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我校思想政治工作.doc
6页浅谈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我校地处农村,属于一所普通初中,学生全部来自农村近年来,在 全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全校教职工发扬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努力拼搏,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多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坚持统筹规划、协调联动、全员参与的原则,形成 了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全面实號思想政 治教育,师德水平,学生素质不断提高现将我校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总 结如下:一、 坚持民主管理,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多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带头讲团结、讲奉献、讲民主、讲科学、讲负责 时时检查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1、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之间 能够拧成一股绳,形成了较强的工作合力,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2、 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加强思想、道德品质、作风等方面的修养, 要求教职工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树立了良好的班子形象3、 廉洁自律,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学校领导理论联系实际制定 了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在群众关注的财政收支、招生、评职、评先、调 资等工作中实行公开、公正、公平,让群众监督4、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做群众的贴心人校长、主任深入教研组与教 师谈心,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
在生活 上视教职工为亲人校领导班子的这种工作作风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了良好 的形象,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广大教师焕发了 “甘于清苦、 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真正树立起了比思想讲风格,比协作讲 团结,比贡献讲成绩,比工作讲奉献的良好风尚二、 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深化德育教育工作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德育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这个各种社会观念充 斥的时代,学校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以丰富多样 的形式加强了德育教育工作1. 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根据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校通过长 期探索创设了主题班会,通过这些班会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关 爱关爱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主题鲜明, 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家 长、社会的肯定2. 我们充分利用报栏、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 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校内各项量化管理都能够在校内报栏 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寓教育于活动当中,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等活动, 以此启动师生心声交流,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感情,形成和谐的师生 关系,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
4. 密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认真协调,真正使三结合教育“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1) 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共同推进学校发 展2)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针对留守儿童各班建 立档案,班主任为主加强与其家长的沟通并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留守儿童, 使其健康成长3) 积极加强与公安司法部门的联系,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全力营 造良好社会环境4) 学校开设“留守儿童”之家,受到学生的欢迎三、 紧抓课改,提高教师素质,教学渗透德育,活动启迪学生1、教育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为主线各各科教学都注意“授人以渔”,突出教育的孵化功能,使学 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2、 学校鼓励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学生容易接 受的教学方法,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铺垫教学方法的设计上突出每 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教师虚怀若谷地听取学生反映,设身处地的为学 生着想3、 加强因材施教,为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才华提供各种途径、空间 和自由,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鼓励学生个性发展4、 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建立教 师业务档案,教育教学评价方案、课改方案、奖教奖学方案等,围绕教师 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评优、职称晋升等,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管理、民主 平等、团结尊重的人际环境。
四、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设温馨校园,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几年来,学校有层次有步骤的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建设活动K科学规划校园整体布局,努力推进学校建设我们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以创造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条件为突破口 近年来,学校新建了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图书 室、物理和化学实验室、有线和无线因特网、已全面使用学校网络接入 光纤,高速安全,便于每位教师利用自己的电脑,进行学习,方便工作提 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多媒体教室内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收看各学科知识和专 家名师授课2、 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团结、勤奋、文明、守纪”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 的教风;“勤学、善问、多思、博闻”的学风;无不时刻激励着学生的斗 志班级中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刻提醒着学生; 巨幅《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让同学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走廊墙 壁上悬挂了名人名言以及班级标志牌等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 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3、 人人参与,构建班级文化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 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 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 设。
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内的黑板报是学生们自我展示的舞台,绘画、 书法、诗歌散文等作品昭示着学生的智慧,洋溢着学生的个性我校正在 努力打造和谐,文化气息浓厚的班级氛围总之,几年来,我们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职工精神面貌、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思想 政治工作正朝着日益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方向蓬勃发展几年来,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综合农 村中学教育的特点,可以看出,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 —、面临的困难和障碍1、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新型人才贯彻教育方针,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将德育放在首位 农村中学又有自身的实际情况,学生家长劳动艰辛收入微薄,渴望子女成 才、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的愿望异常强烈,因此给了学校 更大的压力,教学质量、高考成绩一度成了衡量学校办学效益的唯一标准, 应试教育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这决定了学校重视智育而忽略德育,学生 得不到全面发展,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容易使学 生成为高分低品、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不利于培养适应新形势的时代英才。
2. 教育主体的不成熟性初中教育的主体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年龄在15岁左 右,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筹划未来、奠基终生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再是天真无邪的儿 童,内心世界比较丰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的不成熟性,自我意识过强、看待问题的片面性、情 绪的不稳定性都是青春期青少年特点的充分体现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 值观出现偏差,他们眼中只有自己,没有集体和别人;只有自由,没有纪 律;轻视知识、胸无大志、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守纪律、粗言秽语; 有的学生娇气十足、懒惰成性,缺乏自理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一些学 生不爱劳动,只讲吃穿,缺乏必要的传统美德厌学、辍学、离家出走、 早恋等现象应有尽有都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因此,德育工作 必须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务求实效3. 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中学生教育缺失现象日益严重他们有的隔代监护,有的亲戚监护,有的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没有 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唯我为大等现象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行我素、爱慕 虚荣、多愁善感、固执己见、表现自我、标新立异、逆反心理的种种表现4、 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家庭教育的误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任 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 用,它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并进而影响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现在随着独生 子女家庭的增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他们的成才观是“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上大学、读博士但他们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德育 教育娇宠溺爱,不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当着孩子的面抽烟、喝酒、打 牌的大有人在;有些父母出外打工,导致隔代溺爱严重,这在农村尤为突 出,这使得一部分家庭的孩子失去、甚至完全失去应有的家庭教育致使 家庭教育偏离正常的轨道,这样的家庭的孩子,有1/4 ~ 1/3存在有不良恶 习,品德不良更有些家长其本身的言行就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更有 甚者,农村外出务工的夫妻离婚人数也在增多,家庭完整性受到破坏,使 更多孩子得不到父爱或母爱,对孩子象踢皮球一样,极大地挫伤了孩子的 心灵二、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1. 广开渠道,建立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机制家长在德育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望子成龙”、“望女成 凤”是家长的普遍心理,但农村学生的家长缺乏相应的理论作指导,相当 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或简单粗暴或纵容溺爱,容易与孩子产生 “代沟”,不利于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建立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机制,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有利于家 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办学模式、教学质量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便于学校 和家庭统一思想,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和家长 之间的联系方式有很多,设立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发放家长通知 书、利用网络、通讯等资源都是颇有实效的方式通过这些渠道,一方面 可以提高家长的认识和理论水平,改善他们的教育方法,使他们真正了解 孩子青春期的特点,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平等相处,恰当处理孩 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减少孩子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校 和教师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以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材 施教,多层面对学生进行疏导和指导,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 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2、 德育与学科教学相渗透,发挥课堂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素质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 的素质学校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作品 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 教育的核心内容,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 径。
学校和教师要切实更新教育理念,抛开单搞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 率的错误思想,真正以德为首,以德立校,以德治教培养兼备咼尚品德 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 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教师要结合自身 学科特点,精心备课,挖掘好德育素材,落实好德育教育目标,将抽象的 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到生动形象的学科知识之中,让中学生在马列主义基本 观点教育、国情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 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优秀人才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党和政 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相应的社会环境,它包括 党政领导干部要把素质教育首先作为政府行为,重视教育以正确的思想指 导学校工作,解决教育工作的实际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