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5长征教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10252215
  • 上传时间:2023-10-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5.长征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学会2个生字;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3.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及难点: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2.了解课文的大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长征二、解题,补充课外资料1.读了课题,你查找了哪些与长征有关的资料?(1)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教师投影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长征的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3)有关作者毛泽东的资料4)介绍这首诗的体裁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2.教师小结: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那么,现在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舒适的韵律与节奏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4.教师小结: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三、再读诗句,质疑解疑1.读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标画在书上,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2.学生质疑字词)3.根据大家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4.学生汇报交流,集体解疑远征:指两万五千里长征。

      只等闲:等闲是平平常常的意思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精神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在课文里是指无数的山、无数的水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腾:向上跳跃,起伏跳跃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磅礴:气势雄伟开颜:脸上露出笑容,内心充满喜悦5.交流解疑后的感受四、布置作业1.思考每句诗的意思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读全诗,领会诗句的意思1.自由朗读全诗,想想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二、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1.学习首联1)请同学们读读首联,有哪些语句不理解?(2)学生质疑3)师生共同解疑理解“等闲”:表面的意思:等:等于、等同;闲:空闲、闲置;等闲:如同空闲、等于闲置引申的意思:把这个词带入诗句中,联系上文说说“等闲”的意思平常、算不了什么,无足重轻理解“只”4)读首联,读出语气5)同学之间评读6)红军战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7)长征时,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理解“千、万”的含义8)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有怎样的态度呢?从哪些词与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难?(9)用自己的话说说首联的含义。

      10)再次朗读首联,想想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2.学习颔联1)读读这一联,找出哪些是难以理解的词语?(五岭逶迤、乌蒙磅礴)(2)哪些词是说明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3)你是怎样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的?(腾:翻;细浪:细小的浪花腾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走:滚动;泥丸,泥球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动4)练习:把( )比作翻着的细小的浪花把( )比作( )5)再读这一联A.用“不仅……而且”回答不仅写出了长征的艰难,而且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形象和高大的形象B.朗读颔联3.学习颈联1)如果说颔联是千山的写照,那么颈联就是万水的说明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铁索:大渡河上的13根铁索暖:暖的感觉;寒:寒气逼人的感觉3)说说这两句的大意4)质疑:为什么说暖、寒?(5)讨论归纳:暖──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得很严但是红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

      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寒”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6)再读这一段体会思想感情4.颔联、颈联的小结从这两联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怎样看出来的?(1)讨论后回答2)这里所说的困难仅仅指千山万水吗?(3)除去这些自然界中的困难,还会遇到那些困难呢?万水千山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困难,还泛指所有的困难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比如:在长征中,天上每日几十架敌机侦查轰炸,地上有几十万的大军围追堵截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4)再读这两联,体会思想感情5)这两联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呢?(6)学生讨论自学:对仗、押an的韵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1.回忆前三联的内容2.想一想前三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尾联1.读尾联2.岷山──红军长征翻过的最后一座山此时,红军战士是一种怎样的心情?3.读出这种心情4.理解:(1)更喜:对胜利充满信心2)尽开颜:出示: 什么人“喜笑颜开?”(红一、四方面军以及所有的革命军民)三、总结全诗1.谈谈你学完全诗后的感受2.那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红军战士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四、吟诵诗句,背诵诗文1.反复朗读课文,运用停顿、节奏、重音等读音技巧,再现诗中意境。

      入情朗读可以采用配乐朗读2.检查背诵五、作业1.朗读并背诵2.预习下一课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一株紫丁香.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一.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综合资料.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之二.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一.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窗前的气球》  教学设计六.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画风》教学设计二十.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三.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之二.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最大的“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二.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设计一.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玩具柜台前的孩子.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雷雨》教学设计之二.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雷雨》教学片断赏析二.docx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