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管窥中日两国文化中“道”的异同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664383
  • 上传时间:2018-11-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1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管窥中日两国文化中“道”的异同研究【摘要】一国或民族的文化,是该国或民族为人处世的潜意识表现,体现为心理惯性和行为习惯因而人和国家的行为,也是其文化的反映这两种惯性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家或民族的发展,甚至是命运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各个历史阶段表现迥异,可谓文化使然对此,可从“道”的体现窥知一斑  【关键词】中国日本民族文化“道”    中日文化中,“道”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两国对“道”的理解及其于各个历史时期的体现均不尽相同  中国文化之“道”  中国文化之“道”大概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主张无为,凡事顺其自然,不可勉强,但求水到渠成,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代表第二种,以鬼谷子为代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力量,提倡“有为”之“道”,主张以捭阖之道格物、驭人、成事第三种,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儒家文化,为中国的主流文化,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提倡“可为”或“应为”之道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之精髓,在于以“小道”求“大道”,并处理好各“小道”之间、“小道”与“大道”之间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

      缘因“小道”使人强盛,强盛致人效法;“大道”使人持久,使人完善小道”,指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态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养成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悯之各项修为,胸怀求道的大志,养成并保持高尚的品德,以仁义的心境待人,精湛的技艺做事,不勉强追求名誉、利益、权力,而使各项修为均符合“道”,协调发展,方能求得大道——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目标提倡求道过程中要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对个人而言,小道,指驭物之道,求技之首,成事之道对国家而言,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求得小道,并使各方面符合道,协调发展,方能求得大道,获得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而言,指人类应有之道大道的精髓,在于世间的道义,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事物的内在逻辑性  日本文化之“道”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是是学习、吸收中国文化,所以代表性文化,均以道命名第一,武士道写作《武士道》的作者新渡户稻造认为,武士道是日本的道德体系或宗教,武士道的源泉,来自于孔孟之道及王阳明之学说,主张义、勇、仁、礼、诚、荣誉、忠、克制及复仇等第二,神道日本人迷信他们的国家是世界无比的国家,他们的皇室是世界无比的统治者,他们的民族是世界优秀的‘神选民族’。

      日本的国体是万邦无比的模范国体,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决不会有人来破坏国体的日本国体的精华就是古来的神道,日本国家的权力就是神道唯一信仰的表现天皇就是最高的神的表现爱神,敬神,皈依于神以神表现的力量就是天皇的大权第三,茶道、花道等茶道,与普通的喝茶不同,是一种召开“茶会”以规定的步骤煮茶、以固定的仪式品茶,可谓煮茶、品茶的一种艺术;或曰修炼、体现主人与客人之间和、静、清、寂境界的一种交往方式花道,以供花、立花等方式来插花、赏花的一种艺术,亦可谓通过插花、赏花、送花来洗礼审美意识、享受生活的一种的方式  中日之“道”的异同  古代中国人从出生到死亡,均是在阅读或感受百家姓、三字经、四书五经以及诸子百家之以小道求大道的文化氛围日本人则是在武士道、神道、茶道、花道中履行使命近代,中国失去了道,在西方列强的侵略、蹂躏中挣扎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在中国文化“格物”、“致事”之道的基础上,学习吸收了西方的精确“格物”、“致事”之道,逐渐“脱亚入欧”,步入经济强国的行列到了现代,中国从失足走向得道,在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中浴火重生;日本得小道,在现代化国家的队列中勉力前行中国文化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秦朝时的“尊儒”,汉朝时的“尊儒立官”,三国时期董仲舒创立的公羊学,宋朝的“独尊儒术”、明朝时汇编《永乐大典》、清朝的科举制度和后来的“洋务运动”、民国时期的“五四运动”,乃至改革开放等,均表现了中国的求道史。

        日本文化经绳文文化与弥生文化的“混血”,形成本土文化,后经大化革新吸收中国隋唐文化,明治维新学习西欧文化,到二战后学习美国文化的三大文化吸收期,形成现代日本文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虽然产生诸多问题:环境受到污染,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问题,物欲横流、有道德沦丧之虞等,可以说是我们理应付出的代价但这种代价是牺牲自己的相应权利,而不是以掠夺或影响别国为动机  日本文化中“道”虽也有“当为”、“应为”的观念,明治维新之前尚处于学习、消化“道”的期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时值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处于鼎盛时期,自由、民主、契约以及各种新型制度不但使人类迅速进步,自然科学方面的各种发明创新使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等国的殖民主义掠夺给这些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这些掠夺案例和带来的巨大利益诱使日本学习西方的小道——发展工业,振兴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军事实力,放弃了大道——发动了侵华战争、对东南亚国家的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等“背道”行径其“背道”有二:一是违背道义,二是未认清日本其时的自身力量和国际环境二战后,内外部环境迫使日本再次回到学习欧美的“小道”上,始有其第二经济大国的成就。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学习、效仿圣人、完人、君子为最高目标闻鸡起舞”、“悬梁锥股”,均为养成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悯之修为的最高目标;“朝闻道,夕死可也”,对名誉、利益、权力,均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淡泊名利,古来多有文人甚至对“铜臭”极度厌恶;对感情,提倡“发乎情,止乎礼”;对人际关系,主张“仁以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关代表人物为——仁人;孔子、孟子;仁君:唐太宗,清康熙;义士:岳飞、关羽、文天祥;智者:诸葛亮、孙子、张良他们均是中国千百年来效法、模仿的对象古代到近代,所受的教育、文化熏陶也主要是这些人的品行、思想  对名誉,日本人常有一种羞耻压在他们头顶,古代日本人可为之杀人和自杀,如历史上浅野候因吉良候使其失礼而砍伤了他的额头,最后不得不自杀即便到了今天,日本人对二战的侵略行为拒不认罪,除政治因素的原因外,日本人视名誉超过生命,是其心理惯性当今日本社会,加班是受公司重视的表现,而不加班的男人为不至于被邻居轻视,也尽量喝酒到很晚才回家,也可作其佐证  对欲望的发泄,日本人从明治维新以前的禁欲,发展到近现代的纵欲对权力,自古以来,日本社会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人人均为“出世”而“一生悬命”地奋斗,数度发动的对朝鲜战争、对华战争,更是其掠夺资源、争取国际权力的表现。

        日本学习中国之道,注重某方面的精确,忽略了“大道”带来的好处体现在生产、制造上的精益求精,生产的产品高质量、低成本、高环保,因而创造了一些世界名牌带来的问题是忽略了大的发展方向,导致一些大的问题,如参拜靖国神社、不承认发动侵略战争,导致亚洲国家不宽恕日本,日本也为此问题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不能解脱  综观两国之“道”可知,中国虽然不精小道,却未丧失大道;日本精于小道,却未获得大道中国人强调“实现”,为可为之事,做应做之举,以期水到渠成达成“实现”之目的;日本人更愿意“强求”,为实现目标,要“一生悬命”地奋斗  中日之“道”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国与国关系,最能体现一国文化,尤其是经济行为和参与或发动的战争,是国家行为的表现,最能反映文化积淀  中国历史上参与的外部战争,从结果上看,无论胜负,均未占领、掠夺他国,亦未强制推行自身制度或价值观与此相对,西方国家所发动的战争,其目的不外乎强力推行其价值观,争夺资源或为了地缘政治利益由此可知,中国史,可谓求“道”史西方史则是追名、逐利、纵欲、争权的自我满足史,自诩得道、强求他人效法其道的历史前者乃为求得自身及人类之大道,找到自身及人类发展的正确之途、完美之道;后者则是只顾自身发展及满足。

      就人类长远发展而言,两者相判,优劣历然  尽管如此,日本在看到西方国家这些掠夺案例及其获得的巨大利益,在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学习、吸收西方文化,并效法西方做法因此,近现代日本文化,反映了西方文化,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日中甲午战争、对华侵略战争、对东南亚国家的侵略战争、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等均是其例证  中日两国文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告诉我们,但凡一个人、国家或民族,应有远大理想,在此远大理想指导下为可为之事,行应行之道,尽力提高自身素质或综合国力,切勿勉力而为,万勿强力而为前者可带来良好结果:提高个人素质,使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顺利甚至高速发展、可持续发展,亦可获得他人、他国的尊敬、仰慕或效法;反之,欲速则不达,甚至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国编辑整理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法律援助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材料.docx 2025关于转型实践中汲取发展思考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教育系统党徽党旗及其制品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docx 熔铸忠诚之魂夯实平安之基 锻造政法铁军在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县委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共青团县委2025年全体团员干部会议上的党课讲稿: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docx 在2025年片区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市保险领域民事检察协同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县自然资源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县委办公室“病灶”清除行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深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2篇.docx 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全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