耍超过40%; 要有50%的建制镇达到“江苏省园林小城镇”标准,且至少要有2个 镇必须创建成“江苏省园林小城镇”,而薛埠镇、尧塘镇作为中心镇必须创成因此,对照目标,分析现状,差距仍很大1、规划层目前我市缺乏统筹全市城乡、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绿地系统规划。
2、指标差距:经测算,我市截止2011年年底城镇绿化覆盖率为34. 08%,距离40%的目标还有5. 92个百分点的差距,总缺口绿化面积为228. 24公顷3、城区和镇区发展不平衡:截止2011年年底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0.73%,而建制镇建成区平均绿化覆盖率只有25.18%,覆盖率高的达到28.74%,覆盖率低的只有7.66%o4.镇区园林绿化机构不完善:机构不完善、职能不明确是导致镇区园林绿化管理缺失的最根本的原因5、城区绿地规划布局不均衡: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规定,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实现居住用地范围内500米服务半径 的全覆盖,出行500米要有一处1000平方米的绿地我市的绿地布 局均衡性不够,指标体系也不够合理,城市绿地类型不够丰富,城市 绿地系统不够完善,要提升绿地系统的综合效益6、现有绿地质量有待提升:近儿年,我市城区现有绿地中树木通过加强管理,长势旺盛,但同吋也带來了树木郁闭度高、层次不鲜 明等缺陷;还有一些灌木由于老化导致生长势衰落,影响了绿化的景 观效果,需要更新提升;公园绿地由于在初期规划中服务设施不完善, 导致公园内服务功能缺陷,还有一些设施由于所用材料使用寿命短, 已经造成破损,存在安全隐患,亟需改造。
7.对现有生态资源保护不够:我市俗有“两山两水六分田”之 说,水系发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特别是长荡湖、钱资荡、白 龙荡、天荒湖、西部丘陵都是极其宝贵的天然资源,可谓“南长荡北 天荒蟹肥鱼壮,东花园西茅峰树绿茶香”,极具地方特色而目前我 市没有一个部门来负责对生态资源保护进行统筹,一些生态湿地因为没有得到保护,已经被作为建设用地遭到破坏,十分可惜三、对策及措施建议 当前园林绿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积极拓展城市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均衡绿地分布,加强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的园林绿化建设 和改造提升;紧密结合城市居民FI常游憩、出行等需求,加快公园绿 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化和绿道建设;推广节约型园林绿化;不断 完善绿地系统综合功能;以保护城市规划区内水系、山体、湿地、林 地等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统筹城乡绿化发展1、 尽快完成绿地系统规划和水系规划: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绿 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或修订T作,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依法报批绿地 系统规划应根据地域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特征,合理设置各类绿地及 园林绿化设施,采取点、线、面、环等多种形式,进行科学布局,形 成完整有机的系统2、 全面开展绿线划定工作:城市绿线划定是对城市总体规划和 绿地系统规划的深化、园林绿化用地的落实及控制,其主要内容应包 括:划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界线,提出绿地建设要求及明确重要植物资 源的保护范围等。
严格执行绿线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城市绿线管理 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建立绿色图章制度及相关绿线管理办法, 加强相关部门Z间的协调协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推进 建立永久性绿地保护机制禁止随意更改规划挤占已建绿地或规划绿 地,强化职能机构的专业统筹与技术指导能力,确保城市园林绿地的 系统性、均衡性及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3、 积极拓展绿化空间:要对城市边角地、弃置地全部实施绿化, 结合市政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墙体、屋面、阳台、桥体、公交站点、停 车场等立体空间绿化4、 均衡城市绿地分布:耍结合旧城改造,通过拆迁建绿、拆违 还绿、破硬增绿、增设花架花钵等形式,加强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等 绿化薄弱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5、 加快公园绿地建设:要按照城市居民岀行“300米见绿,500 米见园”的要求,加快各类公园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公园服务半径覆 盖率大力倡导文化建园,加大对地域、历史、文化元素的挖掘,提 高公园文化品位和内涵,打造精品公园6、 完善居住区绿化:耍加强对新建居住区绿地指标和质量的审 核,并结合居民使用需求,通过增加植物配置和游憩、健身设施,对 老旧小区绿化进行提升改造,完善居住区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服务功 能。
7、 建设林荫道路:要加强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道路分车带和 行道树的绿化建设,增加乔木种植比重,在降低交通能耗、减少尾气 污染的同时,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出行空间,达到“有路就有树,有树就有荫”的效果8、增强绿地防灾避险功能:要通过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和增加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路面雨水引流设施等措施,增强雨洪调控能力,滞留和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结合公园绿地、广场因地制宜设置应急 避难场所,按照相关标准、规范配备应急供水、供电、排污、厕所等 设施并保障M常维护管理到位9、推广节约型林绿化:要针对不同城市水质性、水源性缺水的情况,推广使用微喷、滴灌、渗灌、再生水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 节水技术,探索并推广集雨型绿地建设绿地铺装地面耍使用透水透 气的环保型材料,减少硬质铺装使用比例坚持适地适树,优先使用培育的乡土植物种苗,通过科学配置,营建以乔木为骨干的复层植物群落,减少单一草坪应用,节省建设、养护成本10、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要加强城市规划区内的湿地资 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充分保护和利用城市滨水区域野生、半野生生 境构建滨水绿地,推进城市水体护坡驳岸的生态化建设和修复,纠止 随意改变自然地形地貌、挖湖堆山、拦河筑坝、截弯取直、护坡驳岸 过度硬化等建设行为。
强化城市内自然山体保护和绿化,对违法开山 采石取土造成的裸露、破坏山体尽快实施生态修复11>统筹城乡绿化:要加强城乡大环境绿化,结合城市道路、山体、水系、湿地、林地建设绿化隔离带、绿道、绿廊等,强化城乡 之间绿色生态空间的联系园林绿化建设不能简单模仿大城市,要充 分体现对我市城镇口然山水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者系园林管理处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