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专题讲解 新人教版.doc
12页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是历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1. 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上所列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文化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实词2. 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等,其中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的考查是重点考查形式主要有:1. 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要么是对某个实词提供四个备选项,要求选出正确答案;要么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后者是近几年高考常见的考查形式2. 要求考生辨别词义差异要么是比较不同句子中字形相同的实词的意义,重点考查一词多义的情况,要么是要求找出与现代汉语在意义上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即比较词语古今义的异同一、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文言实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
词的意义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形式延伸出来的例】(2009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术者谈五行,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于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数:多次,屡次 B. 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C. 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D. 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注意“在文中的含义”任何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也只是表达一个意思,因此,考生可将选项的意思带入文中,看是否通顺、合理D项中的“立”,固然有“订立”的意思,但是根据文意:卖酒者对那些借钱的人说,没有偿还能力的立即把债券还给对方,不要他再还钱了因此,这里的“立”是“立刻,立即”的意思答案:D【参考译文】(江西)万安县有个卖酒的人,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一生从不欺骗别人有人差遣僮仆或丫鬟来买酒,他一定要问:“你能喝酒吗?”有人跌倒打碎了酒瓶酒坛,就回家拿酒瓶,重新盛满酒,让他(买酒的人)拿回家去。
因此, 远近各处的人称他(卖酒的人)是忠厚的长者乡里有一些多次凑钱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的人,相对叹息卖酒的人于是问道:“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而相对叹息呢?”聚集饮酒的人说:“我们几个人担保某甲从某乙处借钱,某甲过期不肯偿还,将要打官司了,打官司就会家庭破败的,事情牵连到我们,几家人都不得安宁了卖酒的人问:“多少钱?”回答说:“连本带息共四百金卖酒的人说:“这有什么好忧虑的呢?”立刻拿出四百金代为偿还,不求取借据有个客人背着很重的物品,在路上遇到大雪,不能继续前行听说卖酒的人是个忠厚的长者,就投奔到他那儿去寄宿大雪接连下了几天,卖酒的人每天喊着客人一起赌博,用赢得钱买酒肉来吃喝客人输了多次,私下很不高兴地说:“卖酒的人难道不是忠厚的长者吗?既然我已经输了,姑且大吃大喝,算是回报我的钱吧雪停天晴了,客人赔偿所输的钱启程赶路卖酒的人笑着说:“主人怎么可以拿客人的钱来买酒肉呢?天气非常寒冷,如果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卖酒者)拿出客人全部所赔的钱还给他 有个术士谈论五行,判定卖酒者将死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将到之时,他摆下酒宴,把他购置的田地屋舍的主人一起召来,说:“我以往买你们的田地屋舍,你们心中愿意吗?价格上没有吃亏吧?”想要赎回去的,看一看卖契,价格不公道的,拿现金追补。
又把向他借贷的人一起召来说:“你们借钱多少,连本带息多少如果有人能偿还,不要他们还利息;如果是贫困的人,立即把借据给他们(不要他们偿还了),并且说:“不要让我的子孙为追索借贷让你们受苦了!”到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卖酒者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卖酒者的脸色和平时一样明亮,亲戚朋友都来看望他,等到半夜才散去那以后,卖酒的人又活了七年魏先生说:我听说卖酒的人喜好赌博,没事就和自己的三个儿子终日赌博,喧闹争吵没有家人之间的礼节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儿子们好玩耍,不这样他们就会与别人赌博,败掉我们的家产了唉!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二、古今异义古今异义词是指在语言演变过程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种情况容易给人造成错觉,望文生义,把它当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去理解,从而造成失误如“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中的“形成”,“形”是名词,作主语,形势的意思;而“成”是动词,作谓语,形成的意思但是现代汉语中“形成”是一个词。
例】(2009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张耒《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余,华泽充溢,支节美茂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如战败之军,卷旗弃鼓,裹创而驰,吏士无人色,岂特如是而已于是天地闭塞而成冬,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其为变亦酷矣然自是弱者坚,虚者实,津者燥,皆敛藏其英于腹心,而各效其成深山之木,上挠青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况所谓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举而尽之,以充栋梁、桷杙、轮舆、輹辐,巨细强弱,无一不胜其任者,此之谓损之而益,败之而成,虐之而乐者是也吾党有秦少章者,自予为太学官时,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贫,奉命于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元佑六年及第,调临安主薄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今一为吏,皆失己而惟物之应,少自偃骞,祸悔随至异时一身资养于父母,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
自今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予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迁之为贵,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霸,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二子者,方其羁穷忧患之时,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非如学于口耳者之浅浅也自今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众矣,其所知益加多矣反身而安之,则行于天下无可惮者矣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选自《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季:季节,季候B. 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 零:降落,落下C. 予世之介士也 介:独特,不合群D. 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解析:A项中的“季”应是“(秋天)最后一月”,犯了“以今义释古义”的典型错误,只有深秋季节,才会出现万物凋落的景象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确定并能够还原到原文中去。
答案:A【参考译文】《诗经》上不是这样说过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万物不经受变故,则不能成材,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能明达晚秋的时候,天地开始变得肃杀,寒气就要来到这时,大地上,凡是在春天和夏天雨水充裕的植物,花的颜色鲜美,枝叶茂盛但等到浓霜夜降,早晨起来一看,(它们却)如战败的军队,卷旗弃鼓,带伤而逃,官兵面无人色,岂只如此而已在这时,天寒地冻,冬天来临,被摧残毁坏的植物超过一半,它们经历的变故也够残酷了但是自此脆弱者变得坚强,虚败者变得充实,多液者变得干燥,都把精华收敛到内心,并且各显其成深山的树木,上指青云,下遮千人的,在这时没有不凋落不堪的,何况那些蒹葭之类的植物呢?但是,工匠们拿着斧头来到山林里游看,全部把这些树木砍掉,用它们来做栋梁、屋椽、木桩、车轮、车辐,粗细软硬,无不合乎功用这就是所说的有损失就有增益,有失败就有成功,有苦难就有快乐了 我的同乡秦少章,在我任太学官员时,就把他的文章给我看,忧伤地对我说:“只是家里贫穷,遵从父母的命令,勉强写八股文以后随着自己的心意写诗作文,往往清丽奇伟,比那些八股文强百倍元祐六年考中进士,调到临安任主簿读书人考中进士是值得高兴一阵子的,但秦少章每次见到我总是不高兴。
我问其中的原因,他说:“我是世间的一个不合群的读书人,本性不高兴去做不愿做的事情,对情意不合的官员不愿去交往饮食起居,行止作为,不能勉强自己附和他人现在做了一点小官,完全丢掉自己的本性而去附和他人,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过去父母抚养我,现在则有妻子儿女靠我养活,想不为官,又不能够从今以后,我就像涂了漆却想求得除去一样了我劝解他说:“你为官之前,(像)春夏的草木,现在使你困苦不堪的,是蒹葭上的霜露追求安稳的人性,是天下最大的祸患变迁是可贵的,重耳不流亡在外十九年,就不能回国成就霸业;伍子胥不逃奔他国,就不能攻破郢都(复仇)这两个人,在他们困厄忧愁不得志的时候,暗地里补益自己的短处,使自己不足的方面有了提高,这就不像只通过口耳传授所学到的那样肤浅了现在你反思以前的行为,那些值得悔悟的很多,那些使你增长才干的则更多反思自己而能心安理得,就能驰行天下而没有可畏惧的事情了能把饭食让给别人吃的人,常常是挨过饿的人;赐给的车马却推辞不坐的人,是不怕步行的人如果怕挨饿,怕步行,那将有苟且侥幸之心,遇到的灾难不就多了吗?所以经霜而不变得肃杀的,是植物的灾难;安享逸乐终身的,不是世人的福分 三、 通假字通假字主要有两种类型:(1)音近相通类:①同音通假字,如“蚤”通“早”; ②双声通假字,如“胡”通“何”; ③叠韵通假字,如“欲信大义于天下”的“信”通“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