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docx
16页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汇总1•管理的性质: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对组织中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 划,组织,管理,控制,有效的完成组织所既定的目标的过程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性质就是管理的本质管理的重要性: 1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组织规模的扩大 3 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2•管理的职能1 计划职能(做什么) 对未来活动的规划和安排2 组织职能 (怎么做)对员工进行分工,协调;塑造企业文化3 领导职能(靠什么)4 控制职能(怎么做更有效)对偏差的调整管理流程:计划——组织——管理——控制——计划3•管理的二重性1 自然属性:合理组织生产力2 社会属性: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4•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管理艺 术性之上,管理的艺术性使管理的科学性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 抽象上升到具体5•管理者定义:在组织中负责对组织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等)进行计划,组织,管理,控制的等管理活动的人的总称管 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达到组 织的目标)6•管理者按所处层次分1 高层管理者(计划,组织,控制职能方面起关键作用)决策 角色,概念职能2中层管理者3 基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管理职能比重大,他花在管理职能上的时间比高层管理者多)人际关系角色,技术技能重要管理者按从事的工作领域及专业性分1 业务管理者(行业关系领域最密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直 接责任)2行政管理者3财务管理者4人事管理者5营销管理者。
7•管理角色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一, 人际关系角色1 挂名首脑 2 领导者 3 联络者二、 信息传递角色1 监听者 (收集掌握信息 )2 传播者 (内部传递信息 )3 发言人 (向外传递信息 )三、 决策制定角色1 企业家 2 混乱驾驭者 3 资源分配者 4 谈判者 在大组织中,资源分配者最重要,企业家最不重要 在小组织中,发言人最重要, 传播者最不重要 高层管理者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是决策角色 中层管理者在三个角色中平均分配 底层管理者主要扮演人际关系角色8•管理者技能1 技术技能 (业务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基层管理者2 人际技能 高中基同等重要3 概念技能(思维技能,做出正确判断,引导组织发展方向) 高层管理者9•管理学特点1 一般性 2 历史性 3 实践性 4 综合性10•管理学研究对象1生产力方面 2 生产管理方面 3 上层建筑方面管理学研究方法1 比较研究方法 2 案例研究方法 3 实验研究方法 4 系统科 学方法(特点:从全局出发解决管理问题特征:整体性,目的性, 层次性,开放性,环境适应性)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基础:以民为本用人原则 1 尚贤使能 2 知能上任 3 用人不疑 4 职责明确 5 赏罚分明管仲:专业分工范蠡: 1 待乏原则(预测市场)2 积著之理(价格上涨时抛出, 下跌时买进。
主张在资金迅速周转中增加收入)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商圣2•西方管理思想亚当斯密 英国 《国富论》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观点, 即利己心罗伯特欧文 英国 空想社会主义家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泰罗 美国 科学管理之父 “时间—动作”研究《科学管理原 理》两大贡献: 1 提出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雇主与雇员利益得一 致性)2 论证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最佳方案 科学的挑选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材与工人亲密协作科学管理理论l 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提高效率l 为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 “一流的工人”l 标准化l 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l 精神革命,工人和雇主必须都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 利l 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变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l 实行 “职能共长制 ”l 在组织机构的控制上实行例外制吉尔布雷斯 动作研究之父 《动作研究》拍照片,分析动作 合理性,制定标准操作甘特 美国 “甘特图”;“计件奖励工作制”即超额给奖金《工业 的领导》《工业组织》亨利福特 “生产线制度”亨利法约尔 法国 管理过程之父 经营管理之父《工业管 理和一般管理》 最早提出管理职能企业活动:生产活动,商业活动,会计活动,财务活动,安 全活动,管理活动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计划职能是最基 本最重要的)管理的 14 个一般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原则,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 中(权力),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 员的团结行为科学管理梅奥 霍桑巴纳德 社会系统体系创始人 《经理人员的职能》《组织与 管理》组织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沟通 组织与组织环境 组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形成的系统集合。
组织三要素:特定的目的,人员,系统结构 组织按系统边界划分 外部环境(宏观环境)(一般环境):影响多个组织的社会力量 中观环境:小地区的经济现状,行业环境 内部环境(微观环境)(具体环境):影响具体组织 依据环境系统划分简单-静态环境 ,复杂-静态环境,简单-动态环境,复杂- 动态环境环境对组织的作用 一方面提供条件,一方面起制约作用组织的外部环境中的哪些因素对组织产生影响及影响的程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的目标定位 组织环境的特性:客观性,整体性,动态性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1 组织要主动了解环境,避免不利的环境,选择适合自己发 展的环境2 组织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环境,使环境适应自己的发展需 要3 组织积极创造开拓环境,建立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般环境分析 一般环境是指那些能够给组织制造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 社会力量l 自然因素 (原材料的短缺,能源成本的变化,环境污染严重, 气候,地理位置,自然资源)l 政治环境 ( 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方针政策法令,国际 政治形势,国际关系,国际惯例,国际公约组织)l 经济环境(经济体制,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经济 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国民收入},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对外 贸易政策,价格政策,货币政策})第四章 管理决策决策定义:管理者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选择过程决策的原则:可行性原则,满意原则,目标性原则,选择性 原则(有备选方案)决策类型1 战略决策:全局性,长远性, 战术决策:局部性,短期性,定量性,又称管理决策2 群体决策 优势:获得更多信息,产生更多方案,增加对决策的认同, 增强沟通提高工作满意度问题:效率低成本高,少数人控制,产生群体思维降低决策 质量,怎人不明确个人决策3 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 (信息掌握程度不 同)4 初始决策 追踪决策(重新调整,是否零起点 )5 单目标决策 多目标决策定量决策方法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利润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不变,销售收入与总成本相等,销售 利润为零盈亏平衡点产量: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利润贡献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安全边界=现有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安全边界率=安全边界/现有销售量 销售利润=安全销售量*单位贡献毛利 第五章 计划 计划定义:计划包括定义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 开发一组广泛的相关计划以整合和协调组织工作5w2h what, why, who, where, when, how to do, how much 计划的作用:统一方向,减少部确定性,减少重复和浪费, 有利于控制计划的误区:降低了灵活性,扼杀了创造性,浪费了时间 计划的类型 战略性计划(高层管理者),运作性计划(基层管理者) 计划层次体系(高-低)使命——目标——战略——政策—— 程序——规则——方案——预算计划制定原则 smartSpecific 明确具体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achievable 可实现 的 relevant 相关的 time bound 有时限的滚动计划法:长期计划方法,同时制定未来若干年的计划, 近期计划详细,远期计划相对较粗,后在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计划。
优点:1 根据环境变化修订计划,是组织有一个切合实际的长期计划 2 避免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 3 充分发挥 计划的灵活性和弹性网络计划法: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作业,制定网络示意图 目标的特点:层次性,多样性目标的作用:l 目标是组织进行的决策的基本依据l 目标是考核业绩的基本依据l 目标具有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 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l 以目标为中心l 重视人的因素l 建立目标体系,强调体系统管理l 重视成果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l 目标设置困难l 偏重短期目标l 缺少灵活性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三个阶段:1 设置目标 2 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3 测定和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目标管理的实施1 组织高层领导能够正确认识目标管理的实质2 组织成员自我控制能力较强3 按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奖罚第八章 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计划与实际执行的情况动态相适应的管理 职能控制最核心的含义:维持到目的的正确路线 控制定义:管理人员对组织运行是否符合预期目标进行测定 当发生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计划为控制工作提供标准,没有计划,控制就没有依据,有 些计划已经起到控制的作用控制的重要性l 经营环境变化需要管理控制l 控制活动是分散组织管理权利的保证l 员工能力的差异需要管理控制控制的要求l 适度控制 ( 过多扼杀积极性,主动性,首创精神; 过少,组织 活动不能有序进行)l 客观控制(符合实际,了解企业现状 )l 弹性控制(灵活 )管理控制的类型1 前馈控制 (变易);现场控制;反馈控制2 间接控制 (因为不确定因素在造成的不适用。
直接管理人缺 乏知识经验适用);直接控制(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领导水平)3 外在控制(上级主管的行政命令和监管 ) 内在控制(自我控 制)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一、管理概念1、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对组织的各项资源及 其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以较少 的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的过程2、管理性质 管理二重性理论揭示了管理的性质管理是在一定的生产方 式下进行的,它一方面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具有组 织技术属性;另一方面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社会经 济属性二、管理学的特点 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管理对象是组织中的所有资 源及其活动过程;管理要通过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职能来实 现;管理是有一定规律的;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组织的目标1、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 学、数学等2、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没有固定法则演算没有精确定律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文盲也能当好管理者4、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管理学的起源及发展ISO的发展熟读经书、结交高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是学好管理的不二法门三、塑造有效的管理者1、 管理者的概念及特征 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拥有组织的制度权力,并以此为基础从事管理活动的人。
管理者的特征:拥有奖惩他人的权力,必须执行一定的管理 职能,人格一般是双重的2、 管理者的层级及职责 管理者层级分类:有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按性质分有综合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