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65页
  • 卖家[上传人]:余***
  • 文档编号:613292210
  • 上传时间:2025-08-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3.22K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 招标文件:[具体项目名称] 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工程招标文件,明确了项目的招标范围、技术要求、工期要求、质量标准以及合同条款等重要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基础依据之一2. 设计图纸:由专业设计单位绘制的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工程详细设计图纸,包括但不限于总体布局图、污染源治理工程施工图(如污水管网铺设图、污水处理厂站工艺流程图等)、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图(库滨带生态修复平面布置图、水源涵养林种植规划图)、风险防控工程设计图(隔离防护设施布置图、应急设施设计图)以及信息化建设相关图纸等这些图纸直观展示了工程的具体位置、规模、结构形式和施工细节 ,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了精确的技术参数和空间布局信息3. 技术要求: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中对工程各部分提出的具体技术要求,如各类管材的材质、规格和性能指标要求,污水处理工艺的技术参数(如 A²/O、MBR 等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污泥回流比等),生态修复工程中植物的种类选择、种植密度和养护要求,风险防控工程中应急设施的容量、性能要求以及水质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指标和精度要求等4. 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xx环境保护法》(xx 年 1 月 1 日施行):从国家法律层面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为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工程提供了法律依据,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规定,防止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 《xx水污染防治法》(xx 年 1 月 1 日施行):针对水污染防治制定的专门法律,明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是工程开展污染源治理、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要法律准则◦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xx - xx):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分类、标准值、水质评价和水质监测等内容,是衡量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是否达标的关键标准,本工程以达到该标准中 Ⅱ 类或以上标准为水质提升目标◦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338 - xx):明确了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定界、图件制作和技术文件编制要求,指导本工程准确划定水源保护区范围,为后续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 - xx):规定了饮用水水源水量与水质、保护区建设与整治、监控能力、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管理措施等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用于规范本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建设和管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xx4 - xx):对室外排水工程的设计流量、水质、排水管渠、泵站、污水处理等方面做出规定,是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中污水管网设计和污水处理厂站设计的重要参考规范。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xx8 - xx):涵盖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沟槽开挖与支护、管道基础、管道铺设、管道连接、附属构筑物、水压试验、冲洗消毒等各个环节的施工及验收要求,确保污水管网等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xx2 - xx):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对于污水处理厂站等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具有指导作用,保证工程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xx4 - xx):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制定,在污水处理厂站的构筑物、建筑物以及其他涉及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部分,用于规范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施工过程以及质量验收等环节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xx4 - xx):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的基本原则、供配电系统、配电线路、配电箱及开关箱、照明、接地与防雷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避免因用电引发安全事故◦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 xx):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的内容、评分方法和评定等级等做出规定,用于指导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检查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xx2 - xx):提供了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内容和方法,为编制本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了规范的指导,使其在内容完整性、逻辑合理性和实用性方面符合要求◦ 《工程测量规范》(GBxx6 - xx):规定了工程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测量、变形测量等方面的内容,用于指导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保证工程的位置、高程等符合设计要求 二、工程概况2.1 项目背景水,作为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而饮用水源地,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保障,其水质的优劣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周边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本项目所涉及的水库饮用水源地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工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但也伴随着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部分工业企业由于环保意识淡薄或环保设施不完善,将未经有效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周边水体,这些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铅、汞、镉等)、有机物(如苯、酚等)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水库水源地的水质。

      例如,某些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这些污染物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进而破坏整个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此同时,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也不容小觑随着周边城镇和村庄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随之增多然而,部分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污水管网不完善,许多生活污水未经集中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或渗入地下,最终流入水库,对水源地水质造成了污染生活污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现象,不仅影响水体的感官性状,还会产生异味和毒素,威胁饮用水安全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影响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肥和农药在降雨或灌溉的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排水的方式进入水体,导致水中的氮、磷、农药残留等污染物含量升高据相关研究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水库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构成了严重威胁例如,过量使用的氮肥会导致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长期饮用含有高浓度硝酸盐的水可能会引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健康问题;而农药残留则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造成损害。

      除了上述污染问题,水源地周边的生态系统退化也削弱了其水源涵养能力由于过度砍伐森林、开垦荒地、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水源地周边的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这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还使得大量的泥沙进入水库,降低了水库的蓄水能力和水质同时,生态系统的退化还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进一步削弱了水源地的自我修复和保护能力综上所述,本水库饮用水源地面临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对供水的稳定性和水质达标率构成了直接威胁为了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改善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实施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工程已迫在眉睫这不仅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实施该工程,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水源地的水质和生态功能,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2.2 项目目标1. 水质提升:在项目实施后的 3 年内,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使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xx - xx)中 Ⅱ 类或以上标准具体而言,将氨氮含量降低至 0.5mg/L 以下,化学需氧量(COD)降低至 15mg/L 以下,总磷含量降低至 0.025mg/L 以下 ,大幅减少其他污染物含量,确保水质稳定达标,满足居民饮用水安全需求。

      2. 生态修复:通过生态工程措施,在 5 年内逐步恢复水源地周边受损生态系统计划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至 [X]% 以上,增强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使土壤侵蚀模数降低 [X]%,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同时,通过构建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为各类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增加,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3. 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的水源地风险防控体系,在项目实施后的 2 年内,有效降低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交通事故等对水源地的污染风险制定详细的风险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发生突发污染事故时,能够在 1 小时内启动应急响应,快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污染损失降至最低,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2.3 项目范围与规模1. 范围:项目涵盖水库水域及其周边陆域的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具体范围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338 - xx)进行划定,总面积为 [X] 平方公里,涉及 [X] 个乡镇、[X] 个行政村在一级保护区内,严格限制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一切活动;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准保护区内,严格控制污染项目的建设,加强对现有污染源的监管。

      2. 规模:治理水库水域面积 [X] 平方公里,通过实施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水库水体环境陆域生态修复面积 [X] 平方公里,包括植树造林、种草护坡、湿地恢复等工程敷设污水管网 [X] 公里,将分散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站)进行集中处理新建或改造污水处理设施 [X] 座,根据不同区域的污水水质和水量,采用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2.4 建设内容1. 污染源治理◦ 生活污水治理:在水源保护区内的村庄、城镇,新建或改造污水管网,将生活污水收集至污水处理厂(站)集中处理新建污水管网 [X] 公里,采用 HDPE 管、球墨铸铁管等优质管材,确保污水收集效率HDPE 管具有耐腐蚀、耐磨损、密封性好等优点,能有效防止污水渗漏;球墨铸铁管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性能好等特点,适用于不同地形和地质条件对现有处理能力不足或设施老化的 [X] 座污水处理厂(站)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如 A²/O、MBR 等A²/O 工艺通过厌氧 - 缺氧 - 好氧的环境交替,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高效去除;MBR 工艺则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势,可显著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

      ◦ 工业污染治理:全面排查整治水源保护区内及周边的工业企业,对违规排放的企业依法关停或限期整改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制度,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情况监测设备可对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环保部门的监控平台,实现对企业排污情况的远程监控和动态管理对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予以严惩,杜绝工业污染对水源地的威胁◦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水源保护区内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建设生态沟渠 [X] 公里,生态沟渠内种植水生植物,如菖蒲、芦苇等,通过植物吸收、沉淀等作用,拦截净化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建设人工湿地 [X] 公顷,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对农田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人工湿地中设置不同类型的湿地植物和填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去除水中的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X] 万亩,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农作物需肥规律,精准施肥,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对水源地的污染1. 生态修复工程◦ 库滨带生态修复:在水库周边建设生态缓冲带,种植耐水湿、净化能力强的植物,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