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武器(玄外).ppt
51页Warmly Welcome!,欢迎莅临指导!,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玄外人防组 孙爽,◆日本东京“3.20”地铁沙林毒气恐怖事件 1995年,奥姆真理教实施,死亡11人,入院治疗 5510人化学武器的威胁,通常所说的化学威胁,是指战争时期由于化学武器的使用以及和平时期化学事故的潜在威胁什么是化学威胁?,1997年4月29日,有169个国家签字,121个国家递交了批准书,由47届联大审议通过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正式生效,《公约》规定,现有的化学武器要逐步销毁,对化学武器的研究、生产受到禁止《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签订,,,★什么是毒剂? ★毒剂有哪些种类?,互动讨论(一),化学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在战争中以毒性杀伤人、畜和破坏植物的化学物质叫毒剂化学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毒剂的定义,军用毒剂化学成分一览,军用毒剂化学成分一览,,毒剂的分类,★ 按毒性作用分类 1、神经性毒剂:塔崩、沙林、梭曼 2、糜烂性毒剂:芥子气、路易氏气和氮芥气 3、全身中毒性毒剂:氢氰酸和氯化氰 4、失能性毒剂:毕兹 5、窒息性毒剂:光气、双光气、氯化苦、氯气 6、刺激性毒剂:西埃斯、西阿尔 7、植物杀伤剂:二甲胂酸等,,,毒剂,假期研究 成果展示 (一) 毒剂的不同分类标准,毒剂的分类,★ 按杀伤作用持续时间分类 1、暂时性毒剂:是指主要造成空气染毒的毒剂,其杀伤作用持续时间比较短,只有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如沙林、氢氰酸、光气、BZ等 2、持久性毒剂:是指主要以毒剂液滴造成人员、地面、物体、水源等染毒的毒剂,其杀伤作用可长达数小时、数天或数十天如芥子气、路易氏气、VX★ 按杀伤作用的速度分类 速效性毒剂:这类毒剂能使人很快出现中毒症状,战斗中能使对方人员迅速致死或暂时失能而丧失战斗力如沙林、氢氰酸、CS 非速效性(延缓性)毒剂:这类毒剂中毒症状通常在1至数小时后才能出现,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影响对方人员的战斗力如芥子气、路易氏气毒剂的分类,★按杀伤作用后果分类 致死性毒剂:此类毒剂毒性强,主要用于杀伤对方有生力量,削弱战斗力如沙林、梭曼、氢氰酸 非致死性毒剂:此类毒剂使用后,一般不会造成死亡,但能使对方迅速出现暂时降低战斗力的现象如BZ、CS毒剂的分类,假期研究 成果展示 (二) 毒剂的战斗状态 中毒途径 毒害剂量,毒剂的战斗状态,化学武器使用后,毒剂发挥其杀伤作用的状态称为战斗状态它有蒸汽状、雾状、烟状、液滴状和微粉状五种毒剂以雾状和烟状分散在空气中,可形成毒剂气溶胶 上述的几种毒剂战斗状态,构成了化学武器对人员的三种伤害形式: 毒剂初生云:指化学武器使用后直接形成的毒剂蒸汽或气溶胶云团; 毒剂液滴:指化学武器使用后,分散在地面、物体上的毒剂液滴; 毒剂再生云:指由毒剂液滴自然蒸发出的蒸汽形成的毒剂云团。
毒剂的中毒途径,毒剂进入人体的途径叫中毒途径分三种: 吸入中毒、接触中毒和误食中毒 毒剂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伤口、消化道使机体中毒不同的中毒途径对人员的伤害程度有很大差别,通常同一种毒剂在不同的中毒途径条件下,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的顺序是: 呼吸道>眼睛、伤口>消化道>皮肤毒剂的毒害剂量,★ 染毒浓度 单位体积染毒空气(或水)中含有的毒剂质量叫染毒浓度 单位面积上沾染毒剂的平均质量叫染毒密度 ★ 最大容许浓度或剂量 较长时间停留在有毒环境中,而不造成伤害作用或服用 后无伤害作用的最高浓度或剂量假期研究 成果展示 (三) 毒剂的克星 防毒面具的诞生,毒气的克星——木炭,自从1915年德军首先在战场上使用毒气——氯气以来,新的毒气不断在战场上出现,如沙林、芥子气等,于是对方就要研究新的防御方法对于氯气,人们发现可以用碳酸钠,硫代硫酸钠等来防御,反应式为: 2Na2CO3+Cl2+H2O==2NaHCO3+NaCl+NaClO 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 人们又发现依洛托品可防御光气,醋酸镍可防氰气,但某种药品只能防御一种毒气,那么士兵在战场上除携带笨重的防毒面具,沙布外,还要带上碳酸钠、依洛托品、醋酸镍等各种防毒气的药物,这样极不方便而且装备太过复杂昂贵。
能不能找到一种万能的防毒剂呢? 俄国著名化学家谢林斯基找到了答案,谢林斯基发现,前线士兵遇到毒气攻击的应急方法之一是被毒气薰着时,把外套脱下裹在头部,遮住口鼻,静坐不动,或把头钻进松散的泥土中,这种方法救了许多人的性命谢林斯基想:棉布和泥土有一定的吸收毒气能力,能否找到一种吸毒气更强的物质呢!经过许多化学家的多次挑选,选中了吸附力很强的木炭,谢林斯基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做了一个实验,在一间化学实验室里,灌满毒气——氯气、光气、氰气的混合气体在这间密封的实验室中,他用纱布包住一块木炭,按住口鼻,在里面整整坐了五分钟,安然无恙,于是一种高效的万能毒气防御剂就这样诞生了防毒面具的诞生,关于防毒面具的诞生,还有一个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于1915年4月的伊普雷战役(Second Battle of Ypres)上使用了氯气,造成英法联军5000多名士兵中毒死亡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也因为中毒而死,唯独野猪安然无恙经专家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当野猪嗅到强烈刺激的气味后,就本能地用嘴拱地,把长鼻子埋入疏松的泥土下,泥土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人们也由此受到了启发,采用猪嘴的外形,并仿造疏松的泥土采用多孔的物质来吸收、吸附毒剂。
★什么是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使用时有哪些特点?,互动讨论(二),化学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化学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装有毒剂的武器、器材统称为化学 武器化学武器的定义,★ 爆炸声音小而低沉,化学武器施放时的外观景象,★ 飞机经过地面和植物上有可见油状液体,★ 战时发现突然出现大量气雾、烟尘 空气中有持续浓重异味,眼睛、呼吸道 感到受刺激,★ 动物出现异常,★ 植物发生变化,,,化学武器的外观景象,假期研究 成果展示 (四) 化学武器的施放方式、 特点和局限性,★ 使用兵器 按战斗使用,化学武器一般有毒剂炮弹、炸弹、导弹、火箭弹、航空布洒器、地雷、手榴弹和毒烟罐等,毒剂弹又可分为暂时性毒剂弹和持久性毒剂弹化学武器的施放方式,★施放方法:即爆炸分散法、热分散法和布洒法★ 化学武器的袭击方式 化学武器的袭击,可根据不同作战目的采用不同方式,一般有杀伤性化学袭击、扰乱性化学袭击和迟滞性化学袭击三种★ 以毒性杀伤人畜,不损坏设备器材,化学武器的特点,★ 中毒途径多,★ 杀伤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受气象、地形条件影响大,,化学武器的局限性,★ 气象因素 风向:顺风利于使用毒剂;逆风/不定等使用不利。
风速:小于1m/s 或 大于6m/s时,不宜使用 气温:温度高加速蒸发,严冬时某些毒剂凝结 湿度:湿度大,稀释作用,毒剂浓度降低 雨雪:冲刷、水解、覆盖等★ 建筑、地形、地貌 高山阻挡毒气扩散,水网稻田加速毒气失去作用, 高地、开阔地毒气扩散快★ 化学防护程度 良好的防护可以减弱化学武器的杀伤和牵制作用由上述特点你能总结出判断化学武器袭击的依据吗?,★ 听,★ 嗅,★ 看,★ 侦,当我们通过“听、嗅、看、侦”初步确定敌人实施化学武器后,如何针对其杀伤途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呢?,防 护,,★集体防护 利用人防工程进行的防护★个人防护 个人利用防护器材进行的防护小组讨论,如何对化学武器进行个人防护?,个人防护,★呼吸道防护,★眼睛防护,★皮肤防护,呼吸道防护,配有面具的人员应立即闭眼、停止呼吸,将面具迅速准确地戴好,在睁眼前要呼一口气;没有防毒面具的人员可使用事先自制的浸水、浸碱和包土颗粒的口罩、纱布、毛巾、帽子、手帕、衣服等简易器材防护呼吸道皮肤防护,除了穿戴制式防毒衣外,还可利用就便器材进行防护,如需要通过染毒地域时,可利用雨靴对腿部进行防护,也可捆索塑料布、帆布进行防护若要通过染毒树林,可利用雨衣、油布等隔绝材料对全身进行防护。
眼睛防护,在没有面具的情况下,可用自制简易防毒眼镜、改制的防风眼镜对眼睛进行防护化学武器的个人防护,(一)撤离:组织染毒区人员进入民防工程进行防护集体防护工程种类很多,如地道、掩蔽部、地下室等或迅速组织撤离至安全区,安全区一般在逆风方向的高处集 体 防 护,,,(二)消毒:先用棉花和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吸擦时应防止染毒面积扩大),然后用专用的消毒药液擦拭消毒集 体 防 护,(三)急救:对中毒人员应按“先自救,后互救”的原则,根据中毒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护措施将中毒人员撤离现场,放置在能吸入新鲜空气的区域集 体 防 护,常见防护急救方法,化学事故,化学事故是指有毒物质或化学危险品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或其他原因引起泄漏、污染、爆炸,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事故对化学事故的防护,思考:如何对化学事故进行防护?,(一)个人防护 (二)集体防护,,,化学事故的防护,,化学武器的威胁及杀伤破坏因素 学习了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了解有关化学事故的防护常识,本课小结,谢谢!,。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