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69041797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1.1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总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课程设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班级:安管1203班姓名:徐邦耘学号:3目录1.案例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2.防灾减灾 错误!未定义书签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群众应对地震能力较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3.应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地震应急预案未能落到实处 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准备资源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4.决策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始终把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5.处置行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事态界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响应迅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采用心理干预 错误!未定义书签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错误!未定义书签军警结合,专业救援到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6.信息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信息透明,发布及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转,联合作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7.恢复重建 错误!未定义书签国家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恢复速度迅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8.结果与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造成巨大的损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提高人民防灾意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摘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 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积极救灾 汶川地震可谓是我国现代该类灾害的代表性案例,本文将从该案例的防灾减 灾、应急准备、决策过程、处置行动、信息管理、部门合作与冲突、恢复重建 以及结果与影响方面剖析该案例的整个应对过程关键词:汶川地震 案例分析Abstract: May 12, 2008 Wenchu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Richter earthquake,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serious property damage. After the inciden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rapid response, positive relief. Earthquake can be describ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of such disasters of modern paper from the ca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reparedn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disposal a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impact case entire response process.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Case Analysis1. 案例简介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 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 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里氏级,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 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 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 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 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2. 防灾减灾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汶川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建筑物大多都是上个世纪九十 年代的建筑物,当时预制空心楼板中大量使用冷拔低碳钢丝构件的房屋,以及 在农村建房中大量使用“干打垒”等土筑墙形式,用泥、砂或糯米浆为主要粘 结材料的房屋,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差,对于里氏级的地震无力抵抗,在农村 房屋基本全部倒塌,城市大部分建筑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这次地震中 倒塌房屋万间,损坏房屋万间群众应对地震能力较差从 1976 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我国就没有发生过如此重大的地震,因此当地 人民群众对于地震的警惕性较低,没有了解过面对地震时应该如何避难,更加 没有进行过面对地震的演习演练所以在发生地震时,群众的第一反应就是逃 跑,毫无理性可谈,在这样慌乱的状态下,能够逃避地震的几率就更加的小。

      群众在逃避的同时也不会寻找适合避难的地方在这样慌乱无序的避难状态 下,人员的伤亡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量3. 应急准备地震应急预案未能落到实处2006 年 1 月,我国为了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 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通过了地震应急预案,明确要求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有关各级人民政府立即自动按照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 置本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但是目前我国的应急预案仅仅只是停留在“纸上 谈兵”的阶段,并未进行相应的应急演练来检验预案的操作性,使地震应急预 案还停留在书面上,未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急准备资源不足应急准备的资源包括了应对的专业人员、技术与物资在汶川地震之前, 汶川很少发生重大的灾害,因此对应急管理不够重视,对于应急管理专业人员 的培养几乎没有,也没有专业的应对技术汶川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小县城,对 于防灾的物资储备很少,不足以用于灾害前期的应对所以当地震来临时,当 地政府无法快速的响应,这延误了救灾的最佳时期4. 决策过程始终把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介入指挥救援,首先是由地方政府进行指挥, 之后上级部门陆续到达并接管指挥权,地震发生两小时后温家宝总理到达现场 进行指挥救援。

      不管是任何一级政府进行指挥时,都要求将拯救生命放在第一 位,迅速集结各种救援力量,进行人员的抢救,同时要求军方介入救援,与军 方形成良好的合作整个决策过程都是围绕拯救生命来进行的5. 处置行动事态界定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 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也正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成都军区、武警 四川总队和驻川某师 5000余官兵根据上级命令正紧急赶赴汶川地震灾区参加救 灾;中国地震局派出一支 180 人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赶赴四川地震灾区;16 时 28 分,成都空军的两架直升机起飞,赴汶川震中灾区了解灾情,帮助抗震救 灾;通信、铁路、公安、航空、电力、卫生等部门也都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 开展救援工作响应迅速灾情发生后不到半个小时,国家领导人、中央各部委、各级政府、民间组 织迅速行动起来,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各地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也自发组织起 来,开展互救、自救一切救援行动都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采用心理干预汶川地震使数以万计的民众丧生,许多劫后余生的灾区公众或惊魂不定, 或沉浸在丧失亲友的极度痛苦之中,重创了灾区社会公众的心理我国政府本 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社会公众实施心理干预,其介入时间之早、力度之 大,实施范围之广,发挥作用之好,为历年来所有自然灾害之最,这不仅极大 地凸显了政府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为灾区的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汶川地震救援的过程中,社会力量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救灾现场,志愿 者身影频现,全国各地民众踊跃为灾区献血、募捐,政府、企业与其他社会组 织之间有效地组合力量,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军警结合,专业救援到位截至2008 年 5 月 18 日 12時,军方及武警共出动 113080 人,來自五个军 区、涉及20 于个兵种;出动各型飞机 1069 架次,动用各种运输、后勤保障设 备 11 万台从废墟中挖掘被埋人员 21,566 名,救治受伤人员 34,051 名,转移 安置受灾群众和遊客 205,371 名;调运各类物资万多顿;抢修道路 557 公里 基于救灾需要,总参谋部按照应急预案,首次无偿征用了国内民航公司的 12 架 民用客机,以弥补军队运输力的不足总共参与地震救援行动的军队人数为万 名,其涉及地域、动用力量等,都创下了中国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抗灾历史 记录,军队在地震中的表现得到各界的赞许6. 信息管理信息透明,发布及时地震发生后不到半小时,我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 包括当地灾情、死亡人数、地震局的权威发布、政府采取的救援措施、专家的 讲解、各方面的反应以及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办法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更是 长时间直播相关消息,使全国人民尽可能快地了解灾情,并根据当地实际采取 应对措施。

      而这次灾情的报道,也可以说是我国历次地震中最快速、最及时的报道 这不仅是新闻技术的进步,也是政府信息公开、充分尊重公众知情权的体现, 有效地避免了各地民众产生恐慌如北京民众因为有了媒体的报道,在感觉到 震动后,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井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不因余震而产生混 乱,造成更大的次生灾害和后继损失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转,联合作战传统媒体在公信力上优势明显,其中广播媒介凸显其特定危机情境下的独 特作用(地震后,各种媒体全部中断,但四川各地均可收到两个以上抗震救灾 广播频率);新兴媒体反应迅速、优势突出且往往为传统媒体“补缺”,此 外,新兴媒体在社会动员和组织、社会监督上的力量也初步体现7. 恢复重建国家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作2008年 6月 18 日,中国国务院正式颁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 援方案》,决定举全国之力,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以加快地震灾 区灾后恢复重建具体由中央政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战略,组 织东部和中部地区省市以“一省帮一重灾县原则”,各省市在 3 年期内、以不 低于 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重建工作其中支援方为广东、江苏、上海、 山东、浙江、北京、辽宁、河南、河北、山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天 津、黑龙江、重庆、江西、吉林共 19个省市,受援方为四川省北川县、汶川 县、青川县、绵竹市等 18个县市,以及甘肃省、陕西省受灾严重的地区。

      主要 援助项目为提供规划编制、建筑设计、专家咨询、工程建设和监理、建设和修 复学校、住房、医院、交通等内容至 2010年 5月 12 日地震后两周年,对口 支援省份完成投资已经超过 640 亿元,完成预期目标的 80%以上恢复速度迅速2008年9月19日,中国国务院颁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 划》该规划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编制,4000余名设计人员参与,决 定用三年时间使灾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 平,其中具体对住房、建设、公共设施、产业重组、生态环境、民族关系、重 建基金等9大类专项36个子项目进行具体规划截止2010年5月,四川地震 灾区38个需要恢复重建的重点城镇中,已有33个完成重建主体任务四川灾 区39个重灾县需恢复重建的3002所学校,已开工2997所,开工率%、竣工 2609所,占%;在建及竣工的医疗卫生项目2200多个,近六成已竣工至2010 年5月12日地震后两周年,四川、甘肃、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